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文会上的“鸡同鸭讲”与主公的“文化自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最新章节。
张承也愣了一下,看清是关靖和严纲,心中顿时乐开了花!这可是送上门的及时雨啊!他立刻朝两人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趁热打铁道:“看看!关长史和严将军都是明白人!边郡生存,靠的就是这股子务实劲儿!”
场面一时被张承和关、严二人稳住。那青州学子下不来台,还想再辩。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蔡琰缓缓站起身,声音清越平和:“这位兄台,《周易》有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可见制器利民,本为圣人所倡。渔阳新纸,虽糙而可用,惠及寒门;此水泥之物,若真能坚固耐用,亦是利民之器。至于军粮,边郡艰苦,将士保家卫国,能果腹已是不易,又何必苛求口味?文会之旨,在于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而非意气之争,徒逞口舌之快。”
她这番话,引经据典,道理通透,既维护了渔阳的“面子”,又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
那青州学子可以不服张承的“歪理”,却无法反驳蔡琰引用的圣人之言和关靖、严纲的切身经历,顿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地坐了下去。
张承见状,立刻顺杆爬,大手一挥:“蔡大家说得对!关长史、严将军也说得在理!咱们文会,以文会友,以理服人!那个……刚才讨论到哪儿了?继续继续!”
经过这么一闹,接下来的论道环节,气氛虽然依旧热烈,但火药味却淡了不少。大家讨论的重点,也不知不觉从纯粹的经义辨析,多少偏向了一些“经世致用”的话题。
张承看着台下逐渐“正常”起来的学术交流,偷偷抹了把汗,对旁边的郭嘉低声道:"妈的,比打仗还累!差点就下不来台,多亏了关靖和严纲啊!"
郭嘉晃着酒葫芦,瞥了一眼远处再次戴上斗笠的关、严二人,意味深长地笑道:"此二人倒是识时务,看来是心有所属了。主公,又得两员干将,恭喜。"
张承心里美滋滋,但面上还是强作镇定:"咳咳,还得再观察观察...不过,老子这'文化自信'看来还是有点市场的嘛!"
关靖和严纲也被请到了上座。趁着宴席喧嚣,关靖举杯向张承敬酒,低声道:"太守今日一席话,令关某茅塞顿开。公孙伯珪刚愎自用,非明主之相。太守务实进取,重实务而不轻文教,正是幽州所需。若太守不弃,关某愿效犬马之劳。"
严纲更是直接,一拍桌子:"张太守!某就佩服你这份实在!跟着你干,痛快!"
张承大喜过望,连饮三杯,当场就任命关靖为郡丞,协助田楷处理政务;严纲则编入赵云麾下,统领一部骑兵。这意外之喜,让他觉得白天那场"文化保卫战"打得值!
宴席至半,作为今日另一重头戏的婚礼终于要开始了。张承被郭嘉、田楷等人推着去换上了大红吉服。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那身耀眼的红色与他略显局促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得众人善意的哄笑。
蔡琰也已换上了凤冠霞帔,由侯月华陪着走了出来。红妆映衬下,她平日清冷的面容添了几分娇艳,看得张承眼睛都直了。
"瞅啥呢主公!赶紧行礼啊!"郭嘉在一旁起哄。
婚礼由田楷主持。没有太多繁文缛节,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二人拜了天地,拜了代表高堂的牌位(张承这边随便找了个牌位凑数,蔡琰那边则是其父蔡邕的灵位),又夫妻对拜。
当张承牵着红绸,引着蔡琰走向洞房时,他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身后是众人的欢呼和笑闹声,郭嘉甚至带头唱起了不成调子的"催妆诗"(被田楷严厉制止了),弓骑兵们想放箭庆祝的企图也被赵云及时扼杀在摇篮里。
洞房被布置得一片火红。烛光摇曳,映着蔡琰低垂的侧脸。张承搓着手,看着坐在床沿的新娘,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白天在文会上怼人的气势全没了,只剩下心跳如鼓。
"那个...琰儿..."他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今天...辛苦你了。"
蔡琰抬起头,烛光下她的眼眸格外明亮,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将军今日在文会上,很是...威风。"
张承老脸一红:"嘿嘿,那不是被那小子气的嘛!差点坏了咱们的好日子。"
他走到床边坐下,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握住了蔡琰的手。蔡琰的手微凉,轻轻颤了一下,却没有挣脱。
"琰儿,"张承看着她,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华雄是个粗人,不懂什么风花雪月。但我知道,从今往后,我会护着你,不让你再受半点委屈。渔阳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的...依靠。"
蔡琰的眼眶微微湿润,反手轻轻握住了他的大手,低声道:"君心如磐石,妾心亦如是。"
窗外,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幽州古老的祝福歌谣,声音粗犷却真挚。府外的喧嚣渐渐散去,只剩下冬夜的寒风掠过屋檐,却吹不散这一室温暖。
红烛噼啪作响,张承看着眼前这个终于名正言顺成为他妻子的才女,只觉得这九十九次的死亡轮回,穿越后的所有艰辛,在此时此刻,都值得了。
"那个..."张承挠了挠头,看着跳动的烛火,又看看身边佳人,憋出一句,"咱们...是不是该歇息了?"
蔡琰脸颊飞红,轻轻点了点头。
(此处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