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高句丽灭(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连三问。

李世民也不说话,等着李承乾回答。

“诸位将军。”李承乾拱了拱手道:“衣裳孤已经让人去安排了,最多三个月,便会有过冬的衣裳,都是羊绒制的,绝对暖和。”

“至于粮草问题,登洲码头虽然被高句丽攻下,但是码头仓库的粮食并未少多少,足矣支撑三十万大军过冬之用。”

“嗯......孤准备拿一半出来,给高句丽百姓过冬,剩下的全用以军粮。”

“什么?”长孙无忌第一个不同意道:“还要拿出一半来给高句丽百姓过冬?不行啊,太子殿下,高句丽百姓百万之众,怎么......”

李承乾抬手道:“大唐这些年给高句丽百姓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甚至很多百姓是因为你大唐而吃不饱,那么这些粮食算是补偿高句丽百姓的。”

“当然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高句丽每家每户需要出一男丁参军,跟大唐一起去攻打鞑靼和韦室,跟着参军的免三年赋税钱粮,还能够领十斗米回家,免除任何牢狱刑罚。”

“什么?”这下连房玄龄和魏征都坐不住了。

不止要给粮食,还要免除三年的赋税钱粮?

那高句丽三年,朝廷岂不是都收不到赋税了吗?

李世民只是蹙了蹙眉,并没有说话。

他能明白李承乾这么做的原因。

鞑靼和韦室不是那么好打的,是会死人的,招兵不给兵吃饱,不把士气提上来,谁愿意为你卖命。

也就是李承乾现在有钱,不缺粮敢这么干。

若是之前的大唐,哪能这么干。

确实,有钱能使鬼推磨,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李承乾没有理会房玄龄和魏征,而是回答了第三个问题:“至于寒冷,除了过冬的衣裳之外,孤会下令让他们随意砍伐树木,十担柴可换一斗粟米,从高句丽到鞑靼和韦室都有效。”

这办法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直接用粮食开道。

大家震惊的同时,李承乾又说道:“而且打下鞑靼和韦室后,孤会把鞑靼和韦室百姓全都融入大唐,五年内,这不毛之地将不会再有人。”

“什么?”打下来,地还不要了?

这下李世民都不理解了:“为何?”

“父皇,这些地方夏季还好,冬季完全不能生存,以如今的能力而言,这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待五年之后儿臣自然就有大用,还能够给大唐创造无尽的财富。”

若是没记错,这地方可是矿产丰富,而且还有一条金矿脉。

周围全是人,派兵驻守都困难,怎么勘探金矿脉?

李世民蹙眉,看了眼其余的大臣。

他们也是和李世民一样的表情,非常不懂。

但李承乾不肯说,只能私下问了。

挥了挥手让其余人都出去,李世民这才问道:“如今没人了,你可以说了吧?”

李承乾无语。

“父皇,在鞑靼和韦室之中,应该有一条金矿脉,儿臣是想着把当地的百姓全都移走,这金矿脉才能挖掘。”

“什么?金矿?”李世民挑了挑眉。

李承乾颔首:“一条将近四百石的金矿脉。”

“多少?四百石?”李世民惊叫出声。

“没错,而且再往北走,应该还有不少金矿,儿臣估测最起码有一万石。”

嘶~

这不得不让李世民浑身激动。

那可是金矿啊。

“打,必须打,这绝对不能落入鞑靼和韦室手中。”李世民已经手痒了。

李承乾勾唇一笑,但很快便平静下来:“父皇,打归打,可您已经快出来一年了,是不是该回长安坐镇了?”

“如今高句丽已经打下来了,您要是再不回长安的话,这官员任免怎么整?文武百官这么多都一年未看见您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您......”

“闭嘴。”知道李承乾后面没好话,可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确实一年没回长安城了。

可不放心李承乾道:“那鞑靼和韦室?”

“父皇,有李师在,父皇害怕李师打败仗不成?”

额......

好吧。

李世民知道李靖打仗厉害,也就不说话了。

“行吧,那金矿呢?”

“父皇放心,金矿只有您和儿臣知晓,等打下了鞑靼和韦室,儿臣会专门派人来探查的。”李承乾保证道。

这才让李世民放心了些。

一万石的金矿,那是多少金子?

其实李承乾还没说完,要不是技术限制,可能要翻十余倍。

大唐将这些金子挖出来,那就再也不需要发愁缺钱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