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粪”财巨大(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看了看陆象先说道:“此事,可在本月盐铁议事时提出,现在首要是解决京兆府一府九县寒冬取暖问题,你!”
对这种只提出问题,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或者给出一个看似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则对毫无效果的人,李隆基首先是感觉愤怒。
不过看着陆象先一脸无辜的样子,却突然有些无语,这就是有些典型读书用功不用脑,读书读傻了。
李隆基不得换一个问法,“那路司丞说的是司农寺下属的钩盾署每年能够保证朝堂和各官府的取暖需求,那你这大雪天早晨是带着府衙的人从民坊出来的,这是?”
陆象先说道:“怀远坊内有善济堂里面多有孤寡老幼,臣和同僚给送些柴粮。”
李隆基去年颁布的限制全国寺庙和僧侣的诏书,并列入律法,大唐全部寺庙不再新增,只保留三百家比较大的寺庙,僧侣不得超过一万人,虽然反对者比较多,但李隆基以武周寺庙出价,后夺大唐江山为例让一众反对者闭嘴。
说白了寺庙用于铜铁铸造佛像和钟鼎耗费巨大,又不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四面占有大量耕地和佃户还不缴纳田税,又有司法豁免权,对社会稳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政治正确性诏书,寺庙为了传教私利,鼓动武则天夺得大唐江山,有祸乱朝政之嫌,罚没寺庙田产,解散僧侣,除保留三百家寺庙归礼部祠部司与太常寺共同管理,不得再用铜铁铸造佛像。
以前寺庙以收留无田百姓的“悲田院”也就改为“善济堂”不过这里只收留60岁以上,七岁以下幼童以及伤残和生病无人照看的孤寡。
陆象先这时候能有如此善心,李隆基也就压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这也是在京城呆久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靠着书本意思加上自己想法解决事情的书呆子官员。
而且这种官员在京城不在少数,李隆基一直感觉自己身边读书人不少,可就是挑不出经世致用的人才。
也就说看着身边的人不少,可真正能办事,办实事的官员非常少。京城朝堂的官员没有在大唐各地治理经验,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想出来治理各地不同情况的办法。
看来需要笙选一批治理优秀的地方官员来京城各部,而且把京城四品以下官员任命到地方锻炼锻炼。这只是是个临时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想长久解决问题,还是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规章。
压住心中不快,李隆基说道:“陪朕一起到长安各民坊转转!”
陆象先说的瑞炭其实是冶炼钢铁的焦炭,冬季李隆基时紫宸殿熏炉烧木炭一个时辰需要换一次,作为大唐议政,论事决策中心,显然是十分不适合的。
李隆基就让送了一些焦炭,焦炭烧红之后上方放着几块,能够两三个时辰不用更换,而且燃烧温度也高,现在的古法烧制焦炭污染性太大,所以焦炭是冶炼钢炉专用。
李隆基一边走一边说:“卢司丞,京师每年需要粮柴你能熟记于心,其本职做的不错,你父亲陆元方曾担任宰相之职。”
“朕现在可以告诉你,经过两年时间修渠冲洗火烧施肥,关中两万顷盐化田地,明春就可耕种,还要再次修筑郑国渠,让关中恢复关中粮仓的美誉。”
“明年秋收之后关中产粮就能满足长安所需,此事户部与工部有功,并恩泽百年,朕会命人,将此事和有功之臣刻石立碑传颂后世!”
“陆司丞名字也在其中!”
陆象先有些激动,急忙行礼,李隆基伸手阻止了他,说道:“关中原是先周牧马之地,后封地设秦。”
“秦经过270年时间,特别是商鞅变法图强之后150年,让牧马之地成为万顷良田,繁华都城。”
“朕的开元新政也希望能将大唐变为处处良田,家家高楼,百姓安居,四海臣服,出长安三万里皆是大唐国土。”
陆象先听着激动,说道:“陛下宏图伟略,臣愿鞠躬尽瘁!”
“长安每年取暖需要400万担柴,户部司农寺下属的钩盾署每年能准备96万根木柴,你这里说的是能够保证皇宫官邸取暖之用,百姓取暖可能不够。”李隆基想到这里说道:“牵马来,一起去长安卫公署。”
长安卫公署在崇业坊,紧邻着朱雀大街,一行人骑马不到一刻钟抵达。
卫公署接到接驾的消息,满是震惊,这种最大八品官的衙门,皇帝亲自前来,一众官员满是慌乱,有些人跑着向衙门口接驾,下雪路滑,一下子十几人滑倒下来。
李隆基骑马赶到时,正好看见这一幕。青衣小官跪在地上“陛下,臣君前失仪,有负圣恩。”
“免礼,都快起来吧!”李隆基下马之后,让滑到官员都尽快起来,官员都起来,李隆基就直接进了卫公署办公内衙,雪虽然还在下,但卫公署门前和院内明显有被请扫过的痕迹。
李隆基抵达内衙,高力士给皇帝解开披风,拿到屋外抖落掉上面的雪花,这屋内很是温暖,又看不见熏炉,明显是铺设火炕,便直接问道:“卫公署成立已有一年有余,简单说一下。”
青衣小官行礼道:“陛下,卫公署一年下来,岁得钱一千四百万贯,每岁支出九百八十万贯,上缴户部三百万贯,兵部五十万贯,皇宫三十万贯,余下需新购驽马匹二百匹,马车一百五十架。”
李隆基是知道宋朝有个赵构“粪霸”皇帝,听了青衣小官的话还是有些吃惊,虽然通政司和户部都上奏折对卫公署给与表功,但没有说卫公署这么赚钱。
怪不得连宋朝皇帝都要做“粪霸”。
“等等,这给兵部和皇宫的钱是怎么回事?”李隆基问道。然后看了看高力士,高力士点头看来是知道这回事。
青衣小官赶忙说道:“京城有11万京军,军马5万匹,每天出粪车一千四百车,这一车粪一千五百斤可卖80文钱。”
“没想到这长安竟然隐藏这么大看不见生意。”李隆基自语道,又问“一车80文能施肥几亩,可增产多少?你可知?”
“回禀陛下,一车粪水覆土两月可产粪土三千斤,施肥两亩地,风调雨顺亩可增产一石以上,上田可增长两石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