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彻底臣服的虎涛(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机器变》最新章节。
黑山城纳贤
五特立于堂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玄铁令牌,令牌上“黑山城联盟”五个篆字在廊下微光中泛着冷硬光泽。他抬眼望向阶下那个身形挺拔却满脸风霜的男子,沉声道:“来人,把虎涛带过来。”
不多时,两名身着青色劲装的护卫引着虎涛前来。虎涛双手被粗麻绳束缚,衣袍上还沾着些许尘土,可脊背依旧挺得笔直,一双虎目里满是桀骜与警惕,仿佛一头被困住却仍未屈服的孤狼。
五特缓步走下台阶,与虎涛平视,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虎涛,从今日起,你便跟着我吧。我们黑山城联盟刚成立没几天,正是缺人才的时候。”
虎涛闻言,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沉默着没有接话。他如今是戴罪之身,被发配到这偏远之地,早已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此刻五特这番话,在他听来更像是一场戏耍。
五特见状,也不恼,只是淡淡道:“我实话和你说,虎涛,现在你被发配至此,处境如何你比谁都清楚。我若想为难你,大可让你终年见不到光,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苟延残喘;但我也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
“报仇雪恨”四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虎涛的心上。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动摇,紧紧盯着五特:“你此话当真?”
五特微微颔首,转身道:“你随我来,我带你去看些东西,看完之后,你再做决定不迟。我建了个学堂,里面的技术,或许能让你改变想法。”
虎涛半信半疑,却还是跟着五特往前走。一路上,他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环境,只见黑山城的百姓衣着整洁体面,身上的衣服竟没有一件带着补丁,脸上也都洋溢着平和的笑容,这与他印象中偏远之地百姓困苦的景象截然不同。更让他惊讶的是,城池里随处可见一些小兽崽,豺狼虎豹熊鬣狗一应俱全,可这些平日里凶猛异常的凶兽,此刻却温顺地跟在人们身边,有的甚至被孩童抱在怀里嬉戏,人与凶兽和谐共处的画面,让他心中满是震撼。
很快,两人来到了学堂。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声音清脆响亮,人数竟不下五六百人,而且仔细一听,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女孩的声音。虎涛心中一惊,在这个时代,女子大多足不出户,更别说像男子一样进学堂读书了,黑山城此举,实在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五特带着虎涛走进学堂,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是炼铁教室,里面的老师正在教他们炼铁、做模具;这是造纸教室,学生们在这里学习造纸术;前面那个是做琉璃教室,里面能做出各种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还有那间,是造陶器教室,我们的陶器不仅样式新颖,质地也极为坚硬;旁边是识别草药教室,学生们在这里认识各种草药的药性和用途;那是识字写文章教室,刚才你听到的读书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还有这间算数教室,里面教授的算数方法,能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虎涛跟在五特身后,目光被教室里的景象牢牢吸引。炼铁教室里,工匠们熟练地操控着熔炉,通红的铁水在模具中流淌,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各种形状的铁器;造纸教室里,一张张洁白平整的纸张被制作出来,比他见过的最好的宣纸还要细腻;琉璃教室里,五颜六色的琉璃制品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让他挪不开眼。
这时,五特指着一旁摆放着的工具,对虎涛说:“你看,这是我研究出来的锯子、锤子、榔头、镐、锹,还有这些农用工具,都是用铁做的。另外,还有这些兵器,刀剑、长枪、弓箭等等,也都是铁质的。”
虎涛快步走上前,拿起一把铁锄仔细查看。这铁锄的质地坚硬,边缘锋利,握在手中手感极佳,比他以前见过的铜制农具好用太多。他又拿起一把长剑,剑身寒光凛冽,削铁如泥,这样的兵器,在整个朝代都极为罕见,更别说用如此珍贵的铁来制作农用工具了。他彻底看傻了,嘴里喃喃自语:“这……这也太先进了,我们朝代根本没有这些东西啊!”
五特看着虎涛震惊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再过七八年,学堂里的这些学生,都会成为黑山城的人才,他们精通各种技艺,能为黑山城的发展出大力。而且,你也看到了,我们黑山城的百姓生活富足,人人有衣穿,有饭吃,这就是我想要打造的黑山城。”
虎涛心中的震撼久久无法平息,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又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远在他乡的女儿,心中的防线渐渐松动。
就在这时,五特话锋一转:“虎涛,你不是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吗?我答应你,只要你能在这些方面考住我,我就把你女儿的死契拿出来,现在就撕掉,让她恢复自由身,你看怎么样?”
“真的!”虎涛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声音都有些颤抖,“你此话当真?只要我能考住你,你就放了我女儿?”
“绝无虚言。”五特语气坚定地说。
虎涛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盘算:就算自己拼了这条命,也要为女儿搏一个自由。他看着五特,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二冬少爷,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我会用尽浑身解数来考你,你可别后悔!”
五特笑着摆了摆手:“尽管放马过来,我倒要看看你的本事。”
话音刚落,虎涛便开始出题。他先是背诵了一首又一首晦涩难懂的古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涵盖了各个朝代的经典之作,每一首都极具难度。可无论他背诵哪一首,五特都能准确无误地接出下一句,甚至还能对诗词的意境、作者的生平娓娓道来,讲解得头头是道。
接着,虎涛又转而考较文章写作,他随意给出一个题目,要求五特当场作文。五特不假思索,拿起笔来挥毫泼墨,不一会儿就写出一篇文采斐然、逻辑清晰的文章,无论是立意还是遣词造句,都堪称佳作。
随后,琴棋书画、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题目接踵而至。虎涛用尽了毕生所学,出了足足一百多个题目,每一个题目都极具挑战性,可五特始终应对自如,不仅对答如流,还能引经据典,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琴棋书画方面,五特现场弹奏了一曲《广陵散》,琴声激昂慷慨,听得虎涛心神激荡;下棋时,五特棋艺高超,步步紧逼,让虎涛毫无还手之力;书法绘画更是不在话下,一手行书飘逸洒脱,一幅山水画意境悠远,让虎涛惊叹不已。
虎涛越考越是心惊,他原本以为五特只是个懂些奇技淫巧的富家子弟,没想到竟如此博学多才,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造诣,远超自己。他看着五特,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之前的桀骜与警惕也渐渐消散。
五特见虎涛停下了出题,便笑着说道:“怎么样,虎涛,现在是不是该我考考你了?”
虎涛定了定神,点头道:“请二冬少爷出题。”
“我不多考,就考你十个题。”五特说道,“只要你能答对一个题,我就放了你女儿,让她恢复自由身。”
虎涛闻言,心中一紧,他知道五特学识渊博,出的题目定然不简单。但为了女儿,他还是咬牙说道:“好!要是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就彻底臣服于你,从此唯你马首是瞻!”
五特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一言为定!那我可就开始出题了。”
虎涛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五特,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他知道,这十个题目,不仅关乎着女儿的命运,也关乎着他自己的未来。
黑山城纳贤下
五特指尖轻轻敲击着身旁的琉璃桌,桌上的青瓷茶盏随着节奏微微震颤,他抬眼看向虎涛,目光里带着几分探询,缓缓开口:“第一题,你可知‘一物生来两面光,都爱用它装衣裳,有谁穿它都漂亮,花花绿绿身上藏’,此为何物?”
虎涛眉头瞬间拧成疙瘩,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摆。他这辈子饱读诗书,考较的不是经史子集就是天文地理,这般接地气的“谜语”还是头一遭听闻。他在脑海里翻遍了《诗经》《楚辞》,甚至连《考工记》里的器物记载都过了一遍,却始终找不到对应的答案,只能硬着头皮道:“此……此物莫非是锦缎?”
五特轻轻摇了摇头,指尖指向不远处晾晒着的衣物,“是皂角。寻常人家洗衣去污,全靠它,算不得什么稀罕物,却比锦缎更贴近生计。”
虎涛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几个妇人正用皂角揉搓衣物,泡沫顺着石板路缓缓流淌,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他脸上一阵发烫,只觉得自己这些年读的书,竟连百姓日常用物都对不上号。
“第二题,”五特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春耕时节,如何能让一亩地的收成多上三成?”
这个问题倒是戳中了虎涛的痛处。他出身书香门第,却也知晓粮食对百姓的重要性,只是以往只听过“精耕细作”“天时地利”,从未有过具体的增产之法。他沉吟片刻,试探着答道:“选良种、勤除草?”
“不够。”五特迈步走向学堂旁的田垄,虎涛连忙跟上。只见田地里的庄稼行距整齐,土壤松散,几个农人正用一种带着铁齿的工具翻土,“这是曲辕犁,比寻常犁省力三成,深耕能达五寸;再者,我们将人畜粪便与秸秆混合发酵,制成‘堆肥’,肥力比寻常粪肥强上数倍;还有‘分行种植’,通风透光,庄稼长得更壮实。这三者结合,三成增产只是起步。”
虎涛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松软的土壤,指尖触到温润的湿气,再看那些绿油油的禾苗,叶片上连一丝虫蛀的痕迹都没有。他喉头滚动,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这些法子,课本上从未记载,却实实在在能让百姓多吃饱饭。
接下来的八道题,五特问的全是与民生、技艺相关的内容。“如何让纸张成本降低一半?”“炼铁时如何减少煤炭消耗?”“识别草药时,如何快速区分有毒与无毒的相似植株?”……每一道题,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虎涛固有的认知上。他穷尽毕生所学,却连一道题都答不出来,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当五特问完最后一题时,虎涛猛地跪倒在地,双手撑着地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抬起头,眼眶通红,声音带着哽咽:“二冬少爷……我输了。从今往后,虎涛愿为黑山城肝脑涂地,绝无二话!”
五特连忙上前,伸手将他扶起,掌心触到虎涛臂膀上的肌肉,结实却带着几分颤抖。“虎兄不必如此,”五特的声音温和了许多,“这些题目本就不是考较你的学识,只是想让你明白,黑山城要的,不是只会吟诗作对的书生,而是能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祉的人。”
虎涛怔怔地看着五特,突然想起刚才在学堂里看到的一切——炼铁教室里火星四溅,孩子们专注地盯着铁水流动;造纸教室里,一张张洁白的纸张被晾晒起来,像一片片云朵;还有那些跟着百姓嬉戏的小兽崽,巡逻兵手中闪着寒光的铁制兵器,以及百姓身上没有补丁的衣裳……这一切,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靠着这些“接地气”的技艺,一点点攒出来的。
“少爷,”虎涛深吸一口气,语气无比郑重,“我女儿……”
五特从怀中掏出一份叠得整齐的纸契,上面“死契”二字格外醒目。他没有丝毫犹豫,将纸契放在琉璃桌上,拿起一旁的火折子点燃。火焰缓缓舔舐着纸契,黑色的灰烬随风飘散,落在青石板上,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虎兄放心,”五特看着火焰熄灭,“三日之内,我便派人将令爱接来黑山城,学堂里有女学,她若愿意,也可入学读书。”
虎涛再也忍不住,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滑落。他这辈子,为了功名奔波,为了气节硬撑,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因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少爷”,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他猛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少爷!虎涛此生,定不负黑山城,不负少爷!”
五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走,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两人穿过热闹的街道,来到一处院落前。院门推开,一个身着粗布衣裙的女子正坐在石阶上,手里拿着一根针线,缝补着一件孩童的衣裳。听到脚步声,女子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几分憔悴的脸庞。
“阿娘!”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从屋内跑出来,扑进女子怀里。姑娘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些许怯懦,却有着一双和虎涛如出一辙的虎目。
虎涛看到姑娘的瞬间,身体猛地一僵,眼泪再次汹涌而出。“岩儿……”他声音颤抖,一步步走上前。
大姑娘听到声音,怯生生地抬起头,看着虎涛,眼中满是陌生。女子也站起身,看到虎涛,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圈瞬间红了:“老爷……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虎涛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这戴罪之身,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妻女,却没想到,五特竟真的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
五特站在一旁,看着这感人的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转身离开,将空间留给这一家人。院子里,传来虎涛的哽咽声,女子的抽泣声,还有大姑娘稚嫩的询问声,交织在一起,成了黑山城最温暖的声音。
回到城主府,五特刚坐下,护卫便来禀报:“少爷,巡逻队在城外发现一队流民,约莫有两百余人,大多是老弱妇孺,说是从北边逃荒过来的。”
五特皱了皱眉,“北边近来干旱,流民确实不少。让厨房准备些粥饭,先让他们在城外安置下来,派医官过去看看,有没有生病的。”
“是。”护卫应声退下。
这时,虎涛带着妻女走了进来。虎岩儿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脸上也有了些许血色,正怯生生地躲在虎涛身后。虎涛的妻子李氏也收拾了一番,虽然衣着朴素,却难掩温婉的气质。
“少爷,”虎涛躬身道,“听闻城外有流民?”
五特点点头,“嗯,约莫两百余人,老弱妇孺居多。”
虎涛沉吟片刻,“少爷,流民虽多,但也是人力。老弱可以在城内做些纺织、缝补的活计,妇人可以去学堂帮忙洗衣做饭,孩子们也可以入学读书,学些技艺。这样既解决了流民的生计,也能为黑山城添些人手。”
五特眼前一亮,他倒是没想到这一层。虎涛虽不懂技艺,却有着过人的见识和统筹能力,这正是黑山城需要的人才。“虎兄说得有理,”五特站起身,“此事便交由你去办,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虎涛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多谢少爷信任!”
接下来的几日,虎涛彻底忙碌起来。他先是带着流民去学堂登记,将老弱妇孺分去不同的岗位;又亲自去田垄查看,跟着农人学习曲辕犁的使用方法,记录下堆肥的步骤;还去炼铁教室,向工匠请教铁器的制作流程,虽然他不懂技艺,却能从统筹规划的角度,提出不少有用的建议。
这日,虎涛带着流民中的几个青壮年,在城外开垦新的田地。他拿起一把铁镐,用力刨向土地,铁镐锋利,一镐下去便刨出一个大坑。他不禁想起之前在学堂看到的那些铁制工具,心中感慨万千——若是早有这些工具,北边的百姓也不至于因为干旱颗粒无收,流离失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虎大哥,这铁镐也太好用了!”一个青壮年兴奋地说道,“以前用木镐,刨一天地,手都磨破了,也刨不了多少地。”
虎涛笑着点头,“这都是二冬少爷研究出来的好东西。咱们好好干,等田地种上庄稼,日子就能好起来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虎涛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黑衣的骑士疾驰而来,为首的人身披黑色披风,腰间挎着一把长剑,正是五特。
“虎兄,”五特勒住马,翻身跳下,“跟我去个地方。”
虎涛放下铁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少爷,去哪儿?”
“你跟我来便知。”五特神秘一笑,带着虎涛往山林方向走去。
两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山谷前。山谷里烟雾缭绕,传来阵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虎涛走进山谷,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山谷里搭建着数十个熔炉,工匠们正忙碌地炼铁、锻造,一排排铁制工具和兵器整齐地摆放在一旁,闪着寒光。
“这是我们的兵器工坊和工具工坊,”五特指着熔炉,“之前你在学堂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里的工匠,都是从各地招揽来的能工巧匠,我们研究出的新技艺,都会先在这里试验,再推广到学堂。”
虎涛走到一个熔炉前,看着通红的铁水在工匠的操控下,变成一把把锋利的长剑,心中无比震撼。他拿起一把长剑,手感极佳,剑身轻盈却异常坚硬。“少爷,有了这些兵器,黑山城的安全便有了保障。”
五特点点头,“不仅如此,这些兵器,将来还要用来保护更多的百姓。北边干旱,流民越来越多,难免会有盗匪趁机作乱。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既能庇护流民,也能抵御盗匪。”
虎涛心中一凛,他明白五特的意思。黑山城想要发展,不仅要内部安稳,还要应对外部的威胁。他看着五特,眼神无比坚定:“少爷放心,我定会协助你,将黑山城建设得更加强大,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有虎兄这句话,我便放心了。走,我们回去看看岩儿,她今日在学堂学了不少东西,还说要给你展示呢。”
提到女儿,虎涛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他跟着五特往回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像是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
回到城内,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虎涛走到女学教室外,只见虎岩儿正坐在课桌前,手里拿着一支毛笔,认真地写着字。旁边的女先生正耐心地指导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岩儿,”虎涛轻声喊道。
虎岩儿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虎涛,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爹爹!你看我写的字!”
虎涛走进教室,拿起虎岩儿写的字,只见纸上写着“黑山城”三个字,虽然笔画还有些稚嫩,却写得工工整整。他心中一阵温暖,眼眶再次湿润。
“老爷,”李氏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件新做的衣裳,“这是我用学堂发的布料给岩儿做的衣裳,你看合身吗?”
虎岩儿穿上新衣裳,转了一圈,像个小蝴蝶一样。虎涛看着妻女脸上的笑容,心中无比庆幸——幸好他遇到了五特,幸好他选择了臣服,否则,他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
五特站在教室外,看着这一家人的幸福模样,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黑山城的发展,需要虎涛这样的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像虎涛一样,愿意为百姓谋福祉的人。
夜色渐深,黑山城渐渐安静下来。五特站在城主府的屋顶上,看着城内的万家灯火,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虎涛这样的人相伴,有百姓的支持,黑山城定能越来越好,成为一个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
虎涛也站在自家的院落里,看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他转身走进屋内,看到妻女已经熟睡,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他轻轻为她们掖好被角,心中暗暗发誓:此生,定要守护好这份幸福,守护好黑山城,守护好这位值得他托付一生的少爷。
月光洒在黑山城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百姓的房屋,照亮了学堂的窗户,也照亮了黑山城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虎涛与五特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成为黑山城历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第二天五特想设一个局!彻彻底底的把糊涂留住,给黑山城做事!
五特去找虎岩儿,看着才十三岁的五特,虎岩儿心里直发怵。五特开口:“虎岩儿,我要给你一个家,你怎么谢我?”
虎岩儿满脸困惑:“二冬少爷,这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