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冷面护卫的“好评”如潮(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药膳小厨娘与她的药人护卫》最新章节。
凌或靠在床头,正闭目调息,闻言睁开眼,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叶茯苓眼珠一转,凑到他床边:“哎,我说,你那天用筷子打赵五那手真厉害!嗖一下!百步穿杨啊!你以前是干嘛的?武林高手?将军?还是……专门搞暗杀的?”她最后一句压得极低,带着点试探和好奇。
凌或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刚刚缓和些许的气氛立刻被打回原形。他淡淡地扫了叶茯苓一眼,那目光里的寒意让她瞬间噤声,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与你无关。”他冷声道,重新闭上了眼睛,明显拒绝交谈。
叶茯苓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心里有点小委屈,又有点后怕。得,这位爷的逆鳞碰不得。
但她叶茯苓是谁?打不死的小强!搞不清来历就算了,赚钱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本祖传药膳手札,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赵五的威胁还在,阿冰的伤势也需要更好的药材,这一切都需要钱!
她把最后一点钱和张大山送来的一些山货、小豆子不知从哪摘来的野果凑在一起,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重操旧业!这次一定要成功!”
这一次,叶茯苓吸取了教训。
她没有再大张旗鼓地在门口摆摊。
她先是精心熬制了一锅香气浓郁、用料实在的药膳汤:这次是加了山楂、陈皮和少量黄芪的健脾开胃消食汤。味道酸甜可口,极其开胃,她特意调整了配方,确保在凌或那里也能得到“尚可”的评价。
她找到了小豆子。
“小豆子,帮姐姐一个忙好不好?”她盛了满满一大碗汤,又拿了几个杂粮饼子递给眼巴巴的小乞丐,“你把这个汤,送给前几天帮姐姐说过话的码头李大叔、还有街口带孩子的王婶家,就说……是茯苓姐姐谢谢他们上次帮忙,请他们尝尝鲜。”
小豆子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包在我身上,茯苓姐姐!”
叶茯苓又拿出一个小瓦罐,装了些汤,递给小豆子:“这罐是你的跑腿费。”
小豆子欢天喜地地跑了。
接着,她又盛了一碗,亲自给张大山送了过去。
“大山哥,这几天多谢你照应,尝尝这个,开胃的。”
张大山受宠若惊,黝黑的脸庞都有些发红,连连摆手:“茯苓妹子你太客气了……这、这怎么好意思……”最后还是憨笑着接了过去。
做完这一切,叶茯苓就耐心地在店里等着。
药膳是自己精心熬制出来的,叶茯苓特意留意过小镇上人们的作息和生活习惯,这座小镇地处偏僻,人们靠着自己种地打猎和后山的作物养活自己,生活条件差,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营业不良,叶茯苓根据营养学知识针对性的熬制药膳,送出去的汤药多少都会有成效,果然,到了傍晚,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先是李大叔下工后特意绕到百草堂,黝黑的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叶姑娘,那汤……还有不?俺家娃子喝了直说好,晚上吃饭都香了!俺婆娘让俺来问问,能不能买点?”
接着是王婶,牵着孩子过来:“茯苓丫头,你那汤真不错,我这两日总觉得肚子胀,喝了舒服多了!怎么卖的?”
甚至连张大山都扭扭捏捏地来了,说是他娘喝了觉得好,还想再要点。
叶茯苓心里乐开了花,但表面还是维持着镇定:“大叔大婶喜欢就好,这汤三文一碗,主要是些山楂陈皮健脾胃的,对身体好。”
但是这可是实打实的生意啊!
叶茯苓特意留意了,济世堂的钱掌柜今天似乎出门了,没来找茬。
她的小药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笔进项!
虽然只是寥寥几十文钱,却让叶茯苓看到了无限的希望。她仔细地将铜板擦干净,放进空了很久的钱匣里,听着那清脆的响声,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叶茯苓每天只定量熬制两锅药膳汤,种类也根据时节和打听来的需求变换着:今天是祛湿茯苓汤,明天是安神枣仁粥……。
生意居然就这么慢慢地、低调地做了起来。钱匣子里的铜板渐渐多了起来,虽然离还清债务和购买好药材还差得远,但至少看到了持续的进项。
叶茯苓每天的生活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着。她清晨早早起床,匆匆忙忙地赶到山林中去采药。山林中的道路崎岖不平,她常常需要攀爬陡峭的山坡,穿越茂密的树林,才能找到那些珍贵的草药。
采药回来后,她来不及休息,立刻开始熬制汤药。厨房里弥漫着草药的香气,她仔细地挑选着每一种草药,按照祖传的秘方精心熬制。熬汤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除了采药和熬汤,叶茯苓还要照顾阿冰。
尽管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叶茯苓的脸上却总是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她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明亮,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凌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看着那个瘦小的身影每天像个小陀螺一样忙进忙出,一会儿对着药罐子发呆,一会儿数着铜板傻笑,一会儿又凑到他床边叽叽喳喳地说今天哪个客人夸她的汤好喝。
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不知不觉变长了。
有时,她会把新开发的药膳第一个端给他“品鉴”。
“阿冰,快尝尝这个!我新想的,百合枇杷雪梨汤,润肺的!我觉得味道清甜着呢!”她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仿佛忘了眼前这是个味觉诡异的人。
凌或看着她鼻尖上沾着的一点灰烬和亮得惊人的眸子,沉默地接过碗,喝了一口。
依旧是那股诡异的、被扭曲了的味道感知。但他看着她期待的眼神,喉结滚动了一下,咽了下去,然后给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超过两个字的评价:
“……尚可,润。”
就这简单的三个字,让叶茯苓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仿佛得到了米其林三星大厨的认证一般。
“是吧是吧!我就说这个配方肯定没错!”她得意洋洋,干劲十足地又跑去研究新配方了。
凌或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似乎极其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快得像是错觉。
这日打烊后,叶茯苓盘点着这几天攒下的铜钱,心里盘算着明天去市集买只老母鸡,给阿冰好好补补,再买点好点的黄芩和金银花。
小豆子帮忙打扫完院子,啃着叶茯苓给的饼子,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虚掩的店门被人轻轻推开了一条缝。
叶茯苓以为是最后一位取预定的汤的客人,头也没抬:“客人稍等,马上就好……”
然而,进来的却是一个面生的中年男子。衣着普通,但气质沉稳,眼神温和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进门后并未立刻说话,而是目光在店内缓缓扫过,最后落在角落里正在晾晒的药材和那只冒着热气的药罐上,轻轻吸了吸鼻子。
叶茯苓抬起头,看到陌生人,心里下意识地一紧,尤其是经历了赵五和凌或的事情后,她对陌生人格外警惕。
“这位……先生,您有什么事吗?”她放下手中的钱,站起身,语气带着戒备。
那中年男子收回目光,脸上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声音温润:“店家不必紧张。鄙人姓孙,路过贵宝地,听闻店家的药膳汤颇有些特色,香味独特,故冒昧进来一问。”
叶茯苓稍稍放松,原来是闻香而来的客人?她打量了一下这位孙先生,不像本地人,也不像来找茬的。
“孙先生谬赞了,就是些家常的汤水,加了点药材罢了,谈不上特色。”她谦虚道,心里却有点小得意,看来她的汤名声都传到外地人耳朵里了?
孙先生笑了笑,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柜台上的药札和几味常见的药材,问道:“店家似乎精通药理?不知这药膳之道,是家学渊源还是?”
叶茯苓心里那点警惕又冒了出来,这人问得有点细啊。她含糊道:“家父略通岐黄,留了些方子,我也就是胡乱试试,混口饭吃。”
孙先生闻言,点了点头,不再追问,转而道:“那不知店家今日可还有汤?能否卖与在下一碗,也尝尝这特色。”
“今日的已经卖完了。”叶茯苓抱歉地笑笑,“先生若是想尝,明日赶早?”
“无妨,是在下唐突了。”孙先生似乎并不介意,又看了一眼后院的方向,微微颔首,便转身告辞了,“那便明日再来叨扰。”
送走这位奇怪的孙先生,叶茯苓心里有点嘀咕。这人看起来不像普通人,谈吐气度都不像个小地方的人。他真的是来喝汤的?
她摇摇头,把这些胡思乱想甩开,继续清点她的铜板。也许是我想多了,就是个好奇的过路客吧。
她拿起钱匣,准备拿到后院收好。
刚掀开通往后院的帘子,却意外地发现,原本应该闭目休息的凌或,不知何时竟半撑着身子,目光锐利地透过门缝盯着前店刚刚离开的那位孙先生的背影。
他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审视?
叶茯苓一愣:“阿冰?你怎么起来了?看到刚才那个人了?”
凌或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躺了回去,闭上眼睛,沉默了半晌,就在叶茯苓以为他又不会回答时,他才低低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吐出几个字:
“……那人,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