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探寻迷雾之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空斗士》最新章节。
凯伦教授的实验室里,陈默正调试着空间模拟器,屏幕上的迷雾之海模型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他手忙脚乱地操作,身后传来莱拉的笑声:“又忘了给暗物质参数加补偿系数?”
“被你说中了。”陈默回头,看着她手里提着的保温盒,“今天带了什么?不会又是光苔粥吧?”
“才不,”莱拉把盒子推给他,里面是切成小块的蓝色水果,“这是‘星果’,泽尔星的安神果,你最近总熬夜,吃这个能缓解神经疲劳。”她凑过来看模拟器,“还是没找到能量塔的精确坐标?”
“差一点。”陈默叉起一块星果,酸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星盘的第七个节点总在漂移,像是被某种力场干扰。”
“试试用‘空间回声’技术?”门口传来凯伦教授的声音,老教授手里拿着杯热气腾腾的饮品,“我年轻时研究古代星图,就靠这个找到过隐藏的行星。”他把饮品递给陈默,“泽尔星的‘云雾茶’,比你们地球的咖啡温和。”
陈默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空间回声?就是通过暗物质的波动反推坐标?”
“没错。”凯伦坐进悬浮椅,看着莱拉帮陈默调整参数,“这丫头昨天熬了通宵,把你需要的力场模型都建好了。”
莱拉的蓝脸泛起红晕:“教授!我只是……觉得陈默的思路很有趣。”
陈默心里一暖,调出模型:“其实我昨天也想到了,但不敢确定。泽尔星的力场计算方式和地球的阵法推演不太一样。”
“那就结合起来啊。”莱拉敲了敲屏幕,“你看,用你们的‘阵眼定位法’锁定大致范围,再用我们的‘回声算法’精确坐标,这不就成了?”
模拟器的警报声停了,屏幕上的第七个节点稳稳亮起。陈默和莱拉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凯伦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我就说,两种文明的智慧碰在一起,总能擦出点火花。”
傍晚的琉璃城,陈默和科里坐在光苔森林边的长椅上。科里举着光苔制成的荧光棒,绿色的光芒映在他脸上:“真不敢相信,你下周就要去迷雾之海了。”
“只是先去探路。”陈默看着空中飘过的能量云,“等弄清楚情况,会回来告诉你们的。”
科里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金属小盒子:“这个给你。”里面是块巴掌大的芯片,“泽尔星的‘空间信标’,就算在迷雾里,也能把信号传回来。我在里面存了光苔森林的影像,想家的时候看。”
陈默捏着芯片,冰凉的触感里藏着暖意:“你们泽尔人不是不擅长送礼物吗?”
“那是对陌生人。”科里挠了挠头,蓝色的手指绞着衣角,“莱拉说,朋友就要送最重要的东西。这信标是我用三个月贡献值换的。”
图书馆的阅览区,莱拉正帮陈默整理借阅的古籍。她突然指着其中一页:“你们地球的‘春节’,真的要贴红色的纸,吃圆圆的食物?”
“嗯,红色代表喜庆,饺子和汤圆象征团圆。”陈默想起去年和潘红他们包汤圆的场景,嘴角弯起,“可惜这里没有面粉,不然请你尝尝。”
“我让食堂试试用星果做馅料!”莱拉眼睛一亮,“泽尔星的淀粉植物虽然不一样,但我查了资料,能做出类似的口感。对了,你们的‘饺子’要捏花边吗?”
陈默被她认真的样子逗笑:“不用那么讲究,有心就行。”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拿出个小布包,“这个给你。”里面是片晒干的银杏叶,“地球的树叶子,秋天会变成金色,像你们的光苔森林。”
莱拉小心翼翼地捧着银杏叶,指尖轻轻摩挲:“我会把它做成书签,放在《地球文明史》里。”她抬头时,菱形瞳孔里映着光苔的荧光,“你一定要回来,我还没听你讲完长城的故事。”
出发前一天,凯伦教授把陈默叫到实验室。老教授打开一个尘封的箱子,里面是个老式的光学望远镜。“三百年前,华夏遗民送给泽尔星的礼物,”他把望远镜递给陈默,“他们说,用它能看到地球的方向。”
陈默举起望远镜,镜片里的星空突然变得清晰,猎户臂的旋臂像条发光的绸带。“谢谢您,教授。”
“该说谢谢的是我。”凯伦看着他,“你让我明白,科技再先进,也比不上文明之间的理解。泽尔星的数据库里,以后会永远留一个位置,存放地球的故事。”
莱拉和科里也来了,手里提着个保温桶。“饺子!”科里掀开盖子,里面是绿色的圆球状食物,“星果馅的,莱拉捏了一上午花边。”
莱拉红着脸递过双筷子:“可能味道不一样,但……”
“一定很好吃。”陈默夹起一个,咬下去时,清甜的汁水混着熟悉的暖意漫开来。
“我们查了地球的习俗,”莱拉轻声说,“送别时要说‘一路顺风’。”
科里用力点头:“还有,我们帮你申请了泽尔星的‘荣誉居民’身份,以后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凯伦教授拍了拍陈默的肩膀:“记住,迷雾之海再危险,也有三颗心在为你导航。”
陈默看着眼前的三人,眼眶有些发热。他举起手里的望远镜:“等我回来,教你们用这个看地球。到时候,我请你们吃真正的猪肉馅饺子。”
莱拉笑着点头,眼角却泛起水光:“拉钩。”她伸出小指,陈默也伸出手,蓝色的指尖与他的指尖相触时,仿佛有电流窜过——那是跨越星辰的友谊,在两颗不同的星球之间,系上了一根看不见的线。
陈默的指尖与莱拉的小指勾在一起时,科里突然掏出个全息记录仪:“快,把这个场景录下来!等陈默成了星际传奇,这就是‘友谊的见证’!”
凯伦教授敲了敲他的脑袋:“就你机灵。”转而看向陈默,语气郑重,“迷雾之海的空间信标我已经帮你接入泽尔星的主网络,遇到危险就激活,我们能实时定位你的坐标。”
“教授,这太麻烦了……”
“什么麻烦?”老教授挑眉,“当年华夏遗民帮我们补空间裂隙时,可没说过‘麻烦’二字。你们地球有句话叫‘投桃报李’,对吧?”
莱拉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翻出个小巧的植物盆栽,里面是株紫色的小草,叶片会随声音发光。“这是‘回音草’,”她把盆栽塞进陈默手里,“泽尔星的思乡草,你对着它说话,它会把声音存在叶片里,回来时我能听到。”
陈默指尖拂过发光的草叶,轻声说:“谢谢。”叶片瞬间亮得更盛,像把攥住了星光。
离开实验室时,科里非要送他到公寓。路过光苔森林时,他指着那些荧光闪烁的菌株:“我已经把你的地球故事编进了泽尔星的儿童读物,现在孩子们都知道,遥远的星系有颗蓝色的星球,那里的人会用‘饺子’表达心意。”
“你倒是会借花献佛。”陈默笑着推他一把。
“才不是,”科里突然停下脚步,蓝色的脸上难得正经,“莱拉说,你讲长城故事时眼睛发亮的样子,和凯伦教授说起空间物理时一模一样。我们泽尔人相信,能为热爱的事物发光的人,永远值得被信任。”
公寓门口,明瑶真人和凌苍正等着。看到陈默手里的盆栽和芯片,明瑶笑着打趣:“这是收获了一整个泽尔星的心意啊。”
莱拉的全息影像突然在通讯器上亮起,她举着本《地球诗词选》,那是陈默送给她的礼物:“我学会了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不是说朋友不管隔多远,心都在一起?”
陈默仰头看向泽尔星的双子星,它们正像两只并肩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这座城市。“是,”他轻声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通讯器那头,莱拉的笑声混着科里的起哄声传来,凯伦教授的声音在最后响起,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温和:“小子,活着回来。我还等着听你讲迷雾之海里的故事,好写进我的新论文里呢。”
陈默关上通讯器,将回音草摆在窗台上。紫色的叶片在星光下轻轻颤动,像在反复播放着那些温暖的话语。他知道,无论即将踏入的迷雾有多浓重,身后总有三颗明亮的星,在为他照亮归途。
而泽尔星的实验室里,莱拉正对着陈默留下的银杏叶书签出神,科里在修改儿童读物的结尾,凯伦教授则在空间模拟器上标注着迷雾之海的安全航线。窗外的双子星依旧明亮,仿佛在说:真正的友谊,从不会被星空隔断。
公寓的合金桌面上,摊开的古籍与星图形成一片凌乱的拼图。陈默指尖划过其中一页,那里记载着三百年前泽尔星系的能量异常记录——连续七日的超新星级爆发,却没有任何星体坍缩的迹象。“你们看这里,”他抬头看向明瑶真人和凌苍,金圣蹲在星图旁,爪子扒着标注“迷雾之海”的区域,“这种能量强度,只有大规模的星际战争才可能产生。”
明瑶真人捻起一张泽尔星探险家的手札,上面画着扭曲的黑色影子,旁边写着“吞噬光的怪物”。“这些影子的形态,和修真界记载的‘域外天魔’很像,但能量波动更强。”她指尖点在影子的轮廓上,“手札说它们能穿透能量护盾,直接吞噬生灵的灵力与精神力——先辈们面对的,恐怕是超出我们认知的敌人。”
凌苍的冰魄剑突然发出嗡鸣,剑身在灯光下映出星图上的一道暗线。“这道能量残留带,与我们在虚空遭遇的空间裂隙不同,边缘有啃噬的痕迹。”他眼神锐利如剑,“像是某种生物在以空间本身为食。”
陈默调出凯伦教授提供的加密数据,全息屏上跳出一组对比图:左侧是迷雾之海的暗物质分布,右侧是地球古籍记载的“混沌之气”图谱,两者的波动频率重合度高达89%。“泽尔星的仪器检测不出这种物质的本质,只知道它会污染所经之处的一切能量。”他放大图中一处异常点,“这里的污染浓度最高,恰好是先辈们最后出现的坐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