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做好这10点,助您健康过秋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日常养生常识》最新章节。

有效对策详解:

· 光照疗法:每天上午9-11点晒太阳20-30分钟。这个时段的阳光中紫外线强度适中,既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又能改善情绪。建议在户外散步时进行,效果更佳。

· 培养爱好:书法、园艺、音乐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活动能让人专注当下,忘记烦恼。特别是书法,要求心静气平,是很好的情绪调节方式。

· 社交活动:每周至少安排2-3次与朋友的聚会。选择乐观开朗的朋友交往,积极情绪会相互影响。可以组织读书会、茶话会等轻松的活动。

· 环境调节:穿着暖色系衣服,如米色、浅橙、淡粉等。在家中添置一些亮色的装饰品,如黄色的靠垫、橙色的桌布等。

真实案例:68岁的退休干部老王,每年秋天都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在心理咨询师建议下,他参加了社区书法班,每天练习书法2小时,周末还与书友们交流心得。现在,他不仅不再"悲秋",书法水平也大有长进,还在社区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

07 洗澡有讲究:水温时间要控制

秋季洗澡指南

秋天天气干燥,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洗澡不当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干燥、瘙痒等问题。

科学洗澡要点:

· 水温控制:38-40℃最合适。这个温度既能清洁皮肤,又不会过度去除皮脂。可以用手肘测试水温,感觉温暖但不烫为宜。

· 时间把握:15分钟内完成。过长的洗浴时间会使皮肤表层水分蒸发,加重干燥。建议先洗脸,再洗身体,最后洗头。

· 清洁产品:选择弱酸性、不含皂基的沐浴露。重点清洗腋下、脚部等部位,其他部位可以简单冲洗。每周使用1-2次沐浴露即可。

浴后护理很重要

正确护理步骤:

1. 拭干方式:用柔软的棉质毛巾轻轻拍干身体,切忌用力擦拭。要在身体还略带湿气时进行下一步护理。

2. 及时保湿:浴后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此时毛孔还处于张开状态,更利于吸收。要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产品。

3. 重点呵护:小腿、手臂外侧等皮脂腺较少的部位要加倍护理。可以在这些部位多涂一层身体乳,并轻轻按摩至吸收。

温馨提示:老年人洗澡时最好家里有人陪伴,浴室门不要反锁。可以在浴室放置防滑垫,准备一把沐浴椅,确保安全。

---

08 防病要提前:重点预防三种病

呼吸系统疾病

秋季是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这与气温变化大、空气干燥有关。

科学预防措施:

· 通风换气: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15分钟。建议在上午10点、下午2点等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进行。通风时要避免对着风口直吹。

· 个人防护: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建议随身携带几个备用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

· 口腔护理:每天早晚用温盐水漱口。盐水的浓度以0.9%为佳,即500ml温水中加入4.5克盐。这个方法能有效清洁咽喉部,预防感染。

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温差大,血管容易收缩,导致血压波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期。

特别注意要点:

· 晨起准备:醒来后先在床上活动手脚,缓慢坐起,在床边坐1-2分钟再站立。晨起第一杯水要小口慢饮,帮助稀释血液。

· 动作节奏:避免突然起身、猛然回头等动作。上厕所避免过度用力,建议使用坐便器,如厕时可以在脚下垫个小凳子。

· 规律用药:按时服用降压、降脂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每月至少测量血压2-3次,做好记录供医生参考。

肠胃疾病

秋季天气转凉,肠胃功能相对较弱,是腹泻、胃炎等疾病的高发期。

科学防护方法:

· 饮食卫生:食物要彻底煮熟,特别是海鲜、肉类等。剩余饭菜要及时冷藏,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冰箱管理:每周清理一次冰箱,注意调节合适的温度:冷藏室4℃以下,冷冻室-18℃以下。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

· 饮食习惯:少吃隔夜饭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外卖食品要选择信誉好的商家,收到后要及时食用。

---

09 泡脚养生:简单有效的保健法

秋季泡脚好处多

"秋天泡脚,润肺润肠"这句古话有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足部有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射区,通过泡脚可以调理全身。

具体益处详解:

· 改善循环:温热刺激能扩张足部血管,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这对缓解秋季手脚冰凉特别有效。

· 缓解疲劳:温水泡脚能放松肌肉,缓解一天的压力和疲劳。特别适合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 提升睡眠:晚上泡脚能使身体产生适度的疲劳感,帮助入睡。同时能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

· 增强免疫:通过刺激足部穴位,可以调动身体正气,提高抵抗力。这在季节交替时期尤为重要。

正确泡脚方法

详细步骤:

1. 准备工作:选择能泡到小腿的深桶,水量要没过脚踝。最好使用木桶,保温效果较好。

2. 温度控制:初始水温40℃左右,以感觉舒适为准。中途水温下降时可添加热水,保持温度恒定。

3. 时间把握:15-20分钟为宜,泡到后背或额头微微出汗即可。出汗后要用干毛巾及时擦干。

4. 最佳时机:睡前1小时是最佳泡脚时间。泡完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足部按摩,然后穿上干净的棉袜保暖。

配方推荐:

· 普通保健:单纯热水即可,适合日常养生。

· 防感冒:加入几片生姜和少许食盐,适合体质偏寒、容易感冒的人群。

· 助睡眠:加入一小把盐和几滴薰衣草精油,适合失眠、多梦的人群。

---

10 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秋季体检重点

秋季是进行年度体检的好时机,此时天气凉爽,人体各项指标相对稳定。

必查项目详解:

· 血压监测: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一次。建议在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服药前测量。要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三个数据。

· 肺功能检查:特别是长期吸烟者、接触粉尘工作者。包括肺活量、通气功能等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疾病。

· 骨密度检测:中老年人必查项目。秋季日照减少,影响钙质吸收,要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自我检查方法

每日自检要点:

· 舌象观察:早晨起床后观察舌苔。健康的表现是舌质淡红、苔薄白。如果舌苔厚腻或发黄,可能提示消化功能异常。

· 二便监测:注意大小便的频率、颜色和性状。正常应每天排便1-2次,成形通畅。尿液应为淡黄色。

· 体重监测: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体重,波动不应超过1公斤。突然的体重变化往往是健康警报。

需要警惕的异常信号:

· 持续咳嗽:超过两周不见好转,特别是干咳无痰。

· 体重异常: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5%。

· 持续乏力:充分休息后仍感疲劳,影响日常生活。

---

特别提醒: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盲目"贴秋膘"

"贴秋膘"是古人在物质匮乏时期形成的养生习惯。当时人们需要储存脂肪应对寒冬,但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盲目进补反而会增加代谢负担。

正确做法: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肉、豆制品等。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坚果,但每天不超过一小把。

误区二:一咳嗽就吃药

秋燥引起的咳嗽是身体自我调节的表现,过早使用强力止咳药反而会抑制这种保护机制。

正确做法:多喝温水,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如果咳嗽影响休息,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润喉糖或中药制剂。只有出现黄痰、发热等症状时才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

误区三:过度运动

秋天运动要循序渐进,突然加大运动量会使身体过度疲劳,降低免疫力。

正确做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中运动量,以运动后感觉精神焕发、微微出汗为宜。如果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劳,说明运动过量,需要适当调整。

---

"我以前总觉得养生很复杂,要记住那么多条条框框,"坚持秋季养生三年的刘女士分享道,"后来发现,养生就是养成好习惯。现在我每天早起喝温水,中午散步半小时,晚上泡脚十五分钟,整个秋天都不生病,连感冒都没有。"

秋天的养生,说到底就是顺应自然,适度调节。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十个要点,就能安稳度过秋天,为冬季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记住,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一个小习惯的坚持,都在为您的健康银行存入宝贵的资本。

傍晚时分,夕阳给公园里的银杏树镀上一层金边。李阿姨又在老地方遇见了张大爷,不过这次的情景完全不同——张大爷正认真地跟着手机视频练习养生操,动作虽然生涩,但格外认真。

"老张,现在知道秋季养生的重要了吧?"李阿姨笑着打招呼。

张大爷不好意思地擦擦汗:"知道了知道了!上次从医院回来我就想通了,健康最重要。我现在每天都跟着视频做操,还学会了煮银耳汤呢!"

两位老人的笑声在秋风中飘荡,银杏叶在他们身边轻轻飘落,见证着健康生活的美好,也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智慧养生才能安享金色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