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气数(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幸好遇见神》最新章节。
从523年5月怀荒暴民杀死镇将于景,到525年3月柔然10万大军南下攻打破六韩拔陵,北方各地建立的起义政权多达十几个。
但主要的是:
1、524年4月,敕勒首领胡琛、副将万俟丑奴率军攻克西部军镇高平镇(宁夏境内),宣布建立政权。胡琛称“高平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524年6月,上珪(甘肃天水)军民擒杀秦州刺史李彦,推举莫折大提为“秦王”,建立政权。
莫折大提不久病逝,长子莫折念生继位。
3、524年7月,凉州人(甘肃武威)幢帅于菩提挟持凉州刺史宗颖,宣布造反。
4、524年8月,原来向魏国朝贡的东、西两个高车部落(蒙古境内)宣布造反,投靠破六韩拔陵。
胡太后再次出山,以重大代价请柔然可汗阿那瓌出兵,帮助魏国平息六镇叛乱,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黑色幽默。
因为,从道武帝拓跋珪初设北方军镇,到太武帝拓跋焘完善六镇建设,唯一目的就是抵御柔然人南下劫掠。
现在,局面颠倒过来:魏国朝廷邀请柔然大军南下,对占据六镇的军民发动进攻。
阿那瓌亲率10万精骑兵,自武川入境,南下怀朔,西进沃野,所到之处,破六韩拔陵的队伍被摧枯拉朽般扫荡。
阿那瓌驻军沃野后,胡太后命令立即按承诺送去大量钱财、物资。
阿那瓌首次享受到在六镇范围内横行无忌的畅快感,兴之所至,自封“敕连头兵豆伐可汗”,意思近似“可汗之王”。
阿那瓌的柔然大军由北向南攻打叛军,魏国朝廷北方大都督元深也没闲着。
525年6月,北方大都督元深帐下首席谋臣、长史于谨向元深提议:自己与西部高车首领有些交情,愿意前去招降他们。
于瑾精通多族语言,对北方地理、民族有很深研究。
元深非常在乎于瑾安危,不愿让他冒险。
于谨表示,如果能说服西边高车归顺,可以打开平叛局面,故坚持前去一试。
元深作出各种安全布置后,才同意于谨出发。
于谨历经曲折,成功劝说西边高车部落3万多人东投元深。
于谨随高车部落一同行军,同时派出几批死士给元深送去同样内容的一封信:高车部落东行途中,破六韩拔陵一定会在五原一带拦截。请元深派重兵在五原设伏,争取重创叛军。
元深对于谨的谋略从不怀疑,立即照做。
果然,破六韩拔陵亲自率主力拦截西边高车部落。
元深率大军与于谨指挥的高车军夹击破六韩拔陵,重创并大败之。
另一边,阿那瓌得到消息,也率军前来参与围剿。
叛军完全溃散,被斩杀6万多,被俘无数。
继卫可孤之后的头号大将破六韩孔雀被斩,破六韩拔陵率残部退至黄河南岸。
元深与阿那瓌非常默契,对破六韩拔陵穷追不舍。
最后,叛军完全失去斗志,二十多万人放下武器投降。
但破六韩拔陵不知所踪。
至此,北魏六镇起义基本被平定。
阿那瓌又从北魏朝廷获得大量封赏后撤回去。
元深前年曾上书朝廷,提出善待六镇官兵、军户、犯人,避免矛盾激化。可惜没引起朝廷重视。
此刻,面对二十多万叛军降徒,他再次上书,认为这些降徒只是随大流的百姓,朝廷没必要以叛军对待他们,以自由民身份安置他们,对稳定北方大局更有利。
元深建议:在恒州之北设置郡县,将他们安置在那里,分土地、发种子,提供救济,令他们消除叛乱之心,逐步安居乐业。
元深强调:这样做,魏国北方基本可以安定下来。
然而,此时的朝廷里,重新掌权的胡太后,最大贪官、丞相元雍,以及皇帝元诩,再次表现出“不纳良言”的作风,对元深的奏折只是付诸一笑。
皇帝下诏:令黄门侍郎杨昱为“降户安置使”,将这二十多万叛军俘虏分散安置在河北的冀、定、瀛三州,成为“就食降户”。
参与六镇叛乱的野心家们,大多跑路了。
这二十多万普通叛军,都是为了争取吃口饱饭的权力而参战。
现在,朝廷一纸诏令,他们就得离乡背井,奔赴未知他处,成为被看管监督的贱等农户。
这些人嘴上不敢有怨言,心里则抱定了隐忍复仇的态度。
后来,当他们再次拿起武器反叛时,就不再顾忌生与死,而是成为一往无前的死士,成为推翻元家(拓跋家)皇朝的中坚力量。这是胡太后、皇帝元诩、丞相元雍万万想不到的。
元深得知朝廷决定时,不住摇头:这二十多万降户,此刻是乞活民,将来若有风吹草动,必定是死战兵。
本朝气数已尽矣!——元深在心里如此深深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