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姜维出天水(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同一时间,凉州天水城太守府书房内,烛火也还未熄。跳动的火光映在墙上的舆图上,将祁连山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陈宇与刘伯温并肩俯身舆图前,指尖不时落在标注着 “硫磺矿”“硝石产地” 的位置,两人已围绕震天雷的研发与部署,讨论了近两个时辰。

“伯温先生,” 陈宇手指点在舆图上祁连山深处的一处标记,那里标注着 “硫磺矿” 与 “冰川”,“我想秘密打造一支特种军队,专门负责震天雷的制造与研发,你看此处如何?”

刘伯温顺着陈宇的手指望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祁连山深处地势隐蔽,既有硫磺矿可作原料,又有冰川提供低温环境,便于储存硝石等易燃之物,确实是绝佳之地。只是这支军队的统领,需得既懂锻造,又够沉稳,还得对主公绝对忠诚。”

“先生所言极是。” 陈宇点头,脑中立刻浮现出两个人选,“榆中县锻造部的吴能与周虎,二人都是跟着我从黑风山到凉州的老人,吴能心思缜密,擅长改良工艺;周虎行事稳妥,能镇住场子。我打算让他们二人中去一个,统领这支特种军队,另一个则留在榆中,继续负责常规军械的供应,确保前后方不脱节。” 刘伯温抚着胡须,颔首道:“此法甚好。有专门军队专注震天雷的研发,既能提升效率,又能严格保密。只是负责制造研发的人员,需得对凉州足够忠心,毕竟震天雷乃凉州底牌,绝不能泄露半分。”

“先生放心,此事我自有安排。” 陈宇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意,心中早已盘算清楚,他打算从系统召唤的兵种中挑选人手,这些兵种本就对他绝对忠诚,再加上祁连山与世隔绝的环境,泄密的风险几乎为零。更重要的是,有自己后世的经验知识在,他甚至还能试着让这支军队研发更进阶的火器,比如能远程投射的 “轰天雷”,或是便于携带的 “手掷雷”,若能成功,日后凉州便又多了一张王牌。

刘伯温见陈宇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言,刚想开口商议迁都的后续事宜,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响,一名身着黑色劲装的探子快步走入,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一封密封的书信:“主公,新野方向传来急报,请主公过目。”

“新野?” 陈宇指尖一顿,从舆图上移开目光,伸手接过书信。借着跳跃的烛火快速浏览,信上字迹潦草却工整,核心信息一目了然:刘备已率军攻克南阳,如今主力驻守新野,正与麾下谋士徐庶商议布防,似有抵御曹军南下之意。 “刘备竟去拿下了南阳。” 陈宇放下信纸,指尖轻轻敲击着案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难怪曹操从天水撤军已有五日,至今没半点反扑动静,来是中原这阵仗,让他不得不分神应对,再没精力顾及凉州了。”

刘伯温凑近案前,接过信纸细看一遍,随即走到舆图旁,手指在荆州新野至许昌的线路上划过,又扫过益州、江东的范围,语气沉稳地分析:“主公所言极是。不过单一个刘备,还不足以让曹操如此忌惮,他刚平河北四州,手握数十万大军,若只对付刘备,未必会暂缓伐凉。曹操真正怕的,是刘表的荆州军、刘璋的益州兵,还有孙策的江东水师趁机联动。曹操忌惮的是咱们凉州与这些势力联手,让他陷入西、南两面夹击的多线作战困境。”

“说得在理。” 陈宇点头赞同,目光落在舆图上 “新野” 二字,忽然想起一事,语气里多了几分玩味,“只是这刘备,倒比我预想中更有能耐。如今他依附刘表,连块稳固地盘都没有,却能拿下南阳,看来徐庶的到来,确实给了他不少助力。”

他顿了顿,脑中不自觉浮现出历史轨迹,刘备入驻新野,按前世记忆,再过不久,那位隐居隆中的 “卧龙” 诸葛亮,便会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从此开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传奇一生。想到这里,陈宇心中竟隐隐生出几分期待:那可是三国最顶尖的谋士,是他前世最敬佩的丞相,若能亲眼见证诸葛亮出世,甚至有朝一日与这位 “卧龙” 交锋或合作,倒也算乱世中的一桩趣事。 就在这思绪流转间,一股灵光突然如闪电般在陈宇脑中炸开,先前压在他心头许久的 “姜维归属” 难题,竟瞬间有了破局之法!

姜维本就是蜀汉后期的支柱,是接替诸葛亮主持北伐的核心人物,与蜀汉、与诸葛亮本就有着解不开的羁绊。若自己让他先一步前往隆中,以 “求学” 之名拜诸葛亮为师,岂不是既能让姜维回归他本该有的 “历史脉络”,又能巧妙避开系统 “禁止招募三国本土核心人才” 的惩罚?

毕竟系统判定 “归属” 的关键,在于是否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若姜维是跟随诸葛亮学习,而非直接为凉州效力,系统自然不会将其判定为 “陈宇势力成员”;日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姜维顺理成章追随,更是完全贴合历史轨迹,从根源上消除了触发惩罚的风险。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便如藤蔓般迅速占据了陈宇的思绪,越想越觉得可行,既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又不违背姜维的宿命,甚至还能让这位未来的 “天水麒麟儿” 提前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可谓一举三得。

陈宇眼中瞬间亮了起来,先前因系统规则而起的压抑一扫而空,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刘伯温笑道:“伯温先生,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得去姜家一趟,突然想起些事,想和姜岐当面商量。”

刘伯温虽不知陈宇深夜赴姜家的缘由,却也明白他行事向来有章法,从不做无谓之举,当即拱手应道:“主公早去早回,属下在府中候命,若有需要,随时派人传信。” 说罢,便躬身退下,脚步轻缓地退出书房,还贴心地带上了房门。 待刘伯温走后,陈宇没有耽搁,立刻唤来一队镇抚司暗卫,一行人骑马出府时,天水城的夜格外静谧,只有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 “嗒嗒” 声,伴着微凉的夜风掠过耳畔,不多时便到了姜府门前。

刚勒住马绳,陈宇便见姜府门廊下亮着一盏灯笼,暖黄的光映着三道身影:姜岐身着深色长衫,正立在灯下等候,头发已有些花白,却依旧身姿挺拔;身旁的姜叙扶着他的胳膊,神色恭敬;最显眼的是站在姜岐身前的姜维,穿着一身合身的素色长衫,双手背在身后,眼神明亮得像夜空里的星,见陈宇下马,还主动上前一步,学着大人的模样躬身行礼,声音清脆:“维,见过靖安侯。”

陈宇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伸手轻轻扶起姜维,指尖触到孩子柔软的发丝,又对姜岐笑道:“姜老,这么晚过来冒昧打扰,您还亲自到门口迎接,实在是过意不去。”

姜岐连忙摆手,语气恭敬却不失分寸:“靖安侯说的哪里话!您是凉州之主,天水能有今日的安稳,全靠您庇护,老夫迎接您,是理所应当。只是不知侯爷深夜前来,可是有重要之事?”

陈宇顺势摸了摸姜维的头,语气愈发温和:“确实有件关于伯约的事,想和姜老好好商议。夜里风凉,咱们先进屋说,别冻着孩子。”

姜岐连忙应下,引着陈宇往正厅走,姜叙跟在后面,姜维则被陈宇拉着小手,一步一步跟着,小脸上满是好奇,他知道这位靖安侯总有些新奇想法,上次教自己看舆图、分析天水防务,这次又会说什么事?

进入正厅,亲卫守在门外,厅内只留四人。侍女很快捧着铜壶进来,给每人斟了一杯热茶,茶雾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茯茶香气,驱散了夜的凉意。待侍女退下,姜岐便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陈宇身上,开门见山:“靖安侯,您方才说有关于维儿的事要商议,不知是……”

陈宇端起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杯沿,没有立刻喝,只是缓缓说道:“姜老,曹操和贾诩的大军从天水撤军已有五天了吧?这五天来,他们既没增兵,也没派人交涉,显然是被中原的事绊住了手脚。就在方才,我刚收到密信,刘备已经率军攻下南阳,如今驻军新野,成了曹操的心头大患。”

“刘备?” 姜岐猛地皱起眉头,语气中满是警惕,甚至带着几分不悦,“可是去年那个跟着吕布率西凉军来攻天水,还让马超半夜潜入府中想劫持伯约的刘备?”

这话一出,一旁的姜叙也跟着点头,显然对去年那场虚惊仍有印象;姜维也想起了那晚项羽突然出现、打断马超手脚的场景,还有爷爷抱着自己时发抖的手,他下意识地往陈宇身边又靠了靠。

陈宇脸上闪过一丝讪讪,放下茶杯,苦笑道:“正是他。不过姜老放心,去年他攻天水,想来也是受了贾诩的蛊惑,如今他占领南阳,倒是解了咱们凉州眼下的困局,也算是歪打正着。”

姜岐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姜维身上时,满是疼惜,自从儿子姜囧战死沙场,这孩子便是他唯一的牵挂。他缓缓点头:“罢了,过去的事便不提了,毕竟最后他也没真把伯约怎么样。只是…… 这刘备与伯约,又有何关系?侯爷深夜来此,总不会是为了说刘备的事吧?”

陈宇见姜岐问到正题,便也不再绕弯子,直说道:“姜老,某今日来,是想给伯约寻一位名师。不知您可曾听闻‘卧龙先生’?”

“卧龙先生?” 姜岐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疑惑,“老夫久居天水,从未听过这个名号,是凉州哪位名士吗?”

陈宇倒也不意外,此时诸葛亮尚未出山,名声只在荆州士人圈中流传,西北之地自然少有人知。他笑着解释:“这位卧龙先生,在咱们西北或许没什么名气,但在中原尤其是荆州区域,名气可是相当之大,甚至有人说,他的才学比我身边的伯温先生还要胜上几分,有经天纬地之能,更有传言‘得卧龙者,可得天下’!” 这话一出,不仅姜岐惊得睁大了眼睛,连姜叙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姜维更是抬起头,眼中满是好奇:“靖安侯,这位卧龙先生,比教我看舆图、分析防务的先生还厉害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宇笑着点头,又看向姜岐,语气诚恳:“如今伯约已年过十五,天资聪颖,上次看他分析天水防务,小小年纪便有大局观,是块难得的璞玉。只是凉州虽广袤,终究偏安一隅,眼界难免受限;而中原之地人才辈出,若能让伯约去隆中拜卧龙先生为师,跟着他学谋略、习兵法,将来定能成大器。”

这下轮到姜岐彻底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找回声音,语气中满是犹豫与不舍:“侯主,您…… 您能为维儿如此费心,老夫感激不尽。可您也知道,维儿从小便没出过远门,他父亲走得早,这些年一直跟在老夫身边,从未离开过半步。如今让他去千里之外的隆中,跟着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学习,老夫…… 老夫实在放心不下啊!”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丧子之痛尚在心头,他实在不敢再让唯一的孙儿置身险境。

陈宇早已料到他会有此顾虑,连忙安抚道:“姜老的担忧,某都明白,换做是我,也舍不得让孩子远走。但您想想,伯温先生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伯约有如此天赋,若能得卧龙先生指点,将来的成就绝不止于天水;再说,某说句心里话,将来凉州的安危,或许还要靠伯约这样的后辈撑起来,让他去见世面、学真本事,也是为了他好,为了姜家好,更是为了凉州好。”

他顿了顿,又加重语气,给姜岐吃下定心丸:“至于安全,您大可放心。某会从镇抚司调派一百精锐暗卫,个个身手好且心思缜密,让他们寸步不离保护伯约;另外,某还会在隆中附近安排联络点,让伯约每月给您写一封家书,若他想回来,随时能找到人护送,绝不会让他孤身一人在外受委屈。”

姜岐看着陈宇诚恳的眼神,又低头看了看儿子眼中满是期待的姜维,心中的防线渐渐松动。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侯主…… 真的能保证伯约的安全?那卧龙先生,真的如您所说,有经天纬地之才?”

“某以靖安侯的身份担保!” 陈宇语气坚定,“若伯约在隆中受半分委屈,某亲自去隆中接他回来;至于卧龙先生的才学,您日后便知,某绝不会拿伯约的前途开玩笑。”

姜岐又看了一眼姜维,见孩子正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自己,显然是动了心。他终于长叹一声,点了点头:“罢了,侯主为维儿考虑得如此周全,老夫再推辞,便是耽误孩子的前程了。只是…… 让他明日再走,老夫还得给他收拾些行李,再教他几句在外待人接物的道理。”

“当然!” 陈宇心中一松,脸上露出笑容,“明日一早,某让亲卫把马匹和药材送到府中,不急这一时。”

姜维见爷爷答应了,立刻兴奋地拉住姜岐的袖子:“爷爷!我一定会好好学本事,将来回来保护您,保护天水!”

姜岐看着孙儿的模样,眼中的不舍渐渐被欣慰取代,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好,爷爷等着伯约回来。”

厅内的气氛终于轻松下来,陈宇又与姜岐、姜叙商议了些细节 —— 比如暗卫的联络方式、给诸葛亮的引荐信措辞、还有姜维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直到窗外的天快亮了,才起身告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