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党校见闻录(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林鸿彬这是啥话也插不上啊!
这里不讲级别,但年龄差异摆那里啊!
当然,气氛也不都一直和谐,特别是在讨论课的时候。
刚结束了动乱,正是寻求新的方向的时候,思想上禁锢少了,中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两人,立马就因为某种观点争的面红耳赤。
除了学校的老师,还有一部分是“客座教授”。
“客座教授”者,前来党校讲大课的省领导也。
党校上课,除按教材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经济学外,每周还有一次上大课。
大课特点,一是高,授课者都是某一部门领导或决策者,高屋建瓴;二是精,讲的都是人们关注议论的热点问题,精粹集中;三是尖,都是“打开窗户说亮话”,尖锐泼辣。
每逢大课,礼堂座无虚席,讲到精彩处,群情激昂,掌声如雷。
也有“软”一些的。比如从清源县党校起头的各种礼仪课程;外贸公司领导教授的“着装艺术”、“对外商务礼仪”;领事馆老同志讲的国际时事等。
晚上还会安排一些知识讲座,主要是文史类的。
有位教育组的副组长讲《红楼梦》,他不拿讲稿,娓娓道来,大段大段背诵《红楼梦》里的精彩段落和诗词,使人如痴如醉。
这比林鸿彬这个用外挂的都厉害,只能是“佩服”两字送上。除去外挂,《红楼梦》里的诗词林鸿彬他背不上5首,更没办法侃侃而谈了。
倒是《红楼梦》电视剧插曲记了好几首,要不要拿出来用?
学校里也不只有文化课程。
学员6点即起。
有体育系的老师教太极拳,教太极剑,教练功十八法;
也有商业厅的同志教跳交际舞。
能来教跳舞的老师,舞技当然是精湛绝伦,一亮相就非同凡响。
探戈、伦巴、华尔兹自不必说,单是四步,他就可以跳出快四、中四、慢四、蹦四等数种花样。
每种花样,又分解为开位、对位、错位、单手相牵、双手相牵、交叉相牵等若干组合。
可惜学的人大多是手脚僵硬“粗人”,老师的“阳春白雪”和者甚寡,只好降低标准,改吟“下里巴人”,先从最基本的“ABCD”教起。
“一达达,二达达,三达达。”老师以嘴代收音机,一边念着节奏,一边示范前行。
“一达达,二达达,三达达。”众学员亦步亦趋,紧随其后,学得煞是认真。
林鸿彬对交际舞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把老师的教学录像起来,有空再练一练。
他更喜欢太极拳,这有老师在了,那不得好好请教一番,请教只能私下请教,体育系的老师主要任务还是带这些学员。
每天一早,晨光熹微。
练太极拳、太极剑者,到体育场一角,武术队的教练亲作示范。
收音机里,丝竹声声,有民乐悠扬伴奏。
当然,也不能光学,还得下单位参观:候官橡胶厂、榕城电机厂等,最后一站竟然安排到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让学员们了解水稻研究的最新成果。
“小林同学,这是你的地盘,你得给我们哥几个给安排好了!”
“对对对,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怎么安排?水稻研究所的人他都不认识几个,还好研究所的人自有安排。
水稻研究所当然有一大片的农田,几位技术员一路介绍关于水稻的各种研究,以及现在最火的杂交稻。
研究所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柑橘园,现在正是柑橘、柚子成熟的季节。
林鸿彬找到研究所主任,这位倒是见过几次面。
“许主任,这些柑橘、柚子是我们单位的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林鸿彬说道:“多弄一些来,钱记在我帐上,或者我从青云山给你们调一批其他的水果来?”
许主任眼睛一亮:“林副院长,您说话算话,那您帮我调青云山的水果来!”
“哈哈哈,行!”
秋日的阳光下,学员们手里捧着柑橘啃得香甜,讨论着杂交稻的产量。
林鸿彬望着这幕笑了--三个月的党校时光,就像这手里的柑橘,细品之下,全是饱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