第291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58(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白居易的作品

3)《杜陵叟》

原诗: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释义:

这首诗的前面原有小序:“伤农夫之困也”。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旱荒严重,李绛与作者上疏请免除农民的租税。

宪宗虽然颁布免税的命令,但具体执行政策的贪官污吏还照旧“急敛暴征”,农民们并没有得到丝毫实惠。

这首诗对贪官污吏们痛加指斥,为被剥削被迫害者鸣不平。

译文(参考):

杜陵叟,住杜陵,年种薄田余一顷。

三月没雨旱风吹,麦苗无花多剩茎。

九月下霜秋早寒,禾穗没熟死干净。

官吏明知不申报,横征暴敛求表彰。

卖地典物纳租税,来年衣食无保障。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粮。

虐人抢物污官吏,钩爪锯牙如豺狼。

不知是谁奏皇帝,帝知民困心善良。

白麻纸上写诏书,京畿年税都免光。

昨天村官才到来,拿着告示村里牓。

十有九家税收毕,并未来把皇恩享。

注释:

1、这是《新乐府》五十篇的第三十篇。 杜陵:在长安东南郊。

2、不秀:未开花。

3、申破:呈报事情的真相。

4、求考课:力求完成征收赋税的任务,作为考绩。

5、弊:劳瘁困乏之意。

6、白麻纸:唐制:中书省所用公文纸分黄白两种,纸的原料是麻,有关任命将相、赦宥、豁免等重要命令,照例都写在白纸上。至于黄纸是用以写一般的诏令的。 德音:指皇帝颁布下来的免赋税的“好消息”。

7、里胥:即里正,唐制:一百户为里,设里正,掌管督察及“课植农桑,催驱赋役”等事(见《唐六典》)。

8、尺牒:指免税的公文。 牓:同“榜”,张贴的意思。

9、蠲(捐音):免除。

4)《卖炭翁》

原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