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墨痕里的微光(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的仕途传奇》最新章节。
下课铃在走廊里撞出回声时,秦宇轩低头盯着草稿纸——那团被眼泪洇开的墨渍,早晕成了模糊的灰斑,笔尖在“砖厂”二字上反复划拉,终于把纸页戳出个细小的破洞,露出底下垫着的旧作业纸反面。
“宇轩,等会儿!”阿不都热合曼的声音从身后追来,手里的牛皮纸包带着奶香,“我妈刚寄的奶疙瘩,你拿两块。下午两节政治课呢,空肚子熬不住。”他把纸包往秦宇轩手里塞,指腹触到对方冰凉的指节,又赶紧补了句:“聚餐的事你别管,我多交两块,"不,我不参加这样的活动,谢谢您了阿布哥。 ”
秦宇轩捏着硬邦邦的奶疙瘩,咸香混着奶香钻进鼻腔。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夜,娘在煤油灯底下烙的菜馍,也是这样攥在手里能暖到心口。“阿不哥,我不能要……”话没说完,胳膊就被阿不都热合曼拍了下:“啥能不能的?你上周帮我补数学笔记,连晚饭都没吃,我还没谢你呢!再说这奶疙瘩放久了会硬得硌牙,你不吃才是浪费。”
两人刚拐到楼梯口,就撞见抱着作业本的李教授。老教授的银边眼镜滑到鼻尖,目光先落在秦宇轩磨破的袖口——那处的布茬都起了球,露出里面浅灰的衬里,又移到他手里攥着的旧课本上:封皮早掉了,用粗麻绳绕着捆了三道,像怕散架似的。“秦宇轩,你上周交的《资本论》读后感,我看了。”李教授的声音比课堂上软些,“最后那段写‘底层民生与制度保障’,很有想法,是结合家里的事写的?”
秦宇轩猛地攥紧课本,指节泛白。他原以为那篇稿子会像从前的作业一样,只落个“合格”的红章——毕竟他没读过多少课外书,写的全是娘常说的“村里事”:王大爷凑不齐医药费,在炕上等了半个月;二婶子每天天不亮就编竹筐,手指磨得全是茧子,就为给娃凑学费;还有爹蹲在门槛上抽烟时说的“要是有个稳当的医保,咱就不用拖累娃”。
“教授,我……我写得不好,都是些乡下的小事。”他低下头,耳尖烧得发烫,连后颈都绷得紧。
“小事才见真章啊。”李教授推了推眼镜,从帆布包里摸出个笔记本——蓝塑料封皮,崭新得能映出人影。“我这有本多余的,你拿着用。上次看你草稿纸都用的是作业纸反面,写东西不方便。”他把笔记本递过来,又轻声补了句:“下周六下午我在办公室,你要是有空,来跟我聊聊你家那边的医保情况——最近在做基层民生调研,正缺你这样的一手素材。”
秦宇轩捧着笔记本,指腹蹭过光滑的封皮,忽然想起小学时娘用攒了半个月的鸡蛋钱给他买的算术本,也是这样的蓝色。那时他舍不得在上面写字,每天都把边角捋得平平整整。“教授,我……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抄资料、整理问卷都行。”他抬头时,眼里还带着点慌,怕这份好意自己接不住。
“帮我整理调研问卷就好。”李教授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对了,聚餐 的事张海峰跟我说了,你别急。我跟系里申请了‘困难学生补助’,下周就能批下来,够你交班费,还能买双新棉鞋——冬天快到了,漏风的鞋可冻脚。”
秦宇轩站在原地,看着李教授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手里的奶疙瘩还带着余温,蓝皮笔记本的边角硌着掌心,竟让他觉得踏实。阿不都热合曼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楼下:“你看,张海峰在食堂门口等咱们呢!他说聚餐费不用你交了,他跟几个班委凑了——还说元旦联欢会让你写对联,说你写的毛笔字比校门口的老先生还好。”
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裹着食堂飘来的馒头香。秦宇轩翻开新笔记本,第一页是干干净净的白,他捏紧铅笔,笔尖在纸上轻轻顿了顿——刚才还觉得横在眼前的鸿沟,好像被这一点点微光,照出了能落脚的台阶。他想起娘在信里写的“慢慢来,日子总会一点点好起来”,突然觉得,手里的这支铅笔,好像比砖瓦厂的砖钎还沉,却也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