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钱从何处来?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

治平三年十月下旬,福宁殿西暖阁。檀香袅袅,在空中盘旋,纠结、似有若无得香气中夹杂一丝苦涩的药味,弥散在每一个角落,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书桌上海州港的惊世蓝图,被“百万贯启动之资”这座冰山,死死冻结在冰冷的现实深渊之中。

曹太后端坐凤榻,枯指捻动佛珠的速度,比往日快了几分。精明的双眼深处,那震惊于太子宏图伟略的光芒早已褪去,只剩下一种被巨大财政深渊压迫的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她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韩琦、富弼、文彦博、曾公亮、蔡襄等重臣,最后落在太子赵顼身上。

那少年储君,玄袍玉立,身姿挺拔依旧,面容沉静如水,唯有那双眼睛里没有半点犹豫,仿佛像山涧里的溪流,看似平缓却暗藏韧性!

“钱……从何来?”

太后再次的诘问,依旧悬在暖阁冰冷的空气中,无人能答。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几乎要将所有人压垮之际——赵顼缓缓抬起头。他眼中那翻涌的暗流瞬间平息,化为一片沉静如渊、却又锐利如刀的!他踏前一步,对着太后与重臣,深深一揖。

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卷装帧古朴、却散发着陈旧墨迹与隐隐墨香气息的厚册!他双手捧册,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暖阁中:

“皇祖母!诸位相公! 海州港建造百万贯启动之资 ”

“并非无中生有! ”

“乃藏于”

他猛地展开厚册!册页翻飞,露出密密麻麻、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与名录!他指尖重重戳在册页顶端一行用朱砂批注的、猩红刺目的标题上——《大宋治平一年诸路僧尼、道士女冠名籍及寺观田产耗损总录》!

“天下僧尼、道士、女冠”

赵顼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冷静的、近乎残酷的揭露,

“总计五十二万七千六百三十一人! 较真宗天禧年间激增三倍有余!而这些还是登记统计在册的,那些没有度牒人还有几何? ”

“岁耗钱粮的数额”

他指尖划过一串冰冷的数字,“仅朝廷赐田免赋、度牒免役、赏赐供养折钱逾三百万贯! 此尚不计地方供奉、信众布施! ”

“寺观田产,挂靠田”

他翻动册页,指向一幅用细线勾勒的《大宋疆域田亩图》,其上大片区域被标注为“寺田”、“观产”,

“占天下民田十五分之一! 尤以汴京、杭州、苏州、成都等富庶之地为甚! 兼并之烈! 触目惊心!”

他猛地合上册页!那沉闷的声响如同重锤砸在每个人心头!

“此等,非佛门清净地!非道门修真所! ”

赵顼目光如电,扫过众人,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怒与痛心,

“此乃蠹虫之窟! 国帑之漏! 民田之蠹! 流民之源! ”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涌的情绪,声音恢复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海州港建设所需百万贯之资及目前朝廷留下欠额”

“应当取之于斯! ”

他再次探手入袖,取出一方用明黄锦缎包裹的物件!揭开锦缎——赫然是一方精铜铸造、鎏金錾刻、在烛火下熠熠生辉的 “户部度牒”印样! 印钮为盘龙,印面阳刻篆文“户部度牒”四字,古朴庄重,威严尽显!

赵顼双手托起这方铜印,如同托起一柄斩向积弊的利剑!声音斩钉截铁,字字千钧:

“革弊之策, 唯二字—— 度牒!”

他目光灼灼,环视众人,清晰阐述他的改革方略:

“一、废滥发!收专权! 自即日起! 废诸路转运司、州府、僧录司、道录院等私发度牒之权! 天下度牒, 尽归户部! 统一印制! 统一核发! 统一编号! 防伪如同盐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