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接头狄道(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刘阿斗》最新章节。
虽然曹魏朝廷的任免诏书还没下来,但李简还是被赵俨临时安排到狄道县,暂代县长之职。
狄道县是陇西重镇,历史上曾多次在这里发生过围绕陇西的大战。
一听“狄道”这个名字,便知其定与夷狄有关。
在春秋战国时,这个地方便归于秦国管理。
汉代更因县中有不少狄人,故而将其命名为狄道。
这些夷狄与汉人数百年杂居在此,很多已经汉化。
当年马超、韩遂起兵时,狄道官民大多跟着响应,后来惨遭虎步关右夏侯渊的平定。
狄道百姓也跟曹魏结下梁子,哪怕被其统治也属于貌合神离。
这次蜀寇勾结羌氐侵犯陇西,狄道城几乎没有什么战斗的痕迹,赵俨猜测其城中吏民定是不战而降。
这种刁民聚居的边境重镇,必须派忠臣能吏驻守才行。
对于舍死忘生从蜀寇手中逃回来的李简,赵俨很是放心。
李简到达狄道县后,立刻重组县衙,整理档案,安抚逃亡归来的县民,展现出一副能吏模样。
而这一天,一辆马车缓缓停到县衙门口。
驾车的老者将一名头戴面纱的妙龄女子搀下车来,走到衙兵面前,说是要求见李简。
“李县丞!不,现在应该叫李县长了。”见到李简,老者满是风尘的脸上露出一抹喜色,但转瞬又是无尽悲伤。
老者长叹一声:“我父女二人刚从外郡回来,却见家乡鄣县遭遇蜀寇侵犯,如今家人全被贼人掳走,我父女无依无靠,听闻李县长到了狄道县,特来投奔,还望县长收留!”
听到这段哭诉,李简的眸子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连忙将这一老一少引入衙中:“原来是陈二叔,快跟我进去说话。”
等三人到了一间无人的小屋,李简紧闭门窗,这才冲老者道:“你们是从成都来的吧?需要我做什么?”
老者脸上那番悲戚之状瞬间消失,转而神色严肃起来:“李县长,安定王殿下要我们潜伏在雍州,为汉军打探敌情。”
“仆的名字叫做陈冲”,他介绍完自己又指向那妙龄女子:“这是萤华。我们二人都是安定王麾下的伶人。”
“伶人?”李简在刘瑶临走时,曾被对方嘱咐要接应汉军派来的暗谍。
但他万没想到,来的竟是两个唱曲演戏的伶人。
怪不得刚才那番姿态如此逼真,举止行为都跟逃难过来的乡人一模一样。
“我们刚从阴平潜入进来,急需两张身份传信,还请李县长帮忙准备。”陈冲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刘瑶在安排李简潜伏在陇西之后,也将自己布网雍凉的谍报计划和盘托出。
这些暗谍要想顺利在雍凉开展工作,有一个曹魏百姓的身份至关重要。
而当时作为鄣县县丞的李简,帮忙做这项工作最为合适。
在百姓四散逃离、户籍档案又全被汉军带走的情况下,他编造个能瞒天过海的身份传信极为容易。
于是,假扮父女的陈冲与萤华悄悄从阴平潜入陇西后,直接来到鄣县与李简接头。
当下,郭淮正主政陇西,极力搜索逃亡百姓,因此对于边境管理十分松懈。
二人不仅轻松混了进来,还在鄣县打听到李简去了狄道县当临时县长。
“没问题,”李简凝思片刻,用极为严肃的口吻叮嘱:“接下来的话,你二人要牢牢记住!”
他一字一句徐徐道来:“你二人依旧姓陈,陈老丈是初平四年从徐州避祸而来,先与父母在宛城落脚,后来又因张绣之乱逃往关中。建安二十二年遭遇大疫父母双亡,黄初四年到陇西鄣县安家娶妻生女,妻子难产而亡,唯与女儿相依为命。”
这是鄣县一家同样姓陈的外来户的亲身遭遇,如今被李简安插在陈冲身上,极为合适。
陈冲和萤华默默将这些信息记在脑海之中,但听着听着,他们全都垂下头来,神情暗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