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暗流与明棋(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的仕途传奇》最新章节。
省委书记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秦宇轩甚至能听到那端轻微的呼吸声。这短暂的寂静,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凝重的压力。
“宇轩同志,你反映的情况很重要。”书记的声音终于传来,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看来,有些同志是坐不住了,想把水搅浑啊。”
“书记,我认为这不仅是针对榆木示范区,更是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区域协同’战略的质疑和挑战。他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散播谣言,意图就是在中央考察团面前,造成我省内部不团结、战略摇摆不定的假象。”秦宇轩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的本质。
“你的判断是对的。”书记肯定了秦宇轩的看法,“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稳住阵脚,保持定力。你提出的应对措施,思路是清晰的。省政府这边,就由你全权负责,稳住大局,确保考察工作顺利进行。省委这边,我会在适当的场合,统一口径,明确支持态度。”
有了省委书记的明确背书,秦宇轩心中更有底气。他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将应对方案细化落实。
省政府办公厅的《说明》文件以最快速度起草、签发,措辞严谨,态度鲜明,不仅重申了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列举了已经落地和正在洽谈的具体合作项目进展,用事实说话。文件通过机要渠道,迅速送达相关央企总部。
与此同时,方文谦的秘密联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几家被列入“白名单”的“隐形冠军”企业,对秦宇轩亲自发出的、极具诚意的邀请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企业规模或许不如那些央企庞大,但在各自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对能与省级层面直接对话、参与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机会十分看重。他们纷纷表示,将在考察团抵达期间,派核心团队赴榆木进行实地考察。
就在秦宇轩紧锣密鼓布局的同时,暗处的对手也并未闲着。
两天后,一份匿名材料悄然出现在了省里几位主要领导的案头,甚至据传也通过某种渠道,递到了即将到来的中央考察团某位成员手中。这份材料没有直接攻击区域协同战略,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榆木示范区规划中的“煤基高端新材料产业园”,质疑其技术路线的成熟度、市场前景以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并隐晦地暗示项目决策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倾向。
这一招,更为阴险。它披着“科学论证”、“理性探讨”的外衣,实则是在技术层面进行否定,试图从根源上动摇项目的合法性,让支持者难以公开辩护,否则便有“不尊重科学”之嫌。
“省长,这份材料列举的某些技术参数和市场预测,看似有依据,实则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省发改委主任拿着材料的复印件,眉头紧锁,“但其专业性很强,外行人很容易被唬住。”
秦宇轩快速浏览着材料,脸上看不出喜怒。“看来,对方是做了功课的,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攻击点。”他放下材料,语气平静,“既然他们想在技术层面上论战,那我们就奉陪到底。”
他立即做出指示:“第一,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省内相关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包括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就这份材料提出的所谓‘质疑’,进行权威、严谨的论证,形成一份《关于榆木煤基高端新材料产业园技术路线与市场前景的专家评估意见》。要确保论据充分,数据翔实,逻辑严密。”
“第二,联系国内在此领域具有公认权威性的第三方研究机构,邀请他们组成专家团,在考察团到来前后,对产业园规划进行独立评估。我们要用最客观、最权威的声音,来回应这些不实之词。”
“第三,”秦宇轩目光扫过众人,“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再做微调。增加参观我们省能源化工研究院、与本地技术团队座谈的环节。要让考察团亲眼看到,我们陕东省不仅有意愿,更有能力和人才储备,来支撑这样的高端产业项目!”
秦宇轩的应对,再次展现了他化被动为主动的能力。他没有被对手带入纠缠细节、自证清白的泥潭,而是跳出圈外,借助更高层次的权威和更直观的展示,来粉碎质疑。
接下来的几天,陕东省与榆木市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指挥系统,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官方渠道的澄清、实力派企业的暗中力挺、权威专家的论证、独立第三方的评估准备……一张张明牌暗棋被打出,逐渐稳住了因谣言而略有浮动的局面。
2007年11月25日,考察团到来的前一天晚上,秦宇轩再次检查了所有准备工作,确认无误后,才稍稍松了口气。他站在办公室的全省地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榆木的位置。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明天才开始。暗处的对手绝不会甘心失败,一定还准备了其他的“惊喜”。但他已经布好了局,稳住了基本盘。此刻,他心中没有忐忑,只有迎接挑战的冷静和决心。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一场围绕榆木示范区、关乎陕东未来发展的明暗较量,即将在中央考察团的注视下,拉开最终的帷幕。秦宇轩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如鹰。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