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徐庶破曹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副将不敢怠慢,当即拿起号角,用力吹响。“呜呜” 的号角声在阵中回荡,曹军士兵纷纷开始调整位置,试图重新封锁生门。可赵云的五百精甲早已如游龙般在阵中穿梭,他们熟悉地形,避开了曹军的主力,专门朝着薄弱环节冲杀。

赵云见状,并未赶尽杀绝,而是留下十名士兵看管俘虏,自己则率领其余人继续朝着正西景门冲杀。景门是曹军的粮草转运之地,这里的守军虽只有五百人,却都是曹仁的亲信,战斗力极强。守将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手持一把开山斧,见赵云杀来,厉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闯我景门!某来会会你!” 说罢,便提着开山斧朝着赵云冲去。

赵云丝毫不惧,手中亮银枪猛地刺出,直取大汉的咽喉。大汉连忙挥舞开山斧格挡,“当” 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赵云只觉得手臂微微发麻,心中暗赞,这大汉的力气竟如此之大!他不敢大意,双腿再次夹紧马腹,战马猛地跃起,避开了大汉的又一次劈砍。

趁大汉旧力刚去新力未生之际,赵云手中长枪再次刺出,枪尖如毒蛇吐信,精准地刺入大汉的左肩。大汉惨叫一声,手中的开山斧 “哐当” 落地。赵云顺势拔出长枪,一脚将大汉踹下马背,厉声喝道:“景门已破!”

此时,刘备亲率大军杀到。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一马当先,刀光闪过,两名曹军士兵应声倒地。他策马冲至一名曹军副将面前,不等对方反应,长刀便已劈下,副将连人带马被劈成两半,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地面。“曹仁匹夫!速速出来受死!” 关羽的声音如惊雷般在阵中回荡,吓得曹军士兵纷纷后退。

张飞也不甘示弱,手持丈八蛇矛,朝着曹军阵中冲杀而去。他看到一名曹军校尉试图组织士兵抵抗,当即策马冲去,蛇矛猛地一刺,刺穿了校尉的胸膛。“俺老张来也!谁敢拦俺,这就是下场!” 张飞的嗓门震得人耳朵发麻,曹军士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逃窜。

张辽则率领一支骑兵,从侧翼包抄。他手持长刀,身手矫健,每一次挥刀,都伴随着一名曹军士兵的死亡。

随着三路兵马如潮水般涌入曹军阵中,曹军士兵早已没了斗志,纷纷四散逃窜。阵中心的将台上,曹仁看着眼前的溃局,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大势已去,若再不走,恐怕就要被刘备活捉。他当机立断,对身旁的亲兵喊道:“快!保护我突围!去樊城!” 说罢,便带着数十名亲兵,朝着樊城的方向逃去。

赵云见曹仁要逃,当即策马追赶。“曹仁匹夫!哪里走!” 赵云大喝一声,手中长枪猛地掷出,直取曹仁的后背。曹仁的亲兵见状,连忙举起盾牌阻拦,“当” 的一声,长枪刺穿了盾牌,却也偏离了方向,擦着曹仁的肩膀飞过。

曹仁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回头,只顾着策马狂奔。赵云想要继续追赶,却被一群曹军溃兵拦住了去路。待他杀散溃兵,曹仁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新野城外的战场上,将天地间染成一片悲壮的橘红。遍地都是曹军的尸体,有的蜷缩着,有的仰面朝天,凝固的血痂在甲胄上结成暗褐色的硬块,微风拂过,卷起的尘土都带着浓重的血腥气。折断的长枪、劈裂的盾牌、打翻的粮草车散落各处,几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在战场边缘徘徊,时不时发出一声哀鸣,更添几分凄凉。

流经战场的小河早已没了往日的清澈,殷红的血水顺着河床缓缓流淌,连河底的鹅卵石都被染成了暗红色,偶尔有几条死鱼漂浮在水面,无声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刘备身披战甲,手持双股剑,站在战场中央,望着远处曹仁逃去的方向,眉宇间满是感慨。他身旁的亲兵正清点伤亡,声音清晰地传来:“主公,经清点,曹军战死一万余人,被俘七千余人,粮草尽数被烧,两万大军折损过半;我军仅损失两千余人,重伤三百余人,轻伤者已安排医治。”

“好,好啊!” 刘备连说两个 “好” 字,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这一战,不仅守住了新野,还重创了曹仁,让曹操知道我刘备并非任人欺凌之辈!传令下去,善待俘虏,重伤的曹军士兵也一并医治,战死的将士按军功厚葬,家属给予抚恤!”

“遵令!” 亲兵应声而去。关羽、张飞、赵云、张辽纷纷围了上来,脸上都带着胜利的笑容。张飞拍着胸脯,大声说道:“主公!今日一战,可算解气了!曹仁那厮的八门金锁阵,在俺们面前就是纸糊的!子龙带着五百精甲一冲,就跟捅破窗户纸似的!”

赵云微微颔首,语气谦逊:“翼德将军过誉了。若非军师妙计,指出阵法破绽,末将也难以顺利破阵。此次能胜,全靠主公信任、军师谋划,还有诸位将军的配合。”

关羽也点头附和:“子龙所言极是。军师运筹帷幄,我等只是执行罢了。接下来,曹仁逃回樊城,想必短期内不敢再来犯,新野也能暂得安宁。”

众人正议论间,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单膝跪地:“主公,探得曹仁已逃回樊城,李典率守军出城接应,目前樊城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知道了。传令下去,全军撤回新野,加强城防,以防曹仁反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樊城太守府内,曹仁正坐在床榻上,左臂缠着厚厚的纱布,鲜血透过纱布渗了出来,脸色苍白如纸。他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今日一战,他本想凭借八门金锁阵一举拿下新野,立下大功,却没想到反被刘备打得大败,两万大军折损过半,颜面尽失。

“将军,伤口还疼吗?” 李典端着一碗汤药走进来,语气带着几分关切。他将汤药放在床头,看着曹仁的模样,心中也满是无奈,当初他劝曹仁不要贪功冒进,待曹操援军抵达后再出兵,可曹仁根本不听,如今落得这般下场。

曹仁摇了摇头,接过汤药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让他皱了皱眉。他放下药碗,语气沉重地说道:“文谦,今日之败,皆因我轻敌所致。我以为凭着八门金锁阵,刘备必败无疑,却没想到徐庶竟能看出阵法破绽,还派赵云破阵。这口气,我咽不下!”

李典叹了口气,劝道:“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我军折损过半,当务之急是守住樊城,整顿兵马,再向丞相禀报战况,请求援军。切不可再冲动行事啊!”

“禀报丞相?” 曹仁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变得坚定,“不行!此次大败,若让丞相知道,我必受重罚!文谦,你听我说,今日的败讯,绝不能告知丞相!”

李典大惊,连忙说道:“将军!此事万万不可!战败不报,乃是欺君之罪,若被丞相知晓,后果更严重!”

“后果?” 曹仁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偏执,“我若能夺回新野,将功赎罪,丞相不仅不会责怪我,还会嘉奖我!文谦,今晚我要夜袭新野!你率樊城所有守军,随我一同前往!待我拿下新野,再将胜败一同禀报丞相,届时谁还会记得今日之败?”

“夜袭新野?” 李典更是震惊,连连摇头,“将军!万万不可!我军刚战败,士气低落,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此刻夜袭,无异于以卵击石!更何况,新野刚刚大胜,必然加强戒备,我军根本无机可乘啊!”

“你懂什么!” 曹仁猛地一拍床榻,怒声喝道,“刘备刚打了胜仗,必然放松警惕,以为我不敢反扑!这正是夜袭的好时机!文谦,你是不是怕了?还是说,你想和我抢功,故意阻拦我?”

李典见曹仁动了怒,还曲解自己的意思,心中满是委屈,却也知道曹仁此刻已听不进劝告。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将军,末将并非怕了,也并非想抢功,只是担心我军安危。既然将军心意已决,末将也只能遵从。只是樊城守军仅五千余人,若尽数带去,樊城将无人驻守,还请将军三思。”

“樊城?” 曹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拿下新野后,樊城自然安全!不必多言,即刻传令,让所有守军集合,三更时分,随我夜袭新野!”

李典见劝不住,只能拱手应下:“遵令。” 说罢,他转身走出房间,心中满是忧虑 。

而新野城内,太守府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众将围坐在桌案旁,正兴奋地议论着今日的大胜。张飞端着一碗酒,一饮而尽,大声说道:“俺说那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就是花架子!子龙带着五百精甲一冲,就跟砍瓜切菜似的!下次再遇到他,俺定要一矛挑了他,让他知道俺老张的厉害!”

赵云坐在一旁,只是微笑着听着,并不多言。关羽则捋着长髯,说道:“三弟,不可轻敌。曹仁虽败,却仍有樊城守军,若他卷土重来,我等还需谨慎应对。”

张辽也点头附和:“云长将军所言极是。曹仁此人,虽贪功冒进,却也颇有韧性,我等需加强城防,以防他夜袭。”

众将议论纷纷,唯有徐庶一人,独自站在议事厅外的庭院中,仰头望着天空。夜色渐浓,繁星点点,月光洒在他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他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刘备走出议事厅,看到徐庶独自站在庭院中,便走上前,轻声问道:“元直,夜深了,为何独自在此?莫非有什么心事?”

徐庶回过神,见是刘备,连忙拱手行礼:“主公。末将只是在思索曹仁的动向。”

“哦?”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元直认为,曹仁会有何动向?”

徐庶微微一笑,语气笃定地说道:“曹仁今日大败,必然心有不甘,又恐曹操怪罪,定会冒险反扑。依末将之见,他今晚很可能会夜袭新野。”

刘备大惊,连忙问道:“那可如何是好?我军刚经历一战,将士们虽士气高昂,却也有些疲惫,若曹仁夜袭,恐怕会措手不及!”

徐庶摇了摇头,说道:“主公不必担忧。曹仁此举,正中我下怀。末将已有一计,可将计就计,不仅能挫败他的夜袭,还能顺势拿下樊城!”

刘备心中一安,连忙问道:“元直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徐庶走到庭院中的石桌旁,拿起一根树枝,在石桌上画出新野与樊城的地形,说道:“主公请看。新野东南方向有一处峡谷,名为蛇口谷,谷道狭窄,易守难攻。曹仁若夜袭新野,必然会经过此处。可令翼德与子龙二位将军,率领一万兵马,在蛇口谷设伏,待曹仁大军进入谷中,便阻断谷口,放火烧粮,断其退路。” 他顿了顿,又在石桌上点了点樊城的位置,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可令云长与文远二位将军,率领八千兵马,趁樊城空虚,连夜攻取樊城。樊城守军本就不多,如果曹仁真来夜袭,樊城必然无人驻守,云长与文远二位将军定能一举拿下。届时,曹仁前有伏兵,后无退路,又失了樊城,必败无疑!”

刘备看着石桌上的计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连忙说道:“元直妙计!此计不仅能挫败曹仁的夜袭,还能拿下樊城,真是一举两得!事不宜迟,即刻传令,让翼德、子龙、云长、文远四位将军前来议事,安排兵马!”

“遵令!” 徐庶拱手应下,转身去传令。庭院中,月光依旧皎洁,繁星闪烁,一场针对曹仁的伏击计划,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