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太子祭祖,带上老大去告状 4(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他身体前倾,语气变得郑重:“张卿,朕有意,让你在锦衣卫体系内,另设一专门针对倭国及未来可能新附之地的机构。名称嘛……就叫‘保密监’。”

张国之精神一振,凝神静听。

他知道,这是皇帝要对那片新土地施加更深层次控制的信号。

朱翊钧继续阐述他的构想:“此保密监,设于倭国主要城埠,如京都、江户等地。”

“它需具备双重隶属,一方面,受未来设立的倭国总督或巡抚节制,协助其稳定地方,探查不法,另一方面,其核心人事、机密情报,直接对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负责,可密折直奏于朕。”

他顿了顿,强调道:“它不仅仅是一个情报组织。”

“朕要赋予它更大的权责——独立的司法审讯权,对涉及谋逆、通敌、大规模骚乱等重大案件,有权直接缉拿、审讯,还要拥有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规模要大,人员要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武装力量的构成,朱翊钧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底层人员,可以大量吸纳倭国的浪人、足轻,许以钱财、地位,让他们去对付他们自己人。”

“以倭制倭。”

“中下层军官,可从朝阳省中选拔,他们熟悉倭情,又非倭人,便于掌控。”

“高层骨干和监军,则必须由我大明锦衣卫的精干人员充任,确保绝对忠诚和指挥权不旁落。”

他看向张国之,目光灼灼:“此保密监,要成为悬在倭国那些潜在不安分者头顶的一把利剑,也要成为朕和朝廷洞察倭国真实情况的耳目。”

“张卿,你觉得,此议可行否?”

张国之几乎没有犹豫,他执掌锦衣卫多年,深知情报与秘密力量在控制新领地中的重要性。

皇帝的这个构想,虽然大胆,却极具针对性。

他立刻躬身回道:“陛下圣明!此议深合时宜。以倭制倭,可省我大明人力,亦可分化其内部,朝、明军官层层节制,可保队伍不乱,司法缉捕之权在手,则威慑力倍增。”

“臣以为,可行!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千头万绪,遴选人员、制定章程、筹措经费、与未来倭国官府协调……皆需得力之人前往坐镇统筹。陛下若信得过,老臣愿亲赴倭国,为陛下将这‘保密监’的架子搭起来!”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恳切和不容置疑的忠诚。

这片新天地,对他执掌多年的锦衣卫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舞台。

朱翊钧看着这位追随自己多年的老臣,看着他眼中虽经岁月磨损却依旧炽热的忠诚与干劲,心中闪过一丝感慨。

他缓缓摇头,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明显的体恤:“卿之忠心,朕深知。只是……”

他目光落在张国之略显花白的鬓角上:“倭国初定,百废待兴,环境艰苦,海路奔波更是辛劳。”

“卿年事已高,不必再亲涉险地了。”

“这开拓奠基的苦差事,还是留给年轻人去历练吧。你把关全局,在后方运筹帷幄即可。”

张国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更多的是感激,他张了张嘴还想坚持。

朱翊钧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却又带着一丝温情:“好了,此事不必再议。”

“你若实在想去亲眼看看,等明年此时,倭国局势大致平稳,各项安排步入正轨,海上风浪也小些的时候,朕许你以巡视之名,过去视察一番便可。”

“眼下,你的首要之务,是在北镇抚司内,给朕遴选一批年轻能干、胆大心细、忠诚可靠的精锐,开始着手筹备这‘保密监’的事宜。人员名单、初步章程,尽快报与朕知。”

张国之知道皇帝心意已决,且是出于对他的爱护,心中暖流涌动,不再坚持,深深一揖:“老臣……领旨谢恩!必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办好此事!”

“嗯,去忙吧。”朱翊钧挥了挥手。

张国之恭敬地退出了乾清宫。

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朱翊钧的目光再次投宫中那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在倭国的位置上停留片刻,又缓缓移开……

他知道,设立保密监只是第一步。

如何真正消化这片土地,如何平衡朝中的厌战情绪与开拓需求,如何让这庞大的帝国在胜利之后继续稳健前行……

这一切,都考验着他这位帝王的智慧与魄力。

“文治……武功……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