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土地清丈激战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辰时初,北线第三暗哨的铜哨被折成两截,传信人跌进县衙后巷时,喉间只挤出半声呜咽。李毅接过染血的布条,扫了一眼“火起西南”,便将其塞入袖中,转身踏入巡城队列。
田埂上,丈量官正展开绳尺。泥土翻新,界碑初立。百姓围在十步外,有人交头接耳,有人攥紧锄头。李骁骑马立于队列前方,目光扫过人群,忽见三名壮汉从不同方向逼近丈量官,脚步沉而不乱,腰间鼓胀。
“列盾!”他一声令下,护卫队迅速合拢,木盾相接,将丈量官护在中央。人群骚动,有妇人尖叫,孩童被推搡倒地。那三人未停,反加速冲来。为首者猛然抽出短斧,劈向绳尺木桩。
李骁跃下马背,一脚踹翻斧手,反手擒住其腕,拧身将其掼地。另两人已与护卫交手,刀刃出鞘,血光乍现。一名护卫颈侧中刀,踉跄后退,捂喉倒地。李骁怒吼一声,拔出腰间短剑,直刺第二人胸口。对方格挡不及,剑锋穿肋而入。第三人见势不妙,转身欲逃,被两名护卫扑倒按地。
“搜身!”李骁喘息未定,下令道。
搜出三枚蜡丸,封蜡完好,但触之微温。李骁捏碎其一,内无字笺,唯灰末簌簌。他凝视片刻,命人封存,随即清点伤亡:一人阵亡,三人重伤,五人轻伤。丈量官中有一人左臂被划开寸许伤口,血染袖袍。
“不是佃户。”李骁低声道,“是练家子。”
李毅此时赶到,蹲在俘虏身旁,掀开其衣领,露出锁骨下方一道陈年刀疤——形如弯月。他不动声色,挥手命人押走,转而走向李骁,低声:“北面昨夜有火光,三处暗哨皆报。这三人,是从林子里绕出来的。”
李骁点头:“你早料到了。”
“主谋未动。”李毅道,“他们在等我们先动手。”
---
县衙正堂,气氛凝滞。王氏族老王承业端坐右首,面无表情。其余士族代表或低头抚须,或闭目养神,无人开口。李震立于堂前,手中握着一份账册,纸页泛黄,边角磨损。
赵德出列,展开一卷文书:“据查,王氏旁支王承业名下,登记田产八十亩。然近五年税粮缴纳,均按三百六十亩计。差额二百八十亩,去向不明。”
堂下有人轻咳,有人挪动座椅。
赵德继续:“青牛县近三年旱涝交替,赋税减免三成。然王承业所辖佃户,租额反增两成。有七户因无力缴纳,田产被‘抵债’归其名下。此七户原耕之田,未入官册。”
王承业睁眼:“荒谬。我族田产皆有契书,官府可查。”
“契书确有。”李震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所有杂音,“但契书所载田亩位置,与实际耕作地块不符。西南三里坡那片洼地,标为‘荒废无主’,实为王家暗垦。昨日前去丈量,桩未立稳,便遭围攻。”
他将账册掷于案上:“三百六十亩,缴的是三百六十亩的税。可你报的,是八十亩的田。多出的二百八十亩,是谁在耕?谁在收租?谁在转嫁赋税给旁人?”
王承业脸色微变,仍强辩:“此乃家族自治,与新政无关。”
“无关?”李震冷笑,“昨日上午,你派两名家丁,向十名流民每人发铜钱三十枚,命其午后赴田埂‘讨说法’。钱从何来?账在哪?”
堂内骤静。
李瑶此时从侧门走入,手中捧着三份文书:一份脚夫记录,标出三人姓名;一份药铺转手账,显示王宅账房采购迷苓草等药材;第三份是俘虏口供,供认受“王老爷身边人”指使,混入人群制造混乱。
她将文书递予赵德。赵德当堂宣读:“王承业,指使家奴王七、王九,雇人闹事,煽动民变,勾结外来死士,意图阻挠清丈。证据确凿。”
王承业猛地站起:“血口喷人!你们构陷士族,只为夺田!”
“夺田?”李震目光如铁,“你瞒报二百八十亩,偷逃赋税七年,转嫁负担于贫户,逼人卖儿鬻女。这才叫夺田。今日清丈,只为还耕者以公道。”
他环视众人:“本官再申明一次:新政只清隐田,不夺自耕农一亩地。凡主动申报隐田者,三年内减免赋税三成。若拒不申报,一经查出,田产充公,人押入狱。”
堂下士族面面相觑。有两人交换眼神,缓缓起身。
其中一人拱手:“李大人,我族名下确有未报之田,约一百二十亩。愿即刻补录官册,听候处置。”
另一人紧随其后:“我亦有隐田九十余亩,今愿自首,请宽宥。”
李震点头:“准。即刻登记,减免赋税。”
王承业怒极,拍案而起:“你们竟向暴政低头?祖宗基业,岂能任人宰割!”
“祖宗基业?”先开口的士族冷笑,“你瞒田偷税,连累我们全体被查。若非李大人留余地,我等皆要陪葬。你才是祸根!”
堂内议论声起。几名原本沉默的士族陆续表态,愿配合清丈。王承业孤立无援,脸色铁青,却再无人附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