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盼其早死”的天子,居然还有大唐?!2(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最新章节。

这罪状……和败家的前朝皇帝有何区别?

丑恶堪比粪坑,左一坨,右一坨,再无二别。

一想到,其实大唐的后面不知道是哪一代的天子,李世民就恶心,

再想到天下黎民百姓在他手中要遭受的苦楚,

他胸腔中止不住泛起悲戚。

一阵比一阵强烈。

偏头痛在这个时候,因为强烈的自己,被激发了。

在场大臣,看到此处的天幕,皆面容悲怆。

魏征在李世民身边,先一步察觉其异状,急忙呼唤太医。

……

*

“所以,”孟棠缓缓道,

“才有那么多人,盼着他早死。

不是恨他本人,

而是恨那个拖着大唐走向深渊的行为。

若他在开元末年驾崩,历史对他的评价,将是千古一帝。

可他偏偏活到了天宝十五载,亲手把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拖入深渊……”

她甩了甩手,打字打得套多,手指都发抖了。

这个时候,可正在心头上。

孟棠于是开始语音输出,继续补充,“他晚年被儿子软禁于兴庆宫,后迁居西内,形同囚徒。

高力士被贬,陈玄礼被勒令致仕,身边亲信尽失。

曾经万人之上的帝王,最后在孤寂中老去,听着梨园旧曲,回忆霓裳羽衣舞,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报应?”齐晓晨突然问。

虽然在唯物的信仰之下,但总有些评说,需要因果的报应论来满足一些未实现的公平。

“不是报应,是人性的必然。”

孟棠摇了摇头,

“权力是最可怕的腐蚀剂。

一个帝王,年轻时或许能克制欲望,励精图治;

可一旦功成名就,四海升平,便容易志得意满,懈怠放纵。

李隆基如此,汉武帝如此,后世多少明君皆如此。

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齐晓晨沉默片刻,忽然一笑:“可话说回来,我们今天这样评判古人,是不是也太苛刻了?

尤其是皇帝,

他们也是人,也会犯错,也会老,也会糊涂。”

“不苛刻。”孟棠正色道,

“我们评判的不是‘人’,而是‘权力’。

我们现在的行政法,就是把行政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的用权,家天下的制度下影响更加恐怖。

而我们现在,虽说已经不是这套腐朽的制度,但用权的同时就伴随着擅权。

咱们学习历史的意义,不就在于警示嘛。

汉武和唐明皇都在告诉我们,

再英明的君主,也可能被权力吞噬;

再伟大的盛世,也经不起一个昏聩的晚年;

制度比人更可靠,监督比崇拜更重要。

我们法制健全,法治也在健全的路上行走着。

这不正是我们法律人的使命嘛!”

“嗯!对!所以,”齐晓晨总结道,“我们讨论这些历史人物,八卦也有,但也在这个同时,

越聊越更近一步理解一些东西。

书上说一句,权力腐蚀人心。

短短六个字。

可究竟是权力是如何腐蚀人心的,放在历史上,例子多到和人吃饭一样寻常,

咱们这么一讨论,倒是对这一句多了理解。

对盛世为何会崩塌多了理解。

对为什么盼着这些皇帝‘早死’是很多了解历史的人的奢望也多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