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雪落有温(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龙盟》最新章节。
第一场雪降临时,瓦舍的烟囱比往日更忙碌些。老栓披着厚棉袄,蹲在灵田边的草棚里,往火塘里添着灵田秸秆,火苗舔着铁锅,锅里的腊八粥咕嘟作响,混着糯米、红豆、灵田新米的甜香,漫过田埂,钻进每间瓦房的窗缝。
“陛下,这粥得再熬半个时辰,灵谷的米性沉,得慢慢炖才出味。”老栓用长勺搅了搅锅里的粥,白汽腾得他满脸都是,“去年在云关守城时,哪敢想今年能守着热粥看雪。”
玄昭站在草棚外,望着雪花落在灵田的残茬上,簌簌有声。护朝营的修士们正忙着给流民的瓦房加固屋檐,赵武踩着梯子,用龙纹铁钉钉住松动的瓦片,雪花落在他汗湿的脖颈里,他却浑然不觉,只咧着嘴喊:“都搭把手!把那捆稻草递上来,给窗缝塞严实点!”
西边的织坊里,林月带着几个妇人赶制棉衣,织机的咔嗒声混着笑语。她们用灵田棉花纺的线,织出的布格外厚实,针脚里还缝进了淡淡的龙气——李砚说这叫“暖龙纹”,穿在身上,再冷的天也能焐出热乎气。
“陛下,您看这件成不?”一个妇人举起刚缝好的棉衣,袖口绣着小小的稻穗,“给战修队的仙师们穿,保准冻不着。”
玄昭接过棉衣,入手沉甸甸的,龙气在布纹里轻轻流转,像揣着个小暖炉。他想起去年此时,战修队还在云关的雪地里啃干粮,棉甲薄得挡不住风,今年却能穿上带着龙气和针脚暖的棉衣。
“阿尘呢?”玄昭问。
“在学堂那边教孩子们认字呢。”林月笑着指了指东边的瓦房,“他把灵田的稻穗画在纸上,教孩子们认‘谷’‘田’‘家’这些字,小家伙们学得可认真了。”
玄昭顺着她指的方向走去,果然见一间瓦房的门窗大开着,阿尘正握着一个小娃的手,在沙盘上写“家”字。小娃的手指冻得通红,却执意要自己写,沙粒簌簌落下,歪歪扭扭的笔画里,藏着认真的模样。
“陛下!”孩子们看见他,纷纷围过来,手里举着自己画的画——有灵田的稻穗,有瓦房的烟囱,还有护朝营的龙旗。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把画贴在他的棉袍上,奶声奶气地说:“给陛下暖手。”
玄昭弯腰抱起她,雪花落在两人发间,却不觉得冷。他看向沙盘上的“家”字,忽然明白阿尘为何执着于教这个字——对这些曾流离失所的孩子来说,这个字比任何修行法门都重要。
雪越下越大,护朝营的炊烟与瓦舍的炊烟在半空交织,凝成一片朦胧的白。战修队的修士们扛着新伐的木料,往学堂那边去——他们要给孩子们搭个暖炕,用龙气烧着,冬天上课就不用冻脚了。
草棚里的腊八粥终于熬好了,老栓用粗瓷碗盛了满满一碗,递到玄昭手里:“尝尝?放了灵田的蜜枣,甜着呢。”
粥碗烫得手发麻,甜香却顺着喉咙往下淌,暖得五脏六腑都舒服。玄昭望着雪地里忙碌的身影——赵武正给学堂的窗纸刷桐油,李砚在屋檐下布“融雪符”,林月把缝好的棉衣往修士们怀里塞,阿尘牵着孩子们的手,往每个瓦房送热粥……
这些身影被雪光映着,像一幅流动的画。画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厮杀,没有耀眼的修为突破,只有粥香、棉絮、沙盘上的字,和雪落时,彼此递过的那点温暖。
系统面板安静地待在玄昭的意识里,“气运值”的数字早已不再重要。因为他知道,龙盟真正的暖意,从不在冰冷的数值里,而在这碗冒着白汽的粥里,在针脚缝进的龙气里,在每个普通人的笑脸上——雪落时,只要这些还在,再冷的冬天,也能焐出春天来。
老栓又盛了一碗粥,往学堂那边走去,吆喝声穿过雪幕:“孩子们,喝热粥咯——”
玄昭站在草棚外,看着那道佝偻的身影在雪地里走远,忽然觉得,这大概就是他和兄弟们守护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