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救援(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东晋风华》最新章节。

下邳城南,泗水码头。

时近黄昏,残阳将河水染成一片殷红,如同预示着什么。数艘快艇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入码头,船身吃水颇深,显是经过了长途疾行。船帆迅速落下,身着深蓝劲装、臂缚“碧涛”徽记的士卒们敏捷地跃上岸边,虽面带疲惫,但眼神锐利,动作井然有序。

为首一人,正是谢玄。他一身轻甲沾满水渍,发髻被河风吹得有些散乱,但腰背挺直,目光如电,扫过码头四周,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色。他奉陆昶之命,率“碧涛”营最精锐的五千士卒,凭借对水文的熟悉和快艇的灵活,冒险穿越燕军稀疏的水上封锁线,意图南下联络广陵,寻求援军或至少获得补给,并伺机袭扰慕容垂漫长的后勤线。

然而,他双脚刚刚踏上坚实的土地,前来迎接的徐州长史韩雍带来的第一个消息,就如同一盆冰水,当头淋下。

“谢将军,你可算到了!”韩雍快步上前,脸色比天色还要阴沉,也顾不上寒暄,压低了声音急道,“郗使君…郗使君他昨日已亲率两万兵马,北上救援郯城去了!”

“什么?!”谢玄脸色骤变,一把抓住韩雍的手臂,力道之大,让韩雍微微蹙眉,“已出发多久?走的哪条路?韩长史,你为何不劝阻?!”他一连三问,语气急促,显是心中震惊至极。

韩雍满面苦涩,顿足长叹:“已出发近一日辰光!走的是经武原北上的官道!我…我岂止是劝阻,几乎是以头抢地,苦谏不休啊!奈何使君他…他认定前日收到的情报属实,认为燕军攻城受挫,士气低落,正是里应外合、破敌解围的天赐良机!加之他忧心陆府君与将军您的安危,建康方面,王右军等人又有书信询问催促…多重压力之下,使君他…他听不进逆耳之言啊!”

谢玄松开手,踉跄后退半步,闭目深吸了一口带着河水腥气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慕容垂用兵的风格、郯城外那看似松懈实则暗藏杀机的包围圈、以及那恰到好处“溃退”的燕军偏师…种种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围三阙一,佯装溃退,示敌以弱…这分明是标准的、再经典不过的围城打援之策!慕容垂的目标,从来就不仅仅是郯城,而是任何敢于来援的军队!郗愔此去,简直就是领着两万将士,直奔慕容垂精心布置的修罗场!

“韩长史,”谢玄猛地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冰寒,“郗使君此行,必中埋伏!慕容垂用兵,绝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地点很可能就在武原以北,那片利于设伏的山谷地带!我们必须立刻救援,迟则…两万徐州子弟,恐全军覆没!”他声音沉痛,带着不容置疑的断定。

韩雍何尝不知其中风险,他面露难色,几乎带着哭腔:“谢将军!我岂能不知凶险?然…然下邳兵力空虚,能动用的兵马已不足万,且多为步卒,如何救援?此刻出发,步卒如何追得上已行军一日的部队?追之不及,救之无力啊!”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这位老成持重的长史。

谢玄的目光却陡然锐利起来,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他的视线扫过码头停泊的、属于“碧涛”营的快艇,扫过身后虽经长途跋涉却依旧眼神坚定、沉默待命的五千精锐,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称疯狂的救援计划,在他脑中瞬间成型。

“步卒确然不及,但我有‘碧涛’营!有城中所有能跑的马!”谢玄语速飞快,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在韩雍心上,“请长史立刻行动,将城中所有马匹,无论是战马、驿马,乃至各级将吏的乘马,全部集中!我要五千轻骑,一人双马!”

“五…五千?还要双马?”韩雍惊得几乎跳起来,“谢将军!城中马匹搜刮干净,能凑齐四千匹已是极限,何来双马?况且,一人双马,这…”

“正因马匹不足,才需双马轮换,不惜马力,全速驰援!这是唯一能追上、并可能扭转一丝战局的机会!”谢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再请长史即刻发动民夫,砍伐树枝、荆棘,越多越好,捆扎成束,每名骑兵务必携带至少两束!”

韩雍先是一愣,随即看着谢玄那决绝而充满智慧的眼神,猛地明白过来,失声道:“将军是要…制造尘头,虚张声势,疑兵救局?”

“不错!”谢玄重重点头,走到码头边,随手捡起几根枯枝,在地上快速划动,勾勒出简易的地形,“慕容垂意在围点打援,其主力必伏于山谷,注意力全在郗使君身上,后方必然空虚!我率这五千轻骑,一人双马,挂树枝扬尘,伪作数万大军驰援之势,不与其纠缠,直冲其伏击圈侧后!不求歼敌,只求冲乱其前军阵脚,制造混乱,趁乱救出郗使君!”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韩雍,眼神中充满了恳切与不容退缩的决绝:“韩长史!此计行险,如同火中取栗!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救出郗使君、挽救部分将士性命的机会!请长史务必助我!下邳城防,就全权拜托您了!”

韩雍被眼前这位年轻将领的急智、胆魄和对战局的精准判断深深震撼。他深知此去九死一生,但那句“唯一的机会”和谢玄眼中燃烧的斗志,让他胸中一股热血也涌了上来。他重重抱拳,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好!谢将军既有此胆略,雍若再犹豫,枉为人臣!我即刻亲自去督办,就是拆了房梁当柴火,也要凑齐马匹树枝!半个时辰…不!两刻钟内,准保在北门齐备!”

“有劳长史!玄,代郯城军民,代郗使君,拜谢了!”谢玄深深一揖。

随即,他猛地转身,面对麾下刚刚上岸、尚未来得及休整的“碧涛”营将士,厉声喝道:“‘碧涛’营全体听令!”

“在!”五千精锐条件反射般挺直身躯,低吼应和,声音虽不大,却带着一股百战余生的锐气。

“卸下所有不必要的辎重,只带弓弩、环首短刀、三日干粮!准备换马疾驰,随我北上——救人!”

“诺!”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疑问,只有整齐划一的回应和迅速执行的行动。他们信任他们的将军,如同信任自己手中的刀。

下邳城内,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池塘,瞬间沸腾起来。韩雍展现了惊人的效率,郡守府吏员、留守军士全体出动,挨家挨户,甚至闯入官署马厩,征调所有能找到的马匹。百姓们听闻是去救援被困的郗刺史和徐州军,也纷纷牵出自家拉车驮货的驽马。同时,大量民夫被组织起来,冲向城外的树林,疯狂砍伐树枝,用绳索捆扎成巨大的拖曳物。

两刻钟后,下邳北门。

景象堪称壮观,又带着几分滑稽与悲壮。五千余名骑兵聚集在城门内外,马匹品类繁杂,高矮胖瘦不一而足,许多骑兵骑乘的甚至是平日里拉车的劣马。但每一名骑兵身后,都拖着两大捆用粗麻绳紧紧捆扎的、枝杈横生的树枝荆棘。

谢玄已换乘一匹较为神骏的青色战马,立于队伍最前方。他目光扫过这群仓促成军的“骑兵”,深吸一口气,没有多余的动员,只是举起手中的马鞭,指向北方,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简短的命令:

“开城门!全军——出发!”

“轰隆隆——!”

北门沉重的门闸被拉起,城门洞开。谢玄一马当先,猛地策马冲出!身后,五千骑兵轰然启动,万马奔腾,蹄声如同夏日连绵不绝的闷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更令人震撼的是,那五千捆被拖曳的树枝,在干燥的土地上疯狂摩擦、弹跳,扬起了铺天盖地的黄色尘烟!尘土冲天而起,如同一条巨大的黄色土龙,翻滚着,咆哮着,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北方席卷而去!

从远处望去,只见尘头蔽日,旌旗在烟尘中若隐若现,杀声虽不整齐,但汇合着蹄声、树枝摩擦声,也营造出一种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般的磅礴气势!

武原北麓,山谷伏击圈。

战斗已接近尾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谷底的情景,宛若人间地狱。晋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堵塞了道路,破损的旗帜、丢弃的兵刃、散乱的辎重随处可见。仅存的抵抗被分割成十几个小圈子,在燕军步骑的围攻下,如同风中之烛,迅速熄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