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改良盐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晨光落在盐矿口的碎石上,映出昨夜巡更留下的脚印。李瑶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撮土,又翻开账册最后一页的记录:三百一十七斤。她合上册子,眉头未松。
这数字已连续五日未变。
她起身朝祠堂走,途中经过东侧岗哨,山猫正带人更换铃索。两人目光相接,李瑶点头,山猫抬手按了按刀柄,未语。盐矿如今守得牢,可产不出盐,守得再严也无用。
祠堂内,李震正在查看沙盘。流民安置区的木屋已连成片,但粮仓标记处的红线仍停在“一月之需”。他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李瑶,便问:“昨夜又没满额?”
“三班倒,人轮着歇,盐却上不去。”她将账册递上,“矿脉浅了,往下挖全是硬岩,铁镐损得快,出盐反而少。”
李震手指轻敲沙盘边缘。他知道这局面迟早会来。盐矿靠人力深挖,终有枯竭时。他问:“可有他法?”
李瑶取过炭笔,在沙地上划出两块相连的方格。“不必只靠挖。”她说,“我们引水进来,晒。”
李震目光落在那两格之间。
“滩涂晒盐,靠日光蒸发卤水,留下盐晶。”她指着左边方格,“先挖蒸发池,引溪水入池,晒浓成卤;再流入这边结晶池,继续晒,盐自己析出来。”
李震盯着沙地,片刻后用笔圈住结晶池一角:“雨天呢?”
“可搭棚。”她答,“眼下先试小池,若成,再扩。”
李震搁下笔。守矿已稳,人力可用。与其耗在硬岩上,不如换条路。
“今日就动。”他说,“你主事,要人要物,开口便是。”
李瑶点头退出。半个时辰后,她带着二十名流民到了东南河滩。此处原是干涸溪道,沙土泛白,踩上去有细微裂响。她命人用竹竿丈量,划出十个长方区域,每池丈二见方,彼此以土埂相隔。
“先铺底。”她下令。
流民抡镐掘土,但沙层松散,刚挖出的池壁转眼塌陷。一名老农蹲下抓了把泥,摇头:“这土抓不住水。”
李瑶蹲下细看。土色灰白,捏之成粉,确难蓄水。她想起矿洞废弃的黏土堆,立刻派人去运。
黏土运到后,众人一层层铺平,再以石夯压实。接着在上面撒碎石,再次碾压。底层防渗,中层固形,表层平整。三道工序做完,池底已显坚实。
引水是下一步。溪流在上游半里处,落差不足,无法自流。李瑶命人拆了矿洞废弃的竹管,一段段削口对接,用草绳捆紧,从溪边斜埋入土,做成暗渠。水流缓缓渗入首池,未见渗漏。
第一个池子注满时,已是申时。浅水映着日光,波纹微动。李瑶伸手入水,温度尚可。她记下时间,命人封住池口,静待蒸发。
当晚,她在祠堂复盘流程,李震站在一旁听。说到黏土层厚度时,她抬眼:“若下次用石灰混土,或许更防渗。”
李震未应,只道:“明日再扩两池。”
次日清晨,李瑶带人开挖新池。刚动工,北风骤起,黄沙扑面。刚铺好的黏土层被吹出沟壑,碎石移位。众人掩面避风,工程停滞。
风歇后,苏婉来了。
她身后跟着十多个妇人,每人肩挑竹筐,筐里是盐蒿、碱蓬,根部裹着湿泥。她走到池埂边,蹲下将一株盐蒿栽入沙土,压实。
“风沙大,得固土。”她说,“这些草耐盐耐旱,根扎得深,能护池边。”
李瑶蹲下看那株刚栽的碱蓬,茎叶灰绿,根系盘结。她问:“能活?”
“活。”苏婉点头,“我拌了草木灰和粪肥,土里养分够。根发褐,茎有韧劲,就能活。”
她教众人辨苗:“根白茎脆,死;根褐茎韧,活。”
妇人们依言栽种,一株株耐盐植物沿池埂排开。苏婉又命人将植物带布局改成曲折“Z”形,风道被截,挡风效果更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