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盼其早死”的天子,居然还有大唐?!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最新章节。

提起这一位,齐晓晨语气笃定,

唐朝这位,可是从开元盛世一路滑向天宝末年的深渊,亲手把一个‘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太平天下,

彻底拖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地狱。”

孟棠若有所思:“你是说……李隆基?”

“正是他。”齐晓晨点头,“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开创‘开元盛世’,史称‘近世未有也’。

年轻……节俭自律,勤于政事,听得进谏言,百姓安居乐业,四夷宾服。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明君,晚年也竟变得如此昏聩?”

孟棠轻叹:“是啊,他也是活得太久了。

志得意满,便……”

*

诸朝人,看到此处,有一些人心思起伏。

和好友恰着刚打来的美酒的秦风嬉皮笑脸,见此道:“哎!这是看到自己有建树,得了明君的威名,便肆无忌惮起来了。”

酒友一关小树,舅舅在衙门当捕快,

从小听到的故事,便是舅舅给自己讲的很多人性在深渊最低处的案情。

随口一句:“依我看,这可不是变成这样,

而是本来这样,也不过就是露出原型罢了!

多少人,突然暴富,抛弃糟糠妻是多数,人性大多如此!

可笑的是,不抛弃糟糠之妻,反倒成为美名?!”

秦风一愣,“哎!小树,你这样一说,倒真是……也是!”

酒友二彭年感觉大家聊这些太无趣,说道:“哎!后世人管的真多!这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爱干啥干啥,我等何必操这个闲心。

管不了,也不能管。

咱们几个哥们,可都没读过书,虽然也知道当今不是唐朝,可我听我那个读书的妹夫说,历史和政事关联很近。

咱们普通人,聊天可不兴丢命啊!”

秦风听到这里,满脸不赞同,“这天幕,天下人都能看到!我就不信,大家都管的住自己的嘴!

后世人看着皇帝对百姓好了,夸得鼎鼎的!

对百姓不好了,骂声一会接着一个。

如果有人想堵我们闲聊的嘴,那不就等于对号入座了嘛!

所以,不必太过敏感。

咱们说咱们的,怕什么!”

酒友三龚晓锋和酒友四张晋一眼看着酒桌上气氛不对,忙打趣起来。

……

*

天幕这一边。

孟棠和齐晓晨也聊到这一点。

齐晓晨语气加重,“

他宠信李林甫,‘口蜜腹剑’,堵塞言路,排挤贤良;

重用杨国忠,外戚专权,贪腐横行;

纵容安禄山,养虎为患,边将坐大。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锐意进取的帝王,整日沉溺于温柔乡,成了个昏君。”

“最讽刺的是,”孟棠接过话头,“他早年以‘拨乱反正’起家,诛韦后、平太平,手段果决,政治清明。

可晚年却亲手制造了更大的乱局——安史之乱。

潼关失守,长安沦陷,他仓皇出逃,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被缢死,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遥尊他为太上皇。”

“是啊,”齐晓晨感慨,“从‘开元全盛日’到‘渔阳鼙鼓动地来’,

不过短短几十年。

百姓从‘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富足,跌入‘九重八荒尽疮痍’的苦难。

多少家庭破碎,多少生灵涂炭。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死伤数百万,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皆由此始……”

*

唐朝。

李世民眼中闪过痛色。

他恨不得把这个叫李隆基的不孝子孙碎尸万段。

这李隆基,怎么能,怎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