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民心聚,国运昌(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说话的是位老臣,眉头紧锁。
李震未理他,只问柳娘:“若设托幼所,你愿每月出几文?”
“三文足矣。”柳娘答得干脆,“我们自己管饭,轮流照看,只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
李震转头:“李瑶。”
“已记下。”李瑶翻动玉简,“可先在青州、洛阳、安平三州试点,由工造司改建闲置坊屋,三月内推行。”
李震点头:“准。”
柳娘怔住,随即双膝一弯,就要下跪。
李震伸手扶住:“不必。你是来提建议的,不是来谢恩的。”
她站稳,从怀中取出一块粗布绣的牌子,递上:“这是织坊姐妹们一起做的,写着‘官听民声’。”
李震接过,布面粗糙,针脚歪斜,却一针一线都认真。
他将牌子放在案头,正对阳光。
听证会持续到午后,陆续有百姓上台。有人说井水浑浊,盼配净水器;有人讲村路泥泞,望修石板;还有老匠人提议,官府可设“技工讲堂”,教年轻人修械器。
李瑶一一记录,玉简光纹流转不息。
李震始终坐在木桌后,听得极认真。有人说话结巴,他便等;有人情绪激动,他便缓声安抚。没有打断,没有训斥,只有回应。
日影西斜,人群渐散。临走时,一名少年蹲下,在青石板上刻了两个字——“真话”。
李瑶收起玉简,低声对李震说:“今日共收民情四十七件,可立即推行者十九项,需调研者二十八项。百姓所求,多是小事,却件件关乎生计。”
李震望着空下来的木桌,良久未语。
回宫后,他未入寝殿,径直走向政事殿。案上已摆好“民情录”首卷,李瑶正整理后续流程。
“听证会不能只办一次。”李震说,“要成常制。百姓提了,我们就要办。办不了的,也要回个话。”
“若有人提无理之求呢?”
“那就当堂辩。官民共议,是非自有公论。”
李瑶点头,正要退下,忽听殿外传来喧哗。
一名小吏急步进来,手中捧着一块木牌:“启禀陛下,城门口新立了一块牌子,不知谁写的。”
李震起身:“写什么?”
“写的是——‘官不欺我,我不瞒官’。”
李震接过木牌,字迹粗拙,却有力。他轻轻抚过那行字,转身放于主案正中。
李瑶站在侧旁,见他凝视那木牌,目光深沉。
“明日召集户部、工造司、御史台。”李震开口,“先把‘纸墨钱’这事办了。三十六州,一个都不能漏。”
“是。”
“还有,托幼所的选址,让地方官报上来,我们亲自审。”
“明白。”
李震坐回主位,手指轻叩案角。窗外暮色渐浓,灯火次第亮起。
李瑶正要退出,忽听他低声道:“从前打仗,靠的是谋略、兵马、城池。现在才知道,最要紧的,是这‘真话’二字。”
她停步,未答,只将手中玉简抱得更稳。
殿内烛火微晃,映着案上那块粗布牌子,也映着刚合上的“民情录”。
李震翻开下一页空白竹简,提笔欲书,笔尖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窗外,一阵风穿过廊柱,吹动檐角铜铃,叮当一声。
他握笔的手微微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