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气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幸好遇见神》最新章节。

524年初,北魏皇宫里的人,发现后宫发生一个巨大变化,那就是胡太后可以自由走出宣光殿,去找皇帝聊天了。

在此之前,她被幽禁在后宫宣光殿中,快5年了。

宣光殿大门、偏门都被锁死,钥匙由大太监刘腾亲自保管。只留一道小门传递食物和肮脏物。

下令幽禁她的人是领军将军元义,负责执行的是太监总管、司空刘腾。

刘腾于523年4月病逝。

刘腾生前对胡太后严防死守,不让她轻易见到皇帝,只在重大祭祀日与皇帝一起出席宗室活动。

刘腾死后,这种局面才改变,皇帝元诩见太后才没了次数约束。

但接刘腾太监总管职位的贾粲,奉元义之命,仍不让胡太后出殿。

皇帝元诩慢慢长大,多次表达思念母后,希望她可以来探望自己的意思。

元义迫于压力,不得不解除对胡太后的圈禁令。

三大权臣:元义、刘腾、元雍三人,表面上是一伙。

但实际上,元雍与刘腾有很大区别:刘腾是元义的死党兼智囊,与元义深度绑死;元雍只是元义的临时盟友,关系相对松散、独立。

刘腾死后,元义没了高参和得力帮手,深感处处被掣肘。

他身为骠骑大将军,统帅全国军队,负责军事总调度;又是领军将军,掌管洛阳禁卫军,负责皇宫、皇城安全大事。

六镇起义爆发后,元义每天忙得头焦额烂,体会到权力太大不是什么好事。

慢慢地,元义感到精力不济、失去心气,萌生卸除部分权力的念头。

胡太后察觉到了元义的现状,感到机会正在向自己靠近;

皇帝渐渐年长,满15岁后想法也多起来。他对元义操控自己有所觉悟,琢磨着怎样改变傀儡地位。

老奸巨猾的丞相元雍对元义、皇帝、胡太后心态变化一清二楚。于是着手调整策略。

在元雍运作下,皇帝、胡太后、元雍有时一起聚谈。慢慢地发展到讨论扳倒元义的计划,并开始付诸落实。

第一步,皇帝借口六镇平叛为当务之急,希望元义专注骠骑大将军的平叛军务,辞去领军将军之职,由元义亲信侯刚接任。

元义没有反对,上奏请辞领军将军一职。

元诩下诏嘉许元义时,以内臣、外臣有别为由,顺便解除其侍中职衔。

侍中是权力核心的起点、基本要素、标志。没了侍中职衔,不奉诏不得进入皇宫。

第二步,接任领军将军不久的侯刚被调任冀州刺史。

他还没赴任,又接到新诏书,被降为征虏将军。随后莫名死在家中。

左卫将军皇甫度任领军将军。他是胡太后的亲舅舅。

第三步,刘腾的接班人、太监总管、光禄勋贾璨,被调任济州刺史。

贾粲走到半路被人杀死。凶手逃走。

第四步,领军在外的元义之父、太尉元继被调入朝,也失去兵权。

525年正月,元义心腹、安东将军、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举旗造反,自称“宋王”。

元法僧之所以反叛,是收到来自洛阳的密报:自己的后台元义恐怕要倒了。

皇帝元诩诏令安乐王元鉴率大军讨伐元法僧。

元法僧派儿子元景仲到南梁接洽投降事宜,表示可以带领徐州七郡二十四县相投。

南梁萧武帝大喜,先遣散骑常侍朱异带萧衍亲笔信安慰。接着派出大都督元略、平北将军陈庆之北上接引元法僧。

这位元略也是北魏鲜卑宗室嫡系,他是中山王元英第四子。

当年,因为元义杀害清河王元怿,元略追随大哥元熙愤而起兵反抗。

元熙被杀后,元略叛投南梁。

而元略这次要接应投梁的人、鲜卑宗室重臣元法僧,正是元义的亲信、元略的杀兄仇人。

——这也正是北魏朝廷政治混乱的真实写照。

元法僧叛梁这事,成了压垮元义的最后稻草。

525年2月,皇帝下旨赐死元义及其弟弟元爪。

元义这颗胡太后眼中的钉子,终于被拔除。

胡太后再次登临太极殿,第二次临朝摄政。

而此时的魏国朝廷,已完全失去对北方六镇的控制。

当年,柔然可汗阿那瓌遭到元义多次敲诈、玩弄,阿那瓌气愤之下与魏国决裂,大肆劫掠一番后远遁漠北,断绝了与魏国官方来往。

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下令派出使者远赴柔然王庭,与阿那瓌和谈,许诺给予大量粮食、丝帛布匹及其它物资,换柔然出兵协助魏国平叛。

阿那瓌对胡太后、皇帝元诩、丞相元雍还是比较信任的,于是答应出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