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冬季养生,黄精加枸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日常养生常识》最新章节。
直到五年前的那个冬天,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干涸”。
那时我刚结束一个长达半年的项目,整个人像被榨干了一样。最让我困扰的是,尽管每晚睡够八小时,早晨醒来却依然口干舌燥,喉咙像着了火,眼睛里布满血丝。梳头时,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照镜子,皮肤干得起屑,细纹不知何时爬上了眼角。
一位精于养生的长辈来看我,他什么药也没开,只是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两样东西:几片黑得发亮的黄精,和一捧红艳欲滴的枸杞。“每天用它们泡水喝,”他微笑着说,“你的身体,现在需要的不是大补,而是慢养,是滋润。”
我将信将疑地开始了。没想到,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搭配,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里,让我重新感受到了什么是“久旱逢甘霖”。
一、 初识“黑白配”:不起眼的养生至宝
在深入了解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对它们的认知非常有限。
黄精:被低估的“地精”
第一次见到九蒸九晒的制黄精,其乌黑油润的外表实在谈不上美观。但放入口中细嚼,那股甘甜厚实的滋味,竟能久久地滋润着喉咙,完全没有普通药材的苦涩。
后来我才知道,古人尊称黄精为“仙人余粮”。《本草纲目》说它“补诸虚,填精髓”,可谓平补的圣品。它性平,味甘,质地滋润,核心能力在于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它不像人参那样气势汹汹,而是像一位温和的“后勤部长”,默默地为我们消耗过度的身体“蓄能充电”,尤其擅长补充被透支的“阴液”——那些滋润我们身体各个角落的宝贵津液。
枸杞:被熟知的“明眸子”
枸杞我们太熟悉了,但它的好处远不止“明目”。它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它的核心作用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现代人熬夜伤肝,久视伤血,这些都在消耗肝肾之精。枸杞颜色红艳,正对应中医“赤入心”的理论,但它实则深入肝肾,是填补生命根本能量的高手。它就像一位细心的“内部修理工”,专门修复那些因过度消耗而受损的“基础部件”。
二、 黄金搭档的智慧:1+1 > 2 的奥秘
单独使用黄精或枸杞,已是养生良品。但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却产生了精妙的协同效应。
· 黄精的“补”为枸杞的“养”提供能量基础。 黄精大补脾胃之气,脾胃是后天之本,是身体制造能量的工厂。工厂动力足了,枸杞带来的修复原料才能被高效利用。
· 枸杞的“润”助黄精的“滋”直达病灶。 黄精滋阴,但需要引导才能精准作用于肝肾。枸杞恰好吃入肝经,它就像一位优秀的导航员,带着黄精的滋润之力,直接去灌溉身体最需要滋养的“肝肾之地”。
· 二者合力,实现“气阴双补,肝肾同调”。 黄精补气养阴,枸杞滋补肝肾。这个组合几乎涵盖了现代人“虚劳”证型的核心:脾气虚、肺阴虚、肝肾精血不足。而且它们性质都非常平和,不温不燥,不寒不凉,适合大多数人长期慢养。
它们二位,就像一对默契的师徒:黄精是功力深厚、负责奠定基础的内家高手;枸杞则是灵动机敏、擅长精准疏通的能工巧匠。一个负责“建水库”,一个负责“修水管”,共同解决身体的“干旱”问题。
三、 亲身体验:从“干涸”到“润泽”的旅程
在长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为期一整个冬天的“黄精枸杞茶”计划。
· 第一阶段(约10天):津液初生
我最迫切的诉求是解决口干。我的方法是:每天早晨,用保温杯投入5片黄精、20粒枸杞,沸水闷泡30分钟后开始饮用,全天续水,最后将食材吃掉。大约十天后,我发现自己早晨醒来时,喉咙那种着火的感觉减轻了,口中开始有津液涌出。那种感觉,像是干裂的土地迎来了第一场毛毛雨。
· 第二阶段(约1个月):精力改善
以往下午三四点,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必须靠咖啡提神。喝了一个月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午后不再有那种虚乏无力的感觉。精力恢复不再是那种咖啡因刺激下的“虚性兴奋”,而是一种踏实的、从身体内部生发出来的能量。像是原本快耗尽的电池,被换成了续航持久的新能源。
· 第三阶段(整个冬季):由内而外的改变
这是最让我惊喜的收获。一天,一位久未见面的朋友见到我,惊讶地说:“你最近在做什么美容项目?皮肤状态这么好,眼睛都变亮了!”我这才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发现皮肤确实比以前水润、有光泽,那种因为干燥而起的细纹也淡了不少。眼睛里的血丝少了,眼神也清亮了许多。我恍然大悟,这就是内在津液充盈、肝肾得到滋养后,最自然、最真实的表现。
四、 家常养生法:让滋养融入生活点滴
这款“黄金搭档”的用法极其灵活,可以轻松融入我们的一日三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