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粪”财巨大(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一石十斗,一斗长安粮价是30文,陛下,一亩可增收300文,上田就是600文。”陆象先在一旁自己算了起来。

李隆基问道青衣小官,“你叫什么,哪里人士?”

青衣小官说道:“下官裴明礼”李隆基想起来了,当时是太子时候,裴仲是算科中举,还担任过太子陪读,唐朝所有算学科举,但不重视算学,算学一般只能担任九品官,很难升官,算学学子报考者很少。

这长安成立“卫公署”还是裴明礼提出来的。李隆基笑着问道:“朕想起来你是算科中举,还曾是太子侍读,这“卫公署”还是你提出的,只是当时睿宗皇帝不准,朕亲政后才成立起来,没想到是你?”

“给朕说说这粪水财源你是如何想到的”李隆基饶有兴趣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同龄的人。

裴明礼行礼道:“陛下,汉书《汜胜之书》“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

“商汤时期因粪水污染皇城,粪能使土地变为良田,就有掏粪官吏名曰“条狼氏”,秦汉时期称为“右校检署。”

“汉亡之后因战乱逐渐废除,唐太宗立又废,高宗欲立未成。”

“裴明礼具体情况说的明白一些。”

“唐立国初年,渭水之盟之后,国库空虚,有遇百年未有大旱,,而且旱极而蝗,之后又是大规模的蝗虫过境,更是雪上加霜。国内遭遇天灾还不算,本来定下渭水之盟答应和平共处的突厥又要乘人之危,准备南下。这内忧外患让刚刚登基的李世民也是焦头烂额,朝会上他询问文武百官可有解决之法。

要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但最大的问题是朝廷现在没钱。没钱就不能从民间收购粮食去灾区赈灾,没钱就没办法发军饷、发物资让军队作战,如果钱能到位,那么大部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房玄龄此时也是忧心忡忡,先是汇报各地灾情,之后便说岭南地区还有不少余粮,但朝廷没钱也没办法买来赈灾,他也束手无策。没钱怎么办?总不能去抢岭南百姓的粮食吧。”

这时少府监裴匪舒站出来提了一个意见,他说:“陛下不必忧心,微臣有一个法子可以一试,说不定有奇效。前几日臣听说御马监中的马粪堆积如山,想必军中的马粪肯定更多,既然如此,不如把我大唐官府、军队中的马粪都收集起来,当肥料卖掉。蝗灾后百姓正要重新耕作,而马粪这样的好肥料他们必然需要,这样既能够充盈国库还能解百姓之苦,岂不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一听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下令以宰相房玄龄为主,大将军尉迟恭、少府监裴匪舒为辅,全权负责卖马粪事宜。之后一场由官府主导的“马粪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效果果然不错,仅半个月就让朝廷获利颇丰,解了燃眉之急。

这下好了,内部有钱了、稳定了,外部胆怯了、退却了,本来岌岌可危的形势一下就发生逆转,马粪功不可没。

不过半月后李世民就下令所有官员停止马粪买卖,官员们都很不解,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要停?李世民在众人的质疑下道出实情,原来江夏王李道宗给他上了一道奏章,建议他停止“马粪运动”,不然随着此运动越来越深入人心,“马粪皇帝”这个名号很可能会扣在他头上。李世民当然不愿意自己有这么个“雅号”,于是立马下令停止。大臣们虽心有怨言,但毕竟关乎皇帝威严,未来史书要留这么一个名也确实不好,于是都不再反对。

让朝廷始料未及的是,官方停止了马粪买卖,民间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还愈演愈烈。没有了官方的控制,各种不法经营也出现了,暗自抬价、以次充好、非法强占等等,官府派人取缔竟然还引起民怨,不少百姓开始聚众暴动。此时还是裴匪舒站出来说可以让民间继续该活动,官方只要将其纳入经营范围合法化管理就行。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不久后暴乱平息,民间经营环境也好了不少。

高宗时期少府监裴舒给唐高宗打报告:陛下,咱们把皇宫禁苑的马粪给卖了吧,我算了一下,一年能卖二十万贯呢!

唐高宗一听裴舒的话,眼前一亮,觉得这生意可以啊,就立马找来大臣商量,当时的大臣刘仁轨一听唐高宗的卖马粪计划,整个人都惊呆了,他连忙对唐高宗说,“恐后人称唐家卖马粪。”

唐高宗一听,有道理啊,虽然他爱钱,但堂堂皇帝,更要脸啊。于是就熄灭了卖马粪的念头……

然长安人口增多,已经是数十万居住的大城市,长安粪量也位列第一居民家里堆粪成山,索性泼街上。长安粪月围城,唐高宗紧急立法“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唐律疏议》

重刑解决不了巨粪,唐高宗将掏粪权下放民间,掏粪工成了民间行为,凭粪成了月入过千的富户不在少数,粪也不再流浪街头。

粪在古代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在没有化肥的年代,粪这种生物肥可谓是供不应求,凡是种田的农户都对粪有着巨大的需求,可以说,根本不愁卖。唐高宗这个皇帝虽然没能卖成马粪,但那个时候卖粪的人不可胜数,,倒卖粪仍旧是一样极为挣钱的营生。民间就有了黑社会性质的

武周时期,这“粪霸”是皇城殿帅武守诚,按照军中惯例,把卖马粪的钱分给各级将领,武守诚拿了一份钱,还给自己的夫人额外要了一份钱。

殿帅是什么官职?殿帅全称殿前都指挥使,掌握皇城五万禁军,相当于京城卫戍区的司令员,而就是这样的高级武官,不仅惦记着军队中卖马粪的钱,而且还要给自己的夫人额外要一份,可见军队卖马粪的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否则也不会让堂堂殿帅拉下颜面去要两份。

裴明礼继续说道:“卫公署成立前,长安粪霸一头收城中百姓钱,一头收乡村黎民钱,两头收钱,每年敛财千万以上,然朝廷得不到一分钱。”

“朕记得当初你在奏折可没说这粪能赚这么多钱,只说能解决长安民间缺柴之困。”

裴明礼说道:“既有粪霸,就有柴霸,城中百姓生活柴不可缺,城外山林多为贵人占领,柴夫砍柴需每月给山林主家送五担柴火。城中买柴有被城中坊间恶霸抽取一成。”

“可恶,这些昏庸之臣整天说着皇帝与民争利,私下里却豢养犬狼祸害一方,户部收税都不敢如此两头收税!”李隆基有些愤怒。

“陛下,息怒!”裴明礼“朝廷先天一年开始实施武备屯营,这些粪霸、柴霸就失去来源。”

“这怎么说法”

“武备屯营把山林河流都划分到各个屯营,长安附近屯营的百姓为了高产,每天清晨都会赶着牲口进城收粪。为了不空手而来,都会在前一天下午砍上几担柴火或者带上一担草料。”

“卖了柴火和草料再收了粪,就可回家。只是这屯营黎民收粪人员不固定,人也不固定,农忙时便十几日不来。”

“这城中粪霸,柴霸就不敢找屯营麻烦?”李隆基问道。

裴明礼说道:“屯营进城都是相邀一起进城,彼此有个照应,武备屯营的青壮都是经过练兵的,还有武备府护着,等闲不敢招惹。”

“后来陛下杖毙京兆府崔...”裴明礼看见李隆基脸色难看一时不敢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