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二皇子的“正统”旗号(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殿下我们造反吧》最新章节。

一身劲装的林惊羽接着禀报,语气急促:“王爷,李大人所言极是。据‘夜枭’最新探报,二皇子不仅完全控制了京城及周边畿辅要地,正在大力整合京营、御林军及附近州县的兵力粮草,同时不断以摄政王名义向各地督抚、将领发出命令,许以高官厚禄,或加以威胁恐吓,试图收编力量。其矛头,在稳定北方之后,必然指向南方,指向所有不臣服于他的势力。恐怕…不久之后,就会对我们下手了。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武泽苍强迫自己从震惊与愤怒中冷静下来,他走到窗前,望着院内几株在寒风中挺立的苍松,沉吟良久,方道:“加强边境关隘、尤其是通往京城方向的哨探与警戒,增派巡逻队,严密监视所有官方驿道及小路动向。但切记,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主动挑衅,甚至不可流露出任何敌意。如今乱世,人心惶惶,众目睽睽,谁先动手,谁就先失了道义,失了人心。我们要站稳一个‘稳’字,一个‘理’字。”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武泽苍期望的缓冲时间并未持续多久。十日之后,二皇子武泽宽精心挑选的使者团,便带着那份措辞华丽却包藏祸心的“嘉奖旨意”,一路招摇地抵达了和州城。

使者身着四品官服,态度倨傲无比,在王府大殿之上,面对端坐于上的武泽苍, merely微微欠身,便高昂着头,展开那道明黄绫帛,用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拉长了声音宣读:“摄政王、平乱总督府总督令旨:咨尔安定王武泽苍,镇守和州,抚慰地方,劝课农桑,赈济流亡,甚得民心,功在社稷。特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然今国事维艰,陛下圣体不安,朝中正值用人之际。念尔乃皇室宗亲,才德兼备,特召尔即日入京,擢任辅政大臣,参赞机要,共商国是,匡扶社稷。钦此——安定王,还不快快谢恩接旨?!”

宣读完毕,那使者斜眼看着武泽苍,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笑意,仿佛早已料定对方不敢抗拒。

殿内,武泽苍麾下的文武属官,如赵铁鹰、林惊羽等人,皆面露怒色,手不由自主地按向了兵器。李慕则以眼神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武泽苍并未如使者预料那般立即跪接谢恩,他甚至没有起身,只是平静地注视着使者,目光深邃,缓缓开口问道:“使者大人,一路辛苦。本王有一事不明,欲请教使者。父皇病情究竟如何?龙体可有好转之象?为何此番旨意,是由摄政王总督府下达,而非父皇亲自用玺下诏?宫中惯例,召藩王入京此等大事,必是父皇亲笔朱谕,为何此次不同?”

使者显然没料到武泽苍会如此直接地质问核心问题,面色微微一变,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强自镇定下来,语气变得生硬:“安定王此言何意?陛下病体沉重,需绝对静养,一切政务自然由摄政王总揽。摄政王殿下乃奉陛下旨意监国,他的令旨,便是陛下的旨意!安定王如此追问,莫非是在质疑摄政王的权威?质疑陛下的安排吗?”他试图用大帽子压人。

武泽苍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却冰冷无比的笑意:“使者言重了,本王岂敢。只是君臣父子,人伦大道,乃立国之本。为人子者,闻听父皇病重,心如刀绞,恨不能即刻飞赴膝前,侍奉汤药,此乃人子之常情,亦是孝道所在。既然摄政王总揽政务,主持大局,想必更能体谅本王这份焦灼之心。这样吧,请使者回禀摄政王,这些赏赐,本王愧领,谢摄政王厚恩。至于入京辅政之召…”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若摄政王允准,本王愿即刻轻车简从,随使者一同返京,不为做官,只为入宫探视父皇病情,以尽人子之孝道。待父皇圣体康愈,再由父皇亲自下诏,委以任何职事,本王必万死不辞,即刻赴任!不知使者意下如何?可能允准本王这片孝心?”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完全站在了孝道与亲情的制高点上,反而将使者逼入了绝境。

那使者顿时语塞,张口结舌,额角渗出细汗。他支吾了半晌,才勉强挤出一番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这个…这个…陛下…陛下病情特殊,太医再三嘱咐,必须绝对静养,绝不能见外人,以免…以免感染邪气,加重病情。摄政王有严令,任何人不得入宫打扰陛下静养,此乃为了陛下龙体着想!安定王的一片孝心,下官…下官定会转达,但入宫探视,是万万不可的!还请王爷以国事为重,先接旨入京任职…”

武泽苍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无踪,神色骤然转冷,目光如利剑般刺向使者:“哦?原来如此。既是父皇需要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扰,那本王又岂能因一己之私,违逆太医叮嘱和摄政王严令,贸然入京,万一惊扰了父皇静养,本王岂非成了千古罪人?既然如此,恕难从命。请使者回禀摄政王,本王在和州遥祝父皇早日康复。待父皇康复,能够亲自临朝下诏之时,本王必即刻奉诏入京,绝无迟延!”

使者闻言,终于绷不住了,脸上血色尽褪,转而因惊怒而涨得通红。他指着武泽苍,声音尖厉起来:“武泽苍!你…你这是狡辩!是公然抗旨不遵!摄政王召你入京是看得起你,你竟敢如此推三阻四,分明是心怀叵测,意图不轨!”

“放肆!”侍立一旁的赵铁鹰早已怒不可遏,猛地踏前一步,如同一座铁塔般挡在使者面前,手按剑柄,声如洪钟,“安敢直呼王爷名讳!再敢对王爷不敬,休怪某家剑下无情!”

那使者被赵铁鹰磅礴的杀气一冲,吓得连连后退两步,差点摔倒在地,色厉内荏地指着武泽苍等人:“好…好!好一个安定王!你们…你们等着!抗旨不遵,形同谋反!摄政王殿下必派天兵大军前来征讨!到时…到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说罢,也不敢再多停留,生怕真的血溅五步,在手下的搀扶下,悻悻然地狼狈离去,连那些所谓的“赏赐”都忘了留下。

待使者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外,武泽苍缓缓坐回椅中,面色凝重如水,对围拢过来的心腹众人沉声道:“虚与委蛇的日子结束了。看来,与二皇兄的一战,已在所难免。他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权威,而拒绝入京的我,便是他最好的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慕率先建言,眉头紧锁:“王爷,二皇子虽掌控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各地实力派势力盘根错节,未必真心臣服。尤其是那些原本倾向于大皇子、或与二皇子有旧怨的军中将领、地方藩镇,此刻定然心存疑虑,惶恐不安。我们可暗中派遣得力人手,携带王爷亲笔书信,秘密联络这些势力,陈说利害,许以承诺,或许可结成联盟,至少让他们在二皇子征讨我军时保持中立,共谋大事。”

林惊羽接着补充,语气急切:“李大人之议甚善。但远水难解近渴,当务之急是立即加强军备,巩固城防!二皇子若发兵来讨,主力必从东面经官道而来。应立即加派民夫,加固城墙,深挖壕沟,储备滚木礌石、火油箭矢等守城器械。同时,在通往和州境内的几处险要关隘,如黑风峡、落鹰涧等地,增派精兵,多设营寨箭楼,深沟高垒,以为屏障,层层设防,以逸待劳,挫其锐气!”

武泽苍听罢,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就依二位之言。文辅(李慕),联络各方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隐秘谨慎。惊羽,整军备战、加固城防之事,由你与铁鹰一同操办,要快,要稳,要万无一失。”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坚定,“但切记,我等所做一切,首要为自保,而非争霸天下。若二皇兄能就此罢手,或以天下百姓为重,推行仁政,结束乱世,我武泽苍仍愿上表称臣,安守和州一隅。若他一意孤行,为巩固权位而不惜穷兵黩武,残暴不仁,祸害苍生…那我等也绝不能坐视不理,任由这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和州这台战争机器,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运转起来。百姓们虽然担忧,但出于对武泽苍的爱戴和保卫家园的决心,纷纷积极响应,支援前线。

很快,使者狼狈不堪地逃回京城,添油加醋地将武泽苍“嚣张跋扈”、“公然抗旨”、“辱骂摄政王”、“必有反心”的情形禀报了一番。

武泽宽得报,勃然大怒,猛地将手中的琉璃盏摔得粉碎:“好个武泽苍!果然包藏祸心,狼子野心!给脸不要脸!真以为躲在那个穷乡僻壤,本王就奈何不了你吗?!传令下去,即刻集结京营精锐,点齐兵马粮草,本王要亲自统率大军,踏平他和州,铲除这个逆贼!将他擒回京师,明正典刑!”

杨国忠见状,急忙上前劝阻:“王爷息怒!王爷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亲征啊!如今京城初定,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暗流涌动。大皇子旧部、各地藩王,都睁大眼睛看着呢。若王爷您亲自率大军远离京师,京城必然空虚,万一有人趁机作乱,里应外合,则大势去矣!届时前方战事未平,后院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啊!不如先派一员得力大将,统率数万精兵,前往征讨和州。待其扫平叛逆,或至少消耗了武泽苍的实力,王爷再携大胜之威,御驾亲征,扫荡南方不迟!此乃万全之策!”

武泽宽虽然暴怒,但并非全然无智之人,听了杨国忠的分析,强行冷静下来,思索片刻,觉得言之有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沉声道:“杨相老成谋国,言之有理。是本王气糊涂了。既然如此…那就命征东将军李敢为主将,率三万京营精兵,即日启程,讨伐和州逆贼武泽苍!告诉他,本王不要过程,只要结果!要么提武泽苍的人头来见,要么就把他捆来京师!”

冰冷的军令迅速传出,战争的机器开始隆隆启动。粮草辎重从仓库中调出,军械库敞开,士兵们领取兵甲,将领们点验人马,庞大的军队开始在京郊大营集结。肃杀之气弥漫天空,战云笼罩中原,一场决定许多人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和州城内,气氛同样紧张而肃穆。武泽苍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任凭寒冷的北风吹动他的衣袍。他极目远眺东方,那里是京城的方向,也是战争即将来临的方向。他知道,过去那段相对平静、可以埋头发展的日子,已经彻底结束了。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肩膀上沉甸甸的,是信任他的十数万军民的生死存亡。

亲随小福子匆匆跑上城楼,禀报道:“王爷,城中的百姓们…听说朝廷可能要派兵来打咱们和州,群情激愤,许多青壮年自发聚集在府衙和兵营外,纷纷请求报名参军,要保卫和州,保卫王爷!他们说,绝不让朝廷的狗腿子毁了咱们的好日子!”

武泽苍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感动,但随即而来的却是更深的心痛与不忍。他轻叹一声:“都是我大武的好子民啊…可是,战争一起,无论胜败,又不知有多少家庭要破碎,有多少父母要失去儿子,有多少妻子要失去丈夫,有多少孩子要失去父亲…血流成河,白骨蔽野…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为好。我等奋力争取,难道不正是为了杜绝这等惨事吗?”

一旁的李慕亦是轻声叹息,劝慰道:“王爷仁德,爱民如子,此乃和州之福。然如今之势,实乃树欲静而风不止。二皇子步步紧逼,刀已架在颈上,我等已无退路。乱世之中,有时不得不以战止战,以杀止杀。唯有尽快挫败强敌,结束这乱世,才能让天下百姓真正永享太平,安居乐业。今日之牺牲,或许正是为了明日之永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泽苍沉默良久,目光从远处苍茫的地平线上收回,变得无比坚定,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斩钉截铁道:“传令下去!按照既定方案,全力加强城防,动员民兵,分发武器,进行紧急操练!但我们绝不主动出击,不首先攻击任何朝廷军队,只做防御之态。同时,四门照常开放,继续接纳四方流民,施行仁政,一切照旧!我要让天下人都看清楚,在和州,什么是生存,什么是希望,什么才是真正的为政之道!他武泽宽打着‘正统’的旗号行篡逆之事,我武泽苍,便要用这‘仁政’之实,来告诉世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天下归心!”

夕阳西下,如血般的余晖洒在和州城头,将武泽苍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融入这片他誓死守护的土地。这位原本只想偏安一隅、守护一方百姓安宁的皇子,终究被命运的巨浪和兄弟的野心,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在他的身后,是和州十数万军民沉甸甸的期望与信任;在他的面前,是即将席卷而来的烽烟与挑战,是乱世的铁与血。

二皇子武泽宽,高踞庙堂,打着“正统”的旗号,欲以雷霆手段和绝对权威扫清六合。 四皇子武泽苍,扎根和州,秉持“仁政”的理念,欲以民心所向和浩然正气匡扶天下。

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两种背道而驰的道路,即将在这片饱经磨难、渴求安宁的土地上展开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而这场碰撞的结果,必将深刻地影响大武王朝的未来走向,乃至重塑整个天下的格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