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魏宫暗斗(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刘阿斗》最新章节。

魏宫太极殿东堂内,大将军曹爽挺着肥厚肚腩,怒气腾腾,上表指责郭淮丧师辱国,应当将其撤换并加以严惩。

太尉蒋济却在一旁求情:“郭伯济虽误中蜀寇埋伏,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况其身为雍州刺史又怎能不去救陇西?吾以为本次陇西之败主责在于太守马颙,这马太守才是应该严惩之人。”

中书令孙资也劝道:“蜀寇经年犯边,郭伯济熟悉雍州兵事,又是一员干将,稍做小惩便足矣,不宜将其换掉。”

听了几句劝告,曹爽这才冷静下来,不再咄咄逼人非要问责郭淮。

他把目光移向司马懿:“司马太傅有何建议?”

司马懿先前始终眯着眼睛一语不发。

郭淮是他的人,在曹爽面前他需要避嫌。

如今见曹爽问向自己,司马懿这才扶了扶腰间宝剑,端正刚才佝偻的坐姿:

“如何处置郭伯济,老夫并无异议,一切都听大将军定夺。不过陇西郡如今太守缺职,还望大将军尽快安排。”

一听这话,曹爽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

司马懿的表现,很对他的心思。

既不敢与自己争锋,硬保下他的小弟郭淮,又拱手将陇西太守的任免权交给自己一人。

“这老家伙真识时务,知道如今谁才是真正掌权的顾命大臣。”曹爽暗喜,“这曹家的天下,终究还是得姓曹的来掌管。”

“陇西新败,军民上下震惧,我以为新任太守人选,必须找一个文武兼备,仁厚忠良之人方可担当。”

说话的是司徒卫臻,他曾在曹叡之时担任过征蜀将军,对西北军政极为了解。

这人也是曹爽最近极力拉拢的对象。

“卫司徒有何见解?”

“游击将军陈泰,明统简至,文韬武略,可担此重任。”

“陈玄伯?未免大材小用了吧?”曹爽摇了摇头。

这陈泰可是陈群之子,颍川陈氏的年轻才俊。

在朝中培养几年,起步都得是个刺史。

哪能只让其做个郡守?还是陇西那种偏远苦战之地。

其父陈群创制了九品官人法,那可是世家大族中的翘楚。

曹爽虽然在打压司马懿,但却不敢正面招惹整个颍川士族。

如此馊的主意,也就卫臻这个从不站队、从不结党的老顽固敢出。

他不知道,卫臻乃是真正从国家大事角度出发,觉得陈泰是个人才,最适合稳定西北之乱局。

卫臻见自己的建议被否决,又举荐一人:“太原王沈,才经文武,素有孝义,可以为之。”

这位王沈乃是徐州刺史王昶的侄子,如今被曹爽辟为掾属。

卫臻觉得王沈带兵打仗或许不行,但勤政安民应该不成问题。

陇西残破,最需要这种有才干的官员治理。

而且他还是曹爽的人,应该不会被否决。

可曹爽听罢,心里一百个不乐意。

王沈出身太原王家,与郭淮的太原郭家乃是乡党。

这人放在自己身边当个干活小吏还可以,外放到陇西做郡守,那整个雍州不就成太原士族的了?

说实话,曹爽还是对王沈以及其叔父王昶不太放心。

卫臻被拒了两次,知道曹爽根本听不进去自己的话,索性冷冷站在一旁不再出言。

“我有一人,最适合陇西太守的人选。”曹爽斜眼看看左右,语气里似乎不容许任何反驳:“此人乃是尚书仆射卢毓之子,卢子若是也。”

卢钦,字子若,目前也是曹爽大将军府里的一名掾属。

而且他父亲卢毓亦是曹爽重点拉拢之人。

提起他父子,或许没什么名气,但卢钦的爷爷在汉末可就鼎鼎大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