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金蝉脱壳之计(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

数日准备后,一份以司马光主导、吕陶领衔、多名台谏官联署的《乞裁定宗室禄赐以正礼法疏》终于呈递御前。奏章洋洋洒洒数千言,引经据典,数据详实,锋芒直指宗室弊政:

定礼制:强烈要求依《周礼》及本朝故事,严格厘定各等宗室在婚、丧、祭、生辰等各项用度及赏赐标准,严禁僭越,将“恩赏”纳入“礼制”轨道。

行减法:明确重申并具体化“五世亲尽,宜降等直至同庶姓”的原则,大幅削减远支宗室待遇。

重教化:主张削减浮费,兴办宗学,加强对宗室子弟的教育考核,对学行优异者方予量才录用,改变滥赏滥荫。

在司马光《乞裁定宗室禄赐以正礼法疏》呈递的次日,赵顼并未立即将其下发朝议,而是亲自携带着这份墨迹未干的奏章,再次来到了太皇太后曹氏所居的慈寿殿。

这一次,他的神情不再是之前的“请教”,而是带着一种凝重、委屈,甚至有一丝恰到好处的“烦恼”。

行过礼后,赵顼并未直接提及奏章,而是先关切地问候了曹太皇太后的起居,闲话片刻家常。

待气氛融洽后,他才轻轻叹了口气,将司马光的奏章双手呈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依赖:

“皇祖母,孙儿今日来,是有一件棘手之事,心中委决不下,特来请大娘娘圣断。”

曹太皇太后接过奏章,温和地问道:“官家如今已是九五之尊,何事如此为难?”

赵顼苦笑道:“正是前番与皇祖母商议的‘整肃宗室风气’之事。孙儿谨记大娘娘‘凡事依礼而行’的教诲,本意是令有司徐徐图之,拟定一个稳妥章程。

可谁知……唉,您看,这是资政殿学士司马光、知杂御史吕陶等人今日刚呈上的奏疏。”

曹太皇太后戴上眼镜,开始翻阅。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眉头渐渐蹙起。

奏章中那些“僭越礼制”、“赏赐无度”、“耗竭国用”的尖锐言辞,以及引经据典的激烈批判,显然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赵顼密切观察着她的神色,适时地在一旁用“无奈”的语气解释道:

“皇祖母,司马光此人,学问是极好的,性子也耿直,就是……就是言辞过于激烈,不懂转圜。

您看,他将问题说得如此严重,句句不离‘礼崩乐坏’,这……这要是传扬出去,天家颜面何存?宗室诸位叔伯兄弟,心中又该如何作想? 孙儿真是……真是投鼠忌器啊!”

这一步极其关键。 赵顼没有为司马光唱赞歌,而是先批评其“方式方法”,站在了“维护家族和睦与颜面”的立场上。这立刻赢得了曹太皇太后的共鸣。

曹太皇太后放下奏章,沉吟道:“司马光所言,虽是基于典籍,然……确实有失敦厚,易于激化矛盾。官家顾虑得是。”

赵顼见时机成熟,立刻话锋一转,但语气更加“委屈”和“焦虑”:

“可是皇祖母,司马光他们……他们占着‘礼法’的大道理啊! 他所引的,皆是《周礼》、《春秋》之义,驳无可驳。

如今奏章已上,朝野皆知。若孙儿因顾及亲亲之情而将其留中不发,或是稍作驳斥,外间必然议论,说孙儿‘徇私废公’、‘不重礼法’!

届时,不仅司马光这等清流会寒心,只怕天下士林也会非议孙儿……孙儿这个皇帝,难啊!”

这一步是“诉苦”和“绑架”。赵顼巧妙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夹在“家族亲情”和“士林公议”之间的可怜人。

他暗示:如果完全否定司马光,自己将失去士大夫的支持,损害“明君”形象;但如果完全照办,又会伤害宗室感情。他把这个“两难”的皮球,踢给了德高望重的祖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