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姜维出天水(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走出姜府时,东方已泛起一抹鱼肚白,夜风依旧微凉,却吹不散陈宇心中的畅快。他抬头望着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心中暗自庆幸:总算是解决了姜维的归属问题,还让他能拜诸葛亮为师,既贴合了历史轨迹,又避开了系统惩罚,甚至能让刘备提前拥有这位麒麟之才,这也算是变相帮助了刘备,之前一直帮助曹操,这次也算是平衡一下了。

他转身对亲卫道:“回去后,立刻从镇抚司调一百精锐暗卫,让他们今日午时到姜府集合;再让文书写一封引荐信,措辞要恭敬,重点提伯约的天赋与求学之心;另外,把府中最好的两匹千里马牵出来,再让医官多备些治风寒、防蚊虫的药材,一并送到姜府。”

“是!” 亲卫齐声应下,跟在陈宇身后,往侯府走去。晨光中,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而姜府的灯依旧亮着,姜岐正借着晨光,给姜维整理行李,姜叙在一旁擦拭着姜囧留下的佩剑,准备让姜维带上。

次日午时,天水城的南门格外热闹,却又透着几分肃穆。阳光正好,洒在青石板路上,将一行人的影子拉长,镇抚司的一百名精锐暗卫身着便装,却难掩挺拔身姿,他们牵着两匹毛色油亮的千里马,马鞍旁挂着装满药材与干粮的行囊;姜维站在队伍中央,身上穿着姜岐连夜缝制的新长衫,腰间别着父亲姜囧留下的佩剑,剑鞘被姜叙擦拭得锃亮,反射着耀眼的光。他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线装的《孙子兵法》,正是陈宇昨日特意送他的,封面上还题着 “学以致用” 四个字。

姜岐站在姜维身旁,手里还在给孩子整理衣领,一遍遍地叮嘱:“到了隆中要听先生的话,不许任性;每月记得给家里写信,哪怕只说一句平安也好;夜里读书别熬太晚,小心伤了眼睛……” 话没说完,声音便有些哽咽,他抬手擦了擦眼角,又强装镇定地拍了拍姜维的肩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叙也在一旁补充:“伯约,这把剑是你父亲当年征战时用的,你带着它,就像父亲在身边一样,遇事别慌,多想想对策。”

姜维用力点头,眼眶也有些红,却还是挤出笑容:“爷爷、叔父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本事,将来回来保护你们,保护天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陈宇与刘伯温并马而来,陈宇身着常服,却依旧气度不凡;刘伯温手持羽扇,目光温和。两人在城门前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姜岐面前。

“姜老,某与伯温先生,特地来送送伯约。” 陈宇笑着开口,目光落在姜维身上时,满是赞许,“伯约今日精神不错,这一身行头,倒有几分少年将军的模样。”

姜维闻言,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多谢靖安侯,多谢伯温先生特意来送。”

刘伯温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到姜维手中:“这是老夫平日里批注的《兵法十三篇》,或许能帮到你。到了隆中,若遇到难题,不妨多思考、多请教,卧龙先生性情温和,定会悉心教导你。”

“多谢伯温先生!” 姜维双手接过竹简,紧紧抱在怀里,像是得到了珍宝。 陈宇也拍了拍姜维的肩膀,语气郑重:“伯约,此去隆中,路途遥远,要照顾好自己。暗卫会全程护你安全,若有任何情况,随时用联络暗号联系。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凉州永远是你的后盾。”

“维记住了!” 姜维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送别的话说得差不多了,暗卫首领上前躬身道:“主公,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

姜维最后看了一眼姜岐与姜叙,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翻身上马,动作虽有些生疏,却透着一股少年人的朝气。他勒住马绳,对着城门前的众人挥了挥手:“爷爷、叔父、靖安侯、伯温先生,我走了!”

“路上小心!” 姜岐颤声回应,望着姜维的身影,眼中满是不舍。

一百名暗卫紧随其后,队伍缓缓离开南门,朝着隆中方向而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扬起的尘土渐渐模糊了身影,直到再也看不见,姜岐还站在原地,久久没有挪动。

陈宇走到姜岐身边,轻声安抚:“姜老,不必太过牵挂。伯约天资聪颖,又肯用功,卧龙先生定会喜欢他。等他学成归来,定会成为姜家的骄傲,成为凉州的栋梁。”

姜岐缓缓转过身,眼中依旧带着几分担忧,他望着陈宇,语气带着几分期盼,又带着几分不确定:“侯主…… 您说,那位卧龙先生,真的会收下维儿吗?老夫怕…… 怕他到了隆中,会受委屈。”

陈宇坚定地点头:“姜老放心,以伯约的聪慧与谦逊,卧龙先生定会收下他。再说,某已在引荐信中详细说明了伯约的情况,卧龙先生心怀天下,定会惜才。” 姜岐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又望向隆中方向,声音带着几分悠远:“希望…… 希望一切都如侯主所言吧。”

而此时长安城内皇宫的偏殿之中,浓郁的药气弥漫在空气中,与殿外的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华佗刚快马抵达长安,风尘仆仆的青色长衫还沾着渭水岸边的尘土,鞋履上甚至还嵌着几粒碎石,便听到殿内传来曹操压抑不住的怒吼,他心中一紧,连忙提着药箱快步走入殿中。

只见曹操已从床上坐起,靠在铺着锦缎的软垫上,脸色铁青得如同暴雨前的天空,额头上青筋凸起,像一条条扭曲的蚯蚓。他一手紧紧捂着太阳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另一手死死攥着案上的文书,那是南阳失守的急报,信纸已被他捏得皱成一团,边角都被指力揉得发白。“刘备!竖子!” 曹操的声音带着咬牙切齿的狠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话刚说完,便猛地咳嗽起来,胸腔剧烈起伏,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显然是头疾又被怒火引动,比之前几次发作时更显猛烈。

郭嘉、程昱、许褚,典韦等人围在床边,满脸焦急。郭嘉本就体弱,此刻额头上渗着冷汗,却依旧强撑着上前;程昱眉头紧锁,双手背在身后,不停踱步;荀彧则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见华佗进来,众人如见救星,郭嘉连忙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华先生,您可算来了!主公方才得知南阳失守的消息,怒火攻心,本来这两天头疾已经在恢复了,如今疼得连路都走不了,还请您快为主公诊治!”

华佗不敢耽搁,连忙放下药箱,快步走到床边。他先是俯身仔细观察曹操的神色,见其双目赤红、呼吸急促,连瞳孔都因疼痛而微微收缩;又伸出右手,三根手指轻轻搭在曹操腕上,指尖感受着脉搏的跳动,脉象急促而紊乱,如同惊弓之鸟般躁动。片刻后,华佗眉头微微皱起,语气凝重:“丞相肝火郁结已久,此次又被怒火引动旧疾,脑内气血逆行,需先以针灸舒缓经络,平息气血,再服安神汤药,否则长此以往,恐有中风之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罢,华佗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根银针,长短不一,针尖泛着淡淡的银光。他拿起几根适合头部穴位的银针,在烛火上微微烘烤片刻,待针尖温热后,手指如飞,快速刺入曹操头部的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位。曹操原本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脸上的痛苦之色也缓解了几分,只是依旧紧抿着嘴唇,嘴角向下撇着,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南阳乃中原腹地,刘备拿下南阳,就等于在他的眼皮底下插了一把刀,这口气他如何能咽得下?

待针灸完毕,华佗又亲自到偏殿的小厨房熬制汤药。药罐在炉火上咕嘟作响,药香渐渐盖过了之前的苦涩,他守在炉边,不时搅动药勺,生怕火候不当影响药效。半个时辰后,汤药熬好,他端着药碗回到殿中,小心翼翼地扶起曹操,看着他一口口将汤药服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敢有丝毫懈怠。

又过了半个时辰,曹操的呼吸终于平稳下来,头疾带来的剧烈疼痛渐渐消退,只剩下淡淡的昏沉感。他靠在软垫上,脸色虽仍苍白,却已能正常开口说话。华佗收拾着药箱,正准备开口叮嘱 “不可再动怒”“需清淡饮食” 等后续注意事项,曹操却先开了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华先生,某这头疾,缠了某多年,每次发作都痛不欲生,若不能根除,日后恐难安心处理政务、指挥兵马。某这头疾,到底可有根除之法?”

华佗闻言立刻说道:“司空大人这头疾要想根除,只需..”刚到嘴边的话却突然顿住,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药箱的提手。把后面“行开颅之术,取出脑中风涎”,的话生生憋了回去,脑海中猛地闪过去年十一月在凉州襄武城靖安侯府的场景,那日他收到许昌传来的信件,说曹操头疾复发,让他立刻赶回;当时他已与陈宇麾下的医官李迅共同探讨医术数月,受益匪浅,也觉得是时候返回许昌,便到靖安侯府向陈宇请辞。

陈宇得知后不仅未阻拦,反而立刻派了一队镇抚司暗卫护送他前往许昌。只是临走时,陈宇握着他的手,语气恳切却带着几分郑重,说了一句让他当时颇为疑惑的话:“华先生,您医术冠绝天下,可有些医术,在当今时代却难以被人接受,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比如您研究的‘开颅之术’,远超世人认知,千万不可对他人施展,更不可轻易诉说,小心祸从口出。”

当时他满心不解,自己研究开颅之术时极为隐秘,只在医书中记录过心得,从未对李迅或陈宇提及,陈宇为何会知晓?他当时追问缘由,陈宇却只是笑了笑,只说 “先生乃天下医者,某不愿见先生因医术而遭难”,便不再多言。如今看着曹操眼中的急切与隐藏的狠厉,他才猛然醒悟:陈宇当初的提醒,恐怕正是预见了今日的局面!曹操生性多疑,且对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极为看重,若自己说出 “开颅之术”,以曹操的性格,定会认为自己是想趁机谋害他,到那时,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恐怕还会连累远在谯县的家人。

“先生?” 郭嘉见华佗愣在当场,话只说一半便停下,眼神闪烁,连忙上前一步,追问出声,“您方才说‘只需’如何?主公这头疾,到底有没有痊愈之法?您尽管说,主公定会厚赏您!”

华佗猛地回过神,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色,他躬身对着曹操行了一礼,语气诚恳却带着几分遗憾:“司空大人,您这头疾乃是多年积劳所致,早年征战时受的风寒与这些年的操劳,让脑中风涎淤积已久,早已根深蒂固。若想彻底根除,需长期调养,每日需静心修养一个时辰,不可再动怒、不可过度操劳,饮食需清淡,远离酒肉辛辣;某再为您开具一个调养的方子,每日按时服用,配合每月一次针灸,可保头疾不再剧烈发作,能正常处理政务与军务。但若想完全根治,以当今的医术水平,恐怕…… 难以做到。”

他刻意隐去了开颅之术的说法,只以 “长期调养” 为由回应。曹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他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床沿,却也没有多想,在他看来,自己的头疾困扰多年,连华佗这样的神医都无法根治,想必是真的难以痊愈。他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透着不甘:“既然如此,便依先生所言,按方子调养吧。只是南阳失守,刘备竖子敢在某的眼皮底下抢地盘,某若不亲手斩了他,难消心头之恨!”

华佗心中松了口气,又详细叮嘱了几句 “近三日不可议事”“夜间需安睡” 的注意事项,便提着药箱躬身退出殿外。走出偏殿,晚风迎面吹来,带着长安街头的烟火气,他抬头望着远处亮着灯火的街巷,心中满是感慨,若不是陈宇当初的提醒,自己今日恐怕已因 “开颅之术” 而身陷险境,甚至可能丢了性命。

他想起去年离开凉州时,陈宇不仅派人护送他回许昌,还为他准备了足够的盘缠与珍稀药材,当时他只当是陈宇敬重医者,如今想来,陈宇早已预见了今日的风险,那份超越常人的远见,实在令人敬佩。“靖安侯…… 果然非寻常之人。” 华佗低声感叹,心中暗下决心,日后若有机会,定要再回凉州,向陈宇当面道谢,也想再与李迅交流医术,探讨那些尚未完善的医理。只是眼下,他需先在长安为曹操调养头疾,待局势稍缓,再做打算。

而此时的偏殿内,曹操靠在软垫上,目光落在案上那封南阳失守的急报上,眼中的狠厉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算计。他对着郭嘉说道:“奉孝,南阳失守,刘备已成心腹大患,你立刻派人去查,刘备麾下有哪些谋士、将领,兵力有多少。另外,让夏侯渊率军驻守潼关,防备凉州陈宇趁机东进,某总觉得,那陈宇在天水击退某的大军后,不会安分太久。”

“属下遵令!” 郭嘉躬身应下,转身快步走出殿外,他知道,曹操虽因头疾暂时收敛了怒火,却已开始布局应对刘备与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