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葛根的养生食疗(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日常养生常识》最新章节。

说来惭愧,我与葛根这位“山中来客”的缘分,竟始于一场狼狈不堪的醉酒。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应酬场合,年轻气盛的我为了项目,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散场时,只觉得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一位前辈见我脸色煞白,二话不说,从车里拿出一个保温杯,倒出一杯浑浊的、带着土腥味的液体递给我。“快喝了,家里老人常备的,解酒灵得很。”

我将信将疑地喝下,味道说不上好,有些甘,有些涩,但神奇的是,不过半小时,那撕心裂肺的恶心感和头痛竟真的缓解了大半。我惊讶地问这是什么灵丹妙药,他笑着吐出两个字:“葛根。”

从那以后,这个陌生的名字便印在了我心里。直到后来,当我被长期的伏案工作折磨得颈肩僵硬,当我年迈的父亲为血压问题困扰时,我才真正开始深入了解这位其貌不扬的“土中宝贝”,并深深折服于它那看似朴素,实则博大精深的养生智慧。

一、 认识葛根:不只是“解酒药”的千年良材

我们常说的葛根,其实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它外表粗犷,长得七扭八歪,活像一段枯树枝,实在其貌不扬。但切开后,内里却藏着丰富的淀粉与营养。

在中医典籍里,葛根被记载为“性凉,味甘、辛,归脾、胃、肺经”。别看这短短的几行字,里面蕴含的信息可不少。

· 它的“辛”,意味着它有“升散”、“发散”的力量,能把药性往上、往外带。

· 它的“甘”,意味着它有“缓”、“补”的作用,能滋养我们的津液。

· 它的“凉”,意味着它能清热,对付各种热性疾病。

所以,葛根的核心本领可以概括为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听起来有些玄乎?别急,让我用最直白的话,结合我的亲身经历,为你一一解读。

二、 葛根的本事:一位“多面手”的养生智慧

1. 颈椎的“温柔守护者”

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几年前,我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电脑族”,每天伏案超过十小时。渐渐地,脖子后面像压了块石头,又僵又硬,转头都能听见“嘎吱”声,严重时还会头晕、手麻。

去看中医,老大夫一边给我把脉一边说:“你这叫‘项背强几几’,是颈肩部的筋脉失去了濡养,变得紧绷了。可以试试葛根。”他解释说,葛根那股“升散”的辛味,就像一位善于疏通管道的老师傅,能把气血津液往上、往体表输送,特别擅长“打通”后背和颈项的经络。一旦气血通了,筋脉得到滋润,僵硬和疼痛自然就缓解了。

我听从建议,开始经常用葛根片泡水或煲汤。坚持一段时间后,最明显的感觉是早晨起床时,脖子不再那么“卡顿”了,整个上半身都轻松了许多。它不像止痛药那样立刻起效,而是一种缓慢而持久的舒缓,仿佛在不知不觉中,为我卸下了肩头的重担。

2. 身体的“天然降压师”

这是我父亲的亲身经历。他年事已高,血压有些偏高,尤其是一到春天,肝阳上亢,就容易面红耳赤、头晕耳鸣。我查阅资料发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含有的葛根素等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对辅助调节血压有很好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常见的头晕、头痛,很多时候是肝阳太过亢盛,“气”和“火”都往上冲。葛根的“升散”,在这里起到了一个巧妙的“引导”作用。它不是把阳气往下压,而是通过疏散、透发,把壅滞在头面的火热之气疏散开,好比给高压锅一个合理的排气通道,从而让“压力”降下来。

我开始定期给父亲用葛根、天麻、钩藤一起煲汤。他反馈说,喝了之后头脑会感觉清明很多,那种昏昏沉沉的胀痛感减轻了。当然,这必须是在医生指导下,作为辅助调理的手段。

3. 酒桌的“靠谱后悔药”

这就是我初识葛根的场景了。为什么葛根能解酒?酒精在中医看来,属于“湿热”之品,容易损伤脾胃。葛根性凉,能清热,尤其能清脾胃的热毒;同时它能生津,促进体液代谢,加速酒精的分解和排出。

我现在的习惯是,如果预知有酒局,会提前喝一杯浓浓的葛根茶,给脾胃先穿上一层“防护衣”。酒后则会喝一碗葛根粉粥,那黏稠滑润的质地,能很好地保护被酒精刺激的胃黏膜。这可比那些化学成分复杂的解酒药让人安心多了。

4. 身体的“津液生发机”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感冒发烧时,感觉浑身肌肉酸痛,尤其后背紧绷,而且口渴得要命,但喝再多水好像也不解渴。这在中医看来是外邪束缚了肌表,导致津液无法正常输布。

葛根这时候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它既能发散表邪以退热,又能鼓舞胃气,生发津液来止渴。着名的“葛根汤”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我自己有一次重感冒,就是喝了两天葛根汤(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汗一出,热一退,那种肌肉的酸紧感和严重的口干也随之消失了。

三、 食养良方:让葛根融入一日三餐

了解了葛根这么多的好处,该如何把它请进我们的日常饮食呢?它不像人参、灵芝那般贵重,反而非常亲民,用法也多种多样。

1. 葛根茶(日常保健,舒缓颈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