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理论的苍白(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最新章节。
辩论没有结果。作为评委,我投了弃权票。
“你怎么不表态?”结束后陈默问我。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我说。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想起小时候,父亲教我插秧。他说:“读书人总说密植增产,但太密了不透风,反而会减产。”
也许,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像插秧,需要找到合适的密度。
第二天,我去找系里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师解惑。他听了我的困惑后,笑了笑,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实践论》。
“毛主席早就说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他在纸上画了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理论和实践就是这样相互促进的。”
“可是现实中......”
“现实中确实有脱节,”老师收起笑容,“但这正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我遇见了沈清薇。她刚从家教回来,脸上带着疲惫。
“怎么了?”我问。
“我教的那个孩子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说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我爸爸读了那么多书,还是下岗了?’”
我无言以对。
理论的苍白,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这个鸿沟,需要有人去填补。
周末,我又去了那次调研的棚户区。李师傅看见我很高兴:“大学生又来了?”
“来看看您。”
“来得正好,”李师傅说,“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政府说要搞再就业培训,可是培训的内容跟我们实际需要的根本不搭边啊。”
他拿出一个培训通知单:电脑操作、商务英语、市场营销......
“我们这些老工人,连键盘都没摸过,学什么电脑?最需要学的是怎么摆地摊,怎么办小作坊。”
我把这些话记了下来。回到学校后,我写了一封信给劳动局,反映再就业培训脱离实际的问题。
信寄出去后,如石沉大海。
赵瑞龙知道后说:“看吧,我说什么来着?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但一个月后,劳动局来了两个人,说要开座谈会,听取下岗工人的意见。李师傅特意来学校告诉我这个消息。
“有点变化了,”他高兴地说,“培训内容要调整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理论的苍白,需要实践的汗水来滋润。而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不是空谈,是行动。
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都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但无论选择什么道路,我都告诉自己:不要做空谈的理论家,也不要做盲目的实践者。
要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哪怕这座桥很窄,很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