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百花魁首遴选 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虎学:从斑纹到王字》最新章节。

“功名看气概,富贵观精神”这句古语,在今日这场特殊的遴选中将得到了生动诠释。

四品称宗,可效仿古时英豪开宗立派。

去年秋狝时遇见的素衣修士,三昼夜不眠不休为伤民诊治,银针起落间竟在医帐内凝出法相虚影——此等精气神浑然如铸的境界,方称得上宗师气象。

论至“三品入道”时,刘苏忆起父亲讲述的往事:

二十年前漠北狼王闭关数载,出关那日周身积雪未落便化作绕体游龙。据说这是武者打破肉身桎梏后,天地元气自发护体的征兆。

正如典籍所载“举手投足皆含道韵,吐纳呼吸自成周天”。

最玄妙的当属二品返真。某本江湖异闻录的记载:

某次青城论剑,群雄为争夺剑谱杀红眼时,正是个烹茶老仆以竹帚作剑,轻描淡写划出百丈剑壑分隔众人。

此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恰是返璞归真的写照。

当刘苏写到“一品谓仙”时。

记得学堂老师讲述的故事:百年前有位神秘剑客独闯秦国皇宫,禁军统领的五千甲士只见月光如瀑,待回过神来,那人早已取走镇国玉玺,宫墙上唯余一道横贯百丈的玄妙剑痕。

最后一笔落下时,香恰好燃至根部。刘苏轻抚着宣纸上并排的两种体系,突然明悟万剑山为何坚持独有标准。

昔日的同乡学长,吹嘘自己能操控几十幻剑,按武学划分当属六七之间。但在万剑山体系中,不过是个刚摸到幻剑门槛的剑士罢了……

遴选分两场,上半场笔试,下半场面试。

午休后,刘苏踏过学庙门槛的瞬间,青玉地砖沁出的凉意顺着脚底爬满全身,方才被烈日炙烤的后颈顿时激起细密的颤栗。

他抬眼望向穹顶——九重藻井中央悬着的青云剑周身剑气荡漾,将午后骄阳滤成星星点点的银屑,落在紫檀案几上宛如撒了把碎玉。

张书澈执卷立于堂前的身影。

“诸君可闻过东林山的蝉?”嗓音带着金石相击的冷冽,指尖抚过左手的案卷:“去年的蝉鸣声里混进了鸣冤鼓的闷响。”

刘苏桌案上浮现出去年盛夏传遍剑山的邸报——那份浸着血色的文书上“张氏伏法灭门”六字朱批艳得刺目。

去岁,一场震动全山的问剑弊案撕开了盛世帷幕。

世人所见不过舞弊,却不知此案牵连外邦谍网,暗藏倾覆国本之祸。

案起东林某乡张氏。那张家公子才能与刘苏当在伯仲之间。

然这少年郎君心性未定,遴选考试只得第二,寒窗九载终成泡影。

坊间传言,放榜那日有人见他在学院照壁前仰天狂笑,将满纸锦绣文章撕作漫天飞雪。

精气如烟散尽,张郎憔悴支离,未及半月光景,便化作一缕离魂。

七月中旬,张父怀揣三封密信直闯剑城相府登闻鼓。

信中墨迹赫然是主考官笔迹,更有奇珍异宝的贿单为证。

张父以血书状,字字泣血:“天理昭昭,何忍明珠蒙尘!”

剑城哗然,百姓联名请愿,茶楼酒肆间张郎冤的戏文昼夜不息。

终是刑部青天包正查明真相,率剑修一百围了甄府,地道暗格获得谍报密文。

原来外邦细作早盯上这丧子疯翁,假扮游方术士接近,以“为子复仇”为饵步步诱之……

王伯光简要陈述案件性质与判决结果后,将满腔情思和盘托出,似春风拂面,真挚而热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