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孩子写的字,大人不敢不认(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最新章节。
扬州城外,一处破败的打谷场上,正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匠议事会”。
一群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煤灰的半大小子,围坐在几块石头周围,气氛那是相当的热烈。
“我说沈六郎,你这又是搞的哪一出?一天天的,消停点儿能咋地?”一个胳膊上满是烫伤疤的少年瓮声瓮气地问道。
沈六郎,一个瘦得像麻杆似的十二岁少年,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正儿八经地清了清嗓子:“柱子哥,格局小了不是?咱现在要搞‘技术自治’,懂不?以后自己的饭碗,自己说了算!”
“啥玩意儿?技术…啥?”柱子哥挠了挠头,一脸的茫然。
“就是以后谁家的灶台坏了,谁家的水车不动了,咱们自己修!不求人!”沈六郎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但前提是,咱们得会写字!”
“写字?!”底下一片哗然。
在这个识字率堪比中彩票的年代,让这群连饱饭都吃不上的孩子写字,简直是天方夜谭。
“六郎哥,不是我说你,咱能现实点儿不?认几个字有啥用?能当饭吃啊?”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弱弱地问道。
沈六郎神秘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块黑乎乎的东西:“这是啥?炭纸笔记本!阿阮特供!用废煤膏做的,便宜又好用!以后咱们就用它来记录!来学习!”
原来这阿阮是沈六郎的远房亲戚,在长安东市的药铺当学徒。
这丫头机灵得很,不知从哪儿搞来了废煤膏,又琢磨出了这炭纸笔记本。
“而且,我还要你们每个人都学会写一句话。”沈六郎提高了嗓门,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众人,“‘我知道怎么修好它。’”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嫌难,有人嫌累,还有人觉得简直是浪费时间。
一个瘦骨嶙峋的孤儿,名叫狗蛋,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六郎哥,我…我试试。”
接下来的半个月,狗蛋像是着了魔一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对着那块炭纸,一笔一划地练习。
他没钱买笔,就用树枝蘸着墨水在地上写,写满了再用脚抹平,一遍又一遍。
狗蛋之前受过伤,右手有点不利索,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像蚯蚓一样。
但他没有放弃,每天都坚持练习,直到手指磨出了血泡。
终于有一天,他颤颤巍巍地举起那块炭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我修的灶,不会炸。”
虽然字迹稚嫩,但却充满了力量。
“我修的灶,不会炸!”沈六郎看着狗蛋写的字,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在各地蔓延开来。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识字灶台班”,一边修炉子,一边学写字。
他们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妈妈咳嗽是因为烟管弯了。”
“官发的炭太湿,烧不着。”
“我想学做压力阀。”
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蕴含着改变世界的渴望。
阿阮趁势推出了“炭纸笔记本”,封面上统一印着一行小字:“这不是圣旨,这是我说的话。”短短一个月,全国流通超过十万册。
汴州刺史之女杜君卿,听闻此事后,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的价值。
她博闻强记,将各地儿童的笔记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本名为《稚言录》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