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百花魁首遴选 1(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虎学:从斑纹到王字》最新章节。

刘苏还记得父亲当时说的话,浑浊眼瞳里闪过的精光:“鱼龙帮那位闭关多年的老怪物若得此草,出关之日便是西川多出一位大能之时。”

后来他对鱼龙帮的底细知晓愈深后,却也不过是暗自揣度:所谓“大能”,非宗师不能当之罢了……

刘苏揉了揉发僵的腕骨,目光落在解答题首行朱砂批注的“境界划分”四字上,嘴角不禁扬起玩味的弧度。

关于境界的划分,世间流行的体系便有几十种,皆有其独到见解。

然万剑山一脉的修行体系,却是与众不同,自成一派。

自数千年前万剑山老祖,创出《万剑迷踪》后,这以幻剑数量论高低的体系便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代万剑山子弟神魂之中。

初入学府时的剑山实录:书中描写到剑山千仞绝壁上剑气纵横,从最底端稀疏如星子的剑痕,到云雾深处密如蛛网的幻剑残影。分明便是活生生的境界图鉴。

教课老师说过:“剑士执百剑如执灯烛,剑修掌五百剑若掌流萤,待你见得某位大能挥手化出千剑星河,那便是剑豪莅临了。”

墨迹在宣纸上层层晕染。

其一者,万剑迷踪体系:

剑士之境,谓之百剑藏锋;

剑修之境,唤作五百剑惊鸿;

剑豪之境,已是千剑遮云之势;

剑师之境,更是四千剑覆雨之威;

山君之境,七千剑出,可撼山岳。

至于那传说中的剑仙之境……刘苏手中狼毫忽地一顿。

去岁隆冬,天桥说书人那惊堂木一响,犹在耳畔——“但见那剑仙袖袍翻飞,万千幻剑如银河倒悬,剑气纵横间,群峰百年积雪竟瞬息消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继而刘苏落笔写道:“体系殊途”四字。

所读蓝侠客游记:蓝先生至西川南部的经历——云梦泽的摆渡老者撑着竹篙,篙尖在水面划出的涟漪竟暗合某种境界韵律。

二者以“泽渡”论修为深浅,老者当时指着漫天水雾笑道,“初入道者称蜉蝣客,大成者唤作吞舟君。”

刘苏收敛心绪,笔尖悬在“武学七品”四字上方微微颤动。

这个由千余年前学道大儒创立的体系,据说源于某个月夜对星象的顿悟。

刘苏仿佛看见那位青衫文士独坐观星台,将漫天星辰化作七重天阶的模样。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夜幕时,青铜鼎上已镌刻下流传千古的品阶纲要:

七品曰匠,百炼钢成绕指柔。昔年小巷铁匠张三打铁四十年,某日忽觉手中铁锤轻若鸿毛,七十二路开山锤法信手拈来,铁锤过处竟不沾片叶——此乃武学化境之始。

六品名气,恰似去岁目睹不知名剑客演练“流云剑气”时的场景。那位总是醉醺醺的中年并指为剑,三丈外烛火应声而灭,剑气却未伤及灯罩分毫。

后来刘苏才明白,这便是典籍中记载的“气如臂使,收发由心”。

五品谓法,摘叶飞花皆成文章。写到这里,少年眼前浮现出城中酒楼那位红衣女掌柜。

见她素手轻扬,指尖跃动的火苗竟将铜壶烧得通红,壶中冰水沸腾时,檀木桌案却无半点焦痕。这种对天地元气的精微操控,正是踏入法则之境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