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一人守平阳?!(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最新章节。
几人仍未动。
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怕自己一动,那火光就会灭,那背影就会消失。
——这一夜,注定要被记住。
因为就在这夜的沉默里,平阳的命运,已经悄然改写。
帐内的火光渐渐暗了下去。
萧宁依旧负手而立,神情沉稳。
赵烈、韩云仞、梁桓、董延几人仍在原地跪着,面面相觑,不知还能说些什么。
空气像被冰凝固,连呼吸都透着一股疼。
萧宁缓缓抬起手,掌心在空中轻轻一摆。
“好了。”
他声音平静,甚至带着几分疲意,却无半分迟疑。
“朕意已决。”
那短短四个字,像刀落铁面,铿锵有声,切断了众人心中所有试图再挽的念头。
赵烈还想再说,却被萧宁的目光止住。
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
陛下的命令,不只是命令。
那是一堵墙。
他们谁,都撞不过去。
萧宁轻声道:“回去吧。各自整顿人马,按原令退往北关。天亮之前,不得迟疑。”
“陛下——”韩云仞声音颤了颤。
“退下。”萧宁没有看他,只抬了抬手。
那抬手的动作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极重的威压,像山岳沉落。
风又灌入帐内,烛焰跳动,光影一晃,映出萧宁半张被火光割裂的脸。
那是一张静到极致的脸——静得像是已经看透了生死。
赵烈胸口一紧,只觉那一刻,心里什么都塌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的情绪,抱拳一拜。
“……遵旨。”
韩云仞、梁桓、董延也陆续起身,神情复杂到极点。
他们知道,再多的劝,已无意义。
这位少年天子一旦说出“意已决”,就再没有回头的余地。
几人硬生生跪拜,再起身时,心里都像被刀划了一道口子。
转身离开之际,赵烈忍不住回头。
帐门帘掀开,寒风卷雪。
他看见萧宁仍站在火前,背影被风雪掩去一半。
那道身影孤立无援,却又沉稳得仿佛能压住整座城。
赵烈胸中一阵钝痛,咬牙低声道:“陛下……保重。”
萧宁没有答,只微微颔首。
帘幕落下的瞬间,几人心头像被一层雪彻底封死。
——
夜色愈深,风越急。
平阳营外的积雪,厚得几乎能没过脚踝。
赵烈、韩云仞、梁桓、董延几人披着斗篷,踩着雪一路往外走。
身后是中军大帐那一点橘红的火光,渐渐远去。
他们谁都没说话。
风声像野兽,在四周呼啸。
直到行至辎重营外,梁桓终于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一个人守平阳……这算什么主意?”
那声音闷哑,几乎被风吹散。
赵烈回头看了他一眼,神色疲惫,却没有斥责。
梁桓呼吸沉重,满腔郁气,咬牙又道:“我就不信,陛下真能一个人挡得住三十万大军!这不是疯话是什么?!”
韩云仞皱眉:“闭嘴。”
他话虽严厉,声音却压得极低,像怕被风听见。
梁桓冷哼一声,但终究没再吭。
几人走到路口,停下。
雪落在盔甲上,发出极轻的“簌簌”声。
风从营垒之间穿过,旗角猎猎作响。
良久,韩云仞沉声道:“陛下的心思,恐怕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赵烈侧头看他。
韩云仞继续道:“你们不觉得吗?陛下的命令里,似乎有意让我们退——不是因为他畏战,而是另有用意。”
董延抬头,眉间皱着:“用意?什么用意?”
韩云仞看向远方的天色,那雪夜之中,平阳的方向被白雾吞没。
“我在想,陛下会不会有别的心思。”
几人都默不作声。
韩云仞的声音更低了些:“也许……陛下另有计策。”
梁桓哼了一声,冷道:“计策?他一个人能有啥计策?面对三十万大军,哪怕是神仙下凡,也没法一个人守住城!”
赵烈没接话,只是沉默。
他在心里反复琢磨那句——“让我一个人来守就够了”。
那句话太奇怪,太不合常理。
若不是陛下亲口所言,任何人敢这么说,他早一刀削了脑袋。
他忽然停下脚步。
风雪吹在他脸上,冰冷刺骨。
他喃喃道:“不……或许陛下真有他的打算。”
韩云仞看向他,眉头一动。
“赵将军的意思是?”
赵烈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你们都知道,陛下武功之高,咱们中谁也比不过。若真让他一个人留下,他未必会立刻陷入险境。”
“可……”董延皱眉,“就算他再强,一个人能挡多少?几十人?几百人?那也是三十万铁骑啊!”
赵烈点头,眼神却越发冷静:“我自然知道他一个人不可能挡下三十万。但若他只是要拖延——呢?”
“毕竟,陛下之前就说过,平阳城,只要守住三日,敌军自退!”
“如果咱们相信这句话,把这句话当成真的,那么,陛下定然是要守这平阳城三日的!”
“可是呢,如果让咱们留下来守,咱们必定死伤惨重!所以,陛下依旧打算守城,可又不想咱们再死伤惨烈!”
“所以,他决定用自己的武功优势,进行拖延!”
这句话一出,几人同时怔住。
“拖延?”韩云仞低声重复。
“嗯。”赵烈的声音低沉而缓,“陛下若真要我们退,那他留守平阳,或许就是为了掩护撤军。”
“同时,还能达到守住平阳城三日的目的!”
风声卷过,众人面面相觑。
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赵烈话中的分量。
——掩护撤军。
——以身为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梁桓脸色变了,额角青筋暴起:“你是说,陛下要独自留下拖住敌军?!而且还是三日?!那……那岂不是送死?!”
赵烈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垂下头。
韩云仞脸色也阴沉下来,神情复杂到极点。
他喃喃道:“若真如此……那陛下这回,是要拿命护我们了,护这平阳城了!”
几人沉默了。
雪在他们肩头一层层积起,风一阵阵呼啸。
整个营地寂静得只剩下呼吸与风声。
良久,董延低声道:“可是……陛下的武功再高,能拖得住多久?一炷香?一刻?一夜?”
“谁知道呢。”赵烈声音低沉,“也许他有别的算计,也许他心里早有准备。但无论如何,再多的计谋,与无法支撑一人战胜三十万人!”
“这种法子——终究是拿命换。”
梁桓狠狠一拳砸在雪地上,怒声低吼:“那我们算什么?我们这些人算什么?!让陛下一人去死,我们活着逃?!”
那声音低沉嘶哑,带着怒意。
韩云仞闭了闭眼,心口剧烈起伏。
他喃喃道:“不行。”
赵烈转头看他。
韩云仞咬牙道:“我们不能走。哪怕陛下真要以身断后,我们也不能丢下他。”
赵烈沉默不语。
可那一瞬间,他的拳头已经握紧到发白。
董延也抬起头,眼神里闪着某种坚决:“没错,若真如此,我们不能退。”
梁桓一脚踢开身边的雪,狠狠道:“退?退到北关算什么!陛下一个人守平阳,我们还苟着活命?老子不干!”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不高,却压得风雪都显得沉重。
赵烈垂头,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开口:“我也不走。”
那声音平静,却像一块石落在雪地,砸出厚重的回响。
“陛下命我们退,是为护我等性命。可若他真独守平阳,那便是以命换命。”
“此战若败,北关也守不住。”
“与其苟活,不如与陛下同生共死。”
韩云仞抬头,望着风雪之中那一点隐约的灯火。
那是中军大帐的方向。
火光早已被风雪模糊,但他们都知道——陛下还在那里。
“他一人守平阳,我们四人,怎能退?”
他咬紧牙关,一字一顿地道。
梁桓沉声附和:“若是送死,那也该一起送!”
董延的唇在发颤,声音低哑:“陛下为君,能舍生护臣;我等为臣,岂能畏死弃君?”
风声呼啸,卷起一片雪尘。
赵烈抬起头,眼中闪着一点火光。
那火光不是狂热,而是冷静到极致的决心。
“不可退。”
他声音沙哑,却坚如铁。
“无论陛下怎么命,我们都不能退。”
“平阳若亡,我们便亡。”
“平阳若立,我们便同立。”
几人对视,目光如刀。
风雪扑面,却再无一人畏缩。
韩云仞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明日天亮,若陛下真下令撤,我们……便留下。”
“留下?”梁桓眼神炽热,“当然要留下!”
赵烈点头,沉声道:“各自回营,暗中传令,准备待命。明晨之前,不可走一步。”
“喏!”
几人齐声应下。
风雪呼啸,夜色如墨。
他们转身离去,背影沉重,却步伐坚定。
雪压在他们肩头,冷得像铁。
可他们心头的那股热,却在风雪中燃得更烈。
因为他们已明白——
此战,已不止是平阳之守。
更是命与信的分界。
退,是苟活。
留,是血。
他们知道,陛下不许他们死。
可有时候——
臣子死,才是忠。
这一夜,平阳的雪下得更大了。
风声里,仿佛有鼓鸣自远方传来。
那是血的召唤。
赵烈回头,望向中军方向。
烛光微弱,却依旧未灭。
他低声喃喃:
“陛下……您要独守平阳,我们也不会退的。”
风雪吞没了他的声音。
天地茫茫,
唯有那点火光,在风雪中摇曳——
像是平阳城最后的心跳。
几人很是默契的对视了一眼,目光逐渐坚定!
继而,化作了脚下的动力,重新朝着萧宁所在的营帐走去!
这次!
他们要!
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