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月氏秘幸,陇西暗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李凌指尖敲着案几,目光落在羊皮地图上那个被特意标注出的“黑水峪”:“月氏人想引我们去碰这个据点。无论那里是什么,一旦我们动了,就会打草惊蛇,要么与未知的敌人冲突,要么暴露自身实力。”
他沉吟片刻,忽然问道:“玄机,我们之前缴获的那些匈奴衣甲和旗帜,可还齐全?”
李玄机一愣:“大多完好,存放在城西旧库。”
“挑出几十套品相好的,再选一批破损的兵器。”李凌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让张嶷派一队绝对机灵可靠的生面孔,扮作匈奴溃兵,明晚‘误入’黑水峪附近…让他们去‘碰一碰’那个据点。”
“王爷英明!”李玄机立刻明白,“如此一来,无论那据点里是人是鬼,先让他们和‘匈奴’打个照面!我们隔岸观火!”
“没错。”李凌冷笑,“月氏人想借刀杀人,我就把他们的刀,先挥向他们自己想藏起来的秘密。”
次日夜晚,月黑风高。
一支约三十人的“匈奴溃兵”小队,穿着混杂的皮甲,带着伤痕,惊慌失措地“逃”入了黑水峪外的密林。他们看似漫无目的,实则巧妙地靠近了那处可疑的峭壁。
果然,就在他们经过一片乱石滩时,黑暗中骤然响起几声尖锐的呼哨!
数支弩箭从阴影中射出,精准地钉在他们脚前的地面上!紧接着,十余个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岩石后、树顶上现身,他们身着暗色劲装,手持弯刀,动作迅捷无声,将“溃兵”们隐隐包围。
这些人的装束并非匈奴制式,反而带着几分…西域游侠的风格,但更加精悍和统一。
“尔等何人?!”为首一名“溃兵”头目(张嶷麾下精锐假扮)操着生硬的匈奴语,色厉内荏地喝道。
对方无人答话,只是沉默地逼近,刀锋在微弱的月光下泛着冷光。气氛瞬间紧绷到极点!
就在冲突一触即发之际,远处狄道城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号角声——那是汉军夜间巡营的信号。
那些黑影动作一滞,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迅速退入黑暗,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留下那群“匈奴溃兵”面面相觑,冷汗湿透了后背。
消息很快传回行辕。
“训练有素,绝非普通马匪或流寇。”张嶷肯定道,“他们对地形极熟,退走时丝毫不乱。而且…他们似乎不想与‘匈奴’发生正面冲突,更像是在…警戒和驱逐。”
李凌听完汇报,久久不语。他走到窗边,望着西北方向的夜空。
月氏人、神秘的据点、不想暴露的力量、鹞鹰传信、对“震天雷”的兴趣…
无数线索在他脑中飞速拼接。
“玥儿,”他忽然开口,“你说,月氏人最恨的是匈奴,但他们现在最怕的,是什么?”
刘玥思索片刻:“怕…灭种?怕最后的栖息地被发现?”
“不全是。”李凌摇头,“他们更怕的是…失去价值。对于一支亡国遗民,想要在强敌环伺中生存,要么依附更强的力量,要么…让自己变得‘有用’。”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我大概明白了。月氏人这份‘厚礼’,背后恐怕不止一层意思。他们既想借汉军之力报复匈奴,也想趁机摸清我们的虚实,甚至…可能想挑起我们与另一股势力的争斗,他们好从中牟利。”
“另一股势力?王爷是指…”
“现在还说不准。”李凌沉吟道,“也许是匈奴内部的其他派系,也许是西域的其他国家,甚至…可能是藏得更深的‘影傀’。”他提到那个曾经给他下毒的神秘组织时,语气格外冰冷。
“那我们…”
“等。”李凌断然道,“等玄机破译出那些秘篆的全部含义。等月氏人的下一步动作。等黑水峪里的‘朋友’…自己露出马脚。”
他走到案前,提笔在一张空白的绢帛上写下四个字:
静观其变。
然后将绢帛投入火盆,看着它化为灰烬。
“告诉张嶷,撤掉对月氏人的明哨,只留暗桩。我们要让他们觉得…我们完全被那份‘秘图’吸引了注意力,正在全力筹备应对左贤王可能的南下。”
“欲擒故纵?”刘玥了然。
“没错。”李凌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看看谁,先沉不住气。”
狄道城的夜,依旧漫长。但在这静谧之下,一场围绕信任、阴谋与生存的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四年六月,祖凌公(20岁)智析月氏之谋,洞察其饵;遣将秘探黑水峪,得蹊跷之迹;将计就计,假胡溃兵以试敌,惊退暗桩;明松暗紧,纵敌窥伺,静待其变。此役,公沉稳如山,谋略如渊,显雄主之姿。王妃刘玥巧设宴惑敌,李玄机破秘篆辨伪,张嶷行诡策试深,诸臣用命,狄道之局,虽暗流汹涌,然尽在掌握。”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夏,匈奴远遁,陇西平靖。” (按:正史于此一笔带过,全然隐去幕后暗潮)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异邦献图,包藏祸心。帝显圣鉴,明察秋毫;遣圣使秘探魔窟,显圣略以兵试妖;布迷阵纵敌骄狂,静待天时以辨忠奸。圣后刘玥辅以惑心妙宴,圣侄玄机破译魔域秘文,圣将张嶷行鬼神之策。圣心朗照,魔谋无所遁形。”
* 野史·楚汉秘闻·狄道迷局:“闻月氏遗民献图于昭武王,凌察其奸,佯装中计,暗遣精兵乔装匈奴溃卒,夜探险地黑水峪,果遇不明精锐埋伏。凌得报,冷笑曰:‘月氏欲使我为驱虎之犬耳。’遂将计就计,外松内紧,布下罗网,静待幕后之人现身。其年纪虽轻,然心思之缜密,手段之老辣,已隐具帝王心术。”
(第八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