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淑妃反扑 第六节:帝心难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养心殿的烛火燃到第五根时,皇帝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卷宗。案上堆着两叠纸,左边是皇后外戚贪腐的供词,右边是苏学士 “通敌” 的密信,墨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像两摊凝固的血。

“张禄。” 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侍立在旁的张总管忙躬身上前:“奴才在。”

“苏凝那边,怎么样了?”

张总管的眼皮跳了跳。他刚从碎玉轩回来,亲眼见苏姑娘把淑妃送去的玉簪扔在地上,还说 “就是死,也不会要这沾了脏东西的物件”。可这话哪能照实说?他斟酌着词句:“回陛下,苏姑娘…… 在屋里写字呢,说是要给您写封长信,辩白苏学士的冤屈。”

皇帝 “嗯” 了一声,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 “笃笃” 声。张总管跟了他二十年,知道这是陛下拿不定主意时的习惯 —— 当年废黜前太子,他也这样敲了一夜的案几。

“那密信,你觉得像真的吗?” 皇帝忽然问。

张总管心里一紧,额头渗出细汗:“奴才…… 奴才不懂笔墨。只是李侍郎说,翰林院的学士都认了,说是苏学士的笔迹没错。”

“没错?” 皇帝拿起那封 “密信”,对着光看,“苏学士写‘北’字时,总爱把竖弯钩写得像把小镰刀,说是‘北地多风沙,笔画也该带点硬气’。你看这信上的‘北’,弯钩软得像根棉线 —— 这也叫没错?”

张总管愣住了。他从不知道陛下连这种细节都记得,一时竟不知该怎么接话。

皇帝放下密信,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说不出的疲惫:“朕十七岁登基,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见得多了。有人想借皇后的案子扳倒苏家,这点心思,当朕看不出来?”

张总管膝盖一软,“噗通” 跪在地上:“陛下圣明!”

“圣明有什么用?” 皇帝抓起案上的朱砂笔,在卷宗上胡乱画了个圈,“能辨出假信,却护不住想护的人。你说,朕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很窝囊?”

这话吓得张总管连连磕头:“陛下息怒!奴才该死!奴才不该让您烦心!”

皇帝摆摆手,让他起来:“罢了,跟你没关系。去把那幅《秋江独钓图》拿来。”

张总管忙去内室取画。那是苏凝去年画的,水墨淡彩,画中老翁独坐扁舟,鱼竿斜斜指向上游,水面上漂着片孤叶 —— 当时陛下说 “这画里有股子韧劲儿”,特意挂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

皇帝展开画卷,指尖抚过那片孤叶,忽然道:“苏凝这姑娘,像她父亲,看着温顺,骨子里犟得很。” 他想起去年冬日,她为了护着御花园那株病梅,跟内务府的太监吵了起来,小脸冻得通红,却硬是没让他们把树挖走。

“她方才…… 真要拿砚台砸自己?”

张总管不敢隐瞒:“是。禁军说,姑娘抱着砚台站在门口,眼睛都红了,说不见您,就死在碎玉轩。”

皇帝的指节忽然收紧,画卷被捏出一道折痕。他能想象出苏凝当时的模样 —— 定是咬着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掉下来。

“去告诉禁军,” 他忽然道,“让苏凝来养心殿。”

张总管一愣:“陛下,这…… 李侍郎那边还等着回话呢,若是让苏姑娘来……”

“让她来。” 皇帝的声音不容置疑,“朕倒要听听,她能说出什么花来。”

张总管不敢再劝,忙躬身退下。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声音。皇帝重新拿起那封 “密信”,指尖在 “小女在宫,可为内应” 几个字上反复摩挲,忽然觉得刺眼,猛地将信扔在地上。

他不是傻子。淑妃近来动作频频,又是送参汤又是赏云锦,看似体贴,实则处处透着刻意;李侍郎一口咬定苏家通敌,却拿不出人证,只凭着几封说不清道不明的 “密信”;就连皇后的外戚案,也像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非要闹得满城风雨 —— 这些人,都想借他的手,铲除异己。

可他偏不想如他们的意。

“陛下,苏姑娘到了。” 张总管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皇帝整理了一下龙袍,沉声道:“让她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