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魏州称帝(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称帝仪式结束后,李存勖在魏州设立临时皇宫,召开了第一次朝会。朝会上,他封郭崇韬为枢密使,掌军国大事;李嗣源为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统领全军;李存孝为邢州节度使,李存信为沧州节度使;赵烈则因献策有功,升为禁军都虞候,仍领亲兵队,随驾左右。
散朝后,郭崇韬留住了赵烈,两人来到枢密院的偏厅。郭崇韬拿出一张地图,铺在案上,指着郓州的位置说:“赵虞候,你之前说要奇袭郓州,我很赞同。郓州是梁军的粮道重地,朱友贞虽然有三万兵力,却分守在四个城门,防备松散。我们若派一支精锐,从黄河东岸偷渡,趁夜袭城,定能拿下。”
赵烈凑过去,仔细看着地图:“郭枢密使,末将觉得,偷渡时要选在月圆之夜 —— 夜里有月光,方便士兵行动,而且梁军以为我们不敢在满月时偷袭,防备会更松。另外,郓州城的西城门最薄弱,那里靠近黄河,城墙年久失修,我们可以从那里爬城。”
郭崇韬点点头,眼里满是赞许:“你说得对!我已经跟陛下请旨,让你跟着我一起筹备奇袭之事 —— 你熟悉黄河地形,又懂些战术,有你在,我更放心。”
“末将遵命!” 赵烈赶紧躬身,心里一阵激动 —— 能跟着郭崇韬这样的谋主做事,不仅能学到更多东西,还能为讨梁复唐出一份力。
接下来的几天,赵烈跟着郭崇韬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了五千精锐步兵,都是身强力壮、擅长爬城的士兵;又准备了攀爬城墙用的云梯、绳索,还有夜里照明用的火把;还派了斥候去郓州侦查,摸清了梁军的换岗时间和兵力分布。
李存孝听说要奇袭郓州,也来请战,想要亲自带队。郭崇韬却摇了摇头:“李节度使,你是陛下的猛将,适合正面战场。这次奇袭要的是隐蔽,不能让梁军发现,还是让赵虞候带一队敢死队先登,你带大军在黄河西岸接应,这样更稳妥。”
李存孝虽然有些不满,但也知道郭崇韬说得对,只好答应:“好!那我就在西岸等着,要是赵虞候需要支援,就放信号箭,我立刻带兵过去!”
出发前一天,李存勖召见了赵烈,赐给他一把新的长剑 —— 剑鞘上刻着 “定国” 二字,是宫廷工匠特意打造的。“赵虞候,” 李存勖拍了拍他的肩膀,“郓州一战,关系重大,能不能断了梁军的粮道,就看你们的了。记住,务必小心,活着回来。”
“臣,定不辱使命!” 赵烈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长剑,声音里满是坚定。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粮道,更关乎大唐的国运,他不能输。
四月三十,月圆之夜。赵烈带着五千精锐,乘着几十艘小船,从黄河东岸偷渡。夜色如墨,只有月光洒在河面上,泛着粼粼波光。士兵们都屏住呼吸,手里握着武器,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郓州城。
小船靠岸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赵烈带着士兵,悄悄摸到郓州西城门下。果然如斥候所说,西城门的守军只有一百多人,大多靠在城墙上打盹,只有几个哨兵在来回走动,手里的火把忽明忽暗。
“上!” 赵烈低喝一声,率先冲了出去。他手里的 “定国” 剑出鞘,寒光一闪,就砍倒了一个哨兵。士兵们也跟着冲上去,有的用云梯爬城,有的用绳索翻墙,动作迅速而隐蔽。
城墙上的梁军很快就被惊醒,他们没想到唐军会在夜里偷袭,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放箭,却被唐军的火把烧了箭楼;有的想关门,却被唐军的士兵死死抵住。赵烈带着敢死队,从城墙上杀下去,一路朝着郓州府衙冲去,手里的长剑染满了鲜血。
“唐军进城了!唐军进城了!” 梁军的士兵们大喊着,纷纷扔下武器逃跑。朱友贞正在府衙里饮酒作乐,听到喊声,吓得赶紧带着亲兵从后门逃跑,连印信都忘了带。
不到一个时辰,郓州就被唐军占领。赵烈站在郓州府衙的大堂里,看着案上的梁军粮册,心里一阵激动 —— 粮册上记载,郓州的粮仓里还有十万石粮食,足够唐军吃半年。他赶紧让人放信号箭,通知黄河西岸的李存孝大军进城。
很快,李存孝带着大军赶到,看到郓州已被拿下,高兴得大笑:“赵虞候,你真行!这下朱温的粮道断了,看他还怎么跟我们斗!”
赵烈笑了笑,心里却没放松 —— 他知道,拿下郓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朱温的反扑,还有更艰难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第二天一早,李存勖接到捷报,亲自从魏州赶来郓州。看着城头上飘扬的大唐旗帜,看着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李存勖高兴得拍着赵烈的肩膀:“赵虞候,你立了大功!等讨平朱温,我定要重重赏你!”
赵烈躬身道:“陛下,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末将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李存勖点点头,目光转向大梁的方向,眼神变得锐利:“朱温,你的死期,不远了!”
当天下午,唐军在郓州举行了庆功宴。宴会上,士兵们举杯欢庆,将领们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 拿下郓州后,唐军已经逼近大梁,接下来,他们要攻打汴梁,生擒朱温,完成复唐大业。
赵烈坐在宴席上,手里握着 “定国” 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想起了爹,想起了李克用,想起了所有为复唐牺牲的人。他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唐的复兴,已经指日可待。
可他不知道,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 李存信因为没得到奇袭的指挥权,心里不满,已经暗中派人给朱温送信,泄露了唐军的下一步计划。而朱温在大梁,也正在集结最后的兵力,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
夜色渐深,庆功宴的欢笑声渐渐平息。赵烈站在郓州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手里的 “定国” 剑泛着冷光。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百姓,也为了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