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情报的深化:全国的布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李瑶推开官署偏厅的门时,李震正伏案批阅一份农具调配清单。炭笔尖在纸上划出细密声响,未干的墨迹映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他听见脚步声,抬眼看了她一眼,笔未停。
“父亲。”李瑶将一卷绢图放在案角,声音平稳,“楚南有动向。”
李震搁下笔,指尖轻轻抹过纸沿残留的炭灰。他没有立刻去看那幅图,而是问:“多久了?”
“三月。”李瑶解开丝绦,展开绢面。其上绘着大雍南部水系脉络,线条清晰,标注精细。几处河道交汇点用朱砂圈出,旁边附有小字批注。“洞庭湖口、湘赣交汇、鄱阳西岸——这三地,战船数量翻倍。渔民被征入营,每日操练不歇。”
李震起身,走到沙盘前。木制山川河流按比例堆叠,南方地域占据一角。他盯着那片水域良久,忽然道:“他们若真要北上,不该只练水战。”
“正是。”李瑶走近一步,“儿以为,其意不在中原,而在自守。闽越水师常年溯江而上,劫粮索贡。楚南富庶,却无海防之力,只能被动应对。”
李震沉默片刻,手掌缓缓覆上沙盘边缘。指腹擦过一处标记,那是长江咽喉所在。
“可有内线?”他问。
“有一人。”李瑶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原是逃难学子,现为节度使幕府书吏。两年来传递七次消息,皆属实情。另有一百三十七名流民曾受我方医馆救治,其中三人亲属任地方小职,已有回音示好。”
李震接过信,只扫了一眼便放下。他闭目片刻,再睁眼时,掌心已浮起一道微光。乾坤万象匣自虚空中显现,匣面流转如水,随即投射出一幅立体地形图。山川走势、江河走向一一浮现,与沙盘遥相呼应。
接着,三点红芒亮起。
一点在洞庭入江口,一点居湘赣交汇处,第三点落在鄱阳湖西侧浅湾。光芒稳定闪烁,每一下明灭之间,竟似与某种规律同步。
“这是……”李瑶瞳孔微缩。
“实况映射。”李震低声,“凡我布下的暗桩,皆成节点。只要信号未断,此图便永不滞后。”
李瑶上前半步,凝视那三处红点。忽见其中一点光芒微颤,随即分化出三组小光斑,各自标有文字:轻舟哨舰、重桨斗舰、粮运驳船。下方还浮现出一行小字——“巡弋时辰:卯初三刻启航,酉时归港”。
她心头一震。
“你用了西域铜符?”她抬头看向李震。
李震点头。“李毅带回的机关符令,能接收远方密信并转为空间可读信息。方才我已将其接入系统主链。”
李瑶深吸一口气,迅速从怀中取出一枚特制铜符,递入匣中。刹那间,投影再度扩展。三处红点周围浮现出更多数据:船只总数、编队结构、补给路线,甚至包括每日燃料消耗估算。
“每日耗柴八百斤,燃煤四百石。”李瑶念出数据,“这意味着他们维持的是常备舰队,而非临时集结。”
“不是备战北方。”李震目光沉定,“是在防闽越逆江。”
厅内一时寂静。烛火跳了一下,映得墙上影子微微晃动。
李瑶思索片刻,开口道:“若以此为机,或可结盟。但楚南士族排外已久,此前驱逐我商队,视新政为乱法。贸然遣使,恐遭拒斥。”
李震踱步至窗前,望向远处宫墙轮廓。他并未回答,而是忽然问:“他们最缺什么?”
“出海口。”李瑶答得干脆,“闽越控海,截断岭南货路。楚南虽产粮丰足,却难以换取铁器、盐矿。百姓怨声渐起。”
“那我们就给他们一条陆上出路。”李震转身,“曲辕犁增产,改良水车灌溉,这两项已见成效。再加上一项——共建内河漕运中转站。”
“您是说……打通湘江—赣江—珠江水系?”李瑶眼神一亮。
“不必全线贯通。”李震摇头,“只需在衡州设转运枢纽,使岭南货物经此进入内陆。楚南得利,闽越受压,自然愿意联手。”
李瑶迅速提笔记下要点,又问:“以何为信物?”
“图纸。”李震道,“带全套曲辕犁与水车图南下,另附《内河导航图》与《浅水行船法》。这不是求援,是合作。”
“若他们不信?”
“那就只给一半。”李震语气平静,“够用,不够造。想要全本,就得派人来学。人在洛阳,规矩由我们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