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巴克的螺丝·工匠的王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末世兵工厂:开局一座钢铁堡垒》最新章节。

有苏离的“逆压曲线”旧模板,

有雷枭在复发流程上签字的纸牌,

有见证者的灰页破角。

现在,钩子等着一把扳手。

巴克先用布擦了擦扳手柄上那些年份累出来的划痕。

他没擦得太干净——那几道油迹像几条老鱼,理应在水里。

“记账。”他对见证者说。

见证者点头,在旁边写:“巴克之扳手:M12·Ti 最后一枚,42.5 N·m ±0.2,灰点 +11ms,Z 垫抑颤,等十秒。”

“你写错了。”巴克说。

见证者愣:“哪里?”

“不是等十秒,是等到‘心不急’。”

见证者停了一下,笑,把“十秒”上面添了四个更小的字:“心不急”,再在后面加一滴很小的水点:“(约 10s)”。

“巴师,”雷枭靠在栏上,“扳手挂墙上,你不怕手痒?”

“我痒。”巴克哼笑,“我痒就写教案,去把你们新学徒那批手给我掰直了。还有——”

他抬手在空气里敲了三下:短—短—回,“拍还得你们记着敲,我这手啊,该歇歇了,让它想人。”

伊娃把“王冠”换了个地方,和扳手挂同一面墙,但刻意挂得低,像娃娃的纸帽子。

旁边贴上一行字:

“王冠归众,扳手归墙。”

零落下轻轻一句:“收口完成。”

Σ-锁在按钮背后的蓝纹从奔腾回到静,像一条河从洪水季回到旱季刚好的水位。

事情没到“完”,还有一张质控签字表。

简短的几栏,却分外稳重:

《曙光中枢·灯台核—常态化切换·最终质控签》

机械层:紧固件扭矩回读一致,合;

热管理:雏菊片与滴水槽沿路通畅,合;

相位级:锁定环延迟归零区,合;

冗余巡检:双传感、声发射、TEE 镜像、RCP 回卷四法交叉,合;

异常备忘:灰点 +11ms 已以 Z 垫抑颤处置;

操作日志:短—短—回口令全程有效;

失败公示:事件录入“失败廊”,公开可查。

签字的人不多,刚好:

——巴克,

——见证者,

——零(只读确认),

——边界审计同盟(盖“熔断白”备查章)。

群体钥的小钟在“失败公示”一栏叮了一声,它看起来像一枚微小的完工礼炮,声音却温柔,仿佛怕惊着墙上的扳手。

“还有最后一步。”苏离提醒。

巴克一抬眉:“什么?”

“拍照。”

“滚。”

众人笑翻,伊娃顺手给他按下快门——画面里,扳手挂在墙上,王冠挂得低,巴克背着光站在中间,像一个刚把饭锅盖上说“开饭”的人。

晚些时候,外环城学徒把那顶“工坊王冠”抬到零重力馆门口的钉子上,按巴克吩咐——挂,不戴。

门牌下添了一行歪歪斜斜的字:

“戴三秒,记一生。”

有人问:“巴师真的就三秒?”

伊娃耸肩:“三秒够他咧嘴了。再多,他会把王冠拆了做垫片用。”

雷枭笑:“等下回哪个小螺丝要他救命,他还得把王冠借来,给自己当‘Z 垫’。”

众人再笑。

笑声散开,落到环廊里,落到年轮塔的“在拍”上,不惊,不扰。

零抬眼,向联签委员会与守卫核、见证者、群体钥发出系统切换申请:

“曙光中枢·灯台核,申请从‘工程模式’切至‘常态化’。”

Σ-锁蓝纹短短一亮:

“四句前缀有效;多签达标;失败廊在线;冗余巡检常开。——准。”

系统广播(只读—延迟):

回春覆盖:86% → 91%;

CoT:0.89 → 0.93;

SiB:0.98 → 0.985;

运行态:常态化(Routine);

轮值:人类联签·首任继续坐灯旁,不坐灯上;

走廊:一号白带保持,缓冲带双白在线;

课堂:《执火者手册》第一期课表自动刷新;

失败廊:新增“M12 最后一枚”条目。

“工期结束,活还长。”见证者合上灰页,又把它立起来,“立着,便于随时增一页。”

巴克把帽子往后一撩:“那我干嘛去?”

“去吃饭。”苏离。

“还有——”伊娃在他背后轻轻敲了三下栏杆,“短—短—回,别忘了敲。”

“敲。”巴克挠挠耳后伤疤,“我回宿舍墙上也挂个钉子,挂一个勺子。王冠不戴,勺子要常用。”

他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了墙上的扳手一眼,像看一位老友坐定。

他的嘴角往上提了提——那种笑不大张扬,像钢里藏的一丝温度。

常态的第一天,钟声没有特别响。

它只在群体钥的绿窗旁叮了一下,叮出一串干净的字:

“曙光中枢:状态—常态化。

灯台:不耀,照明。

守门:分布在场。

课堂:开。

走廊:白。

扳手:挂墙。

王冠:挂低。”

年轮塔的“在拍”如常,

涡心在四瓣里如常,

孩子们的小小心跳如常。

史诗退潮,作息表上墙。

有人把扫帚靠在了门框上,有人把粉笔削得再短一点,有人把护盾楔的螺帽再轻轻摸了一把。

巴克的扳手在墙上没有动。

但每当“短—短—回”的节拍从环廊里走过,它就像是跟着点了一下头。

不说话,认同。

不夺光,在场。

——结尾钩子:

系统栏角落弹出一条小字:

“模式切换成功:曙光中枢——进入‘常态化’运行。”

旁注更小一行:

“常态,是最大的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