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边境拓展 稀土疑云(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史国栋将最后一份火锅店转让合同推到阿卜杜勒面前时,指尖的钢笔还沾着未干的墨渍。

“租金按季度打到这个账户,”他指了指合同末尾的银行卡号,声音里没什么波澜,“后厨的秘制底料配方我留了三份,足够撑到你们找到新的调味师。”

阿卜杜勒攥着合同的手微微发紧,喉结滚了滚:“史老板,不再多留半年?塔什干的冬季马上到了,火锅生意只会更火。”

“不了。”史国栋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这是他在塔吉克斯坦开的第四十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开业半年就成了当地人聚餐的首选,可比起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爆火,这点盈利顶多算“细水长流”。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得整齐的地图,土库曼斯坦的疆域被红笔圈了个圈,“下一站去阿什哈巴德,那边的朋友说,当地人还没尝过正宗的牛油火锅。”

身后的团队成员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不锈钢锅具碰撞的叮当声、行李箱拉链的拉扯声混在一起,透着一股即将启程的匆忙。

史国栋的妻子杨晓英抱着一摞账本走过来,眉头轻轻蹙着:“借贷都己清完了,除去成本和给员工的奖金,净赚了两千九百八十万。就是……比前两个国家少了近三分之二。”

“知足吧。”史国栋接过账本翻了两页,随手放在桌角,“这里的消费力本来就弱,能赚这些已经不错了。明天一早,咱们先去杜尚别机场,把设备托运走,人坐高铁去边境,再转车去土库曼斯坦。”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亚洲片区负责人阿凡提喘着粗气闯进来,头上的民族帽歪在一边,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史老板!等一等!您别急着走!”

史国栋挑眉看他:“怎么了?合同出问题了?”

“不是合同的事!是商机!天大的商机!”阿凡提把纸往桌上一拍,手指着上面的地图标记,“你知道中塔边境的塔什库尔干口岸吗?就是帕米尔高原东缘那个!中国和咱们塔吉克斯坦的高铁、高速都通了,原来翻个天山要半个月,现在三十分钟高铁就到!”

杨晓英凑过来看了一眼:“知道啊,上次咱们去喀什考察,还路过那附近。怎么了?”

“中国人在口岸那边造起了一座新城!”阿凡提的声音都在发颤,“全是中国开发商建的,商场、住宅、写字楼都有,现在常住人口都超过两百万了——中国人占了七成,塔吉克人占三成!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增多。那里商机无限,两国预计那里很快就会成为一座有1000余万人的一座中亚新城。可你猜怎么着?那座城里,连一家川渝味道的鱼羊鲜火锅店都没有!”

史国栋的眼睛瞬间亮了。他一把抓过地图,手指顺着高铁线路划到口岸位置:“你确定?两百万人口的新城,以后会到1000万人。还没有一家火锅店?”

“我昨天刚从那边回来!”阿凡提拍着胸脯保证,“当地政府给中国人的政策好得很,买地皮只要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还免三年税费!这是‘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中国人在那边造城,就是要把两边的生意连起来!”

杨晓英也动了心:“两百万人口,要是能占住市场,比在杜尚别赚得多得多。可……新城的好地段,会不会早就被抢光了?”

“就是这点麻烦。”阿凡提叹了口气,“我托朋友问了,城区里的商业用地全卖完了,连临街的商铺都租出去了。除非……”他顿了顿,指了指地图边缘的一个小标记,“除非考虑城边的山地,离城区也不远,早就与下方的平原连成一体,都是荒山坡,没人愿意要。”

史国栋盯着那个标记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山地好啊!我在重庆待了二十年,最会用山地做文章了。”他转身对团队成员喊,“小王,把咱们在重庆建梯田火锅城的设计图找出来!小李,去查一下那片山地的产权归属,看看能不能买下来!”

团队成员瞬间停了打包的动作,眼里重新燃起干劲。杨晓英拉了拉史国栋的胳膊:“真要在山地建?那得挖土方、修台阶,成本可不低。”

“成本高,收益也高。”史国栋的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你想啊,在山顶建个观景台,客人吃着火锅能看见雪山和口岸,这噱头还不够吸引人?而且山地便宜,咱们买上一大片,不仅能开火锅店,还能建个民宿,搞个‘火锅+旅游’的模式,比单纯开酒楼赚得多。”

第二天一早,史国栋就带着女儿史欣儿和两个工程师去了新城。车子驶出城区,越往边境走,地势越陡,成片的荒山坡裸露着,只有零星的灌木顽强地扎根在土里。

负责接待的中国开发商张总指着前方一座几百米方圆的山包:“就是这座山,产权清晰,面积有两百多亩,但价格只要八十万。在国内没有几千万,谁能拿得下来?就是土质不太好,颜色杂得很,之前有人想用来建养殖场,挖了两下就放弃了。”

史国栋跳下车,踩着碎石子爬上半山腰,蹲下身抓了一把土——土是分层的,表层是褐色,往下挖一点是浅绿色,再深一点竟然是淡紫色,下面还有两层,分别是蓝色和红色。五颜六色的,像撒了颜料。

他捻了捻土粒,手感细腻,还带着点金属的凉意:“这土确实奇怪,不过没关系,咱们建梯田,该拉走的拉走,该倒的倒。每样的土质,土层都无所谓。”

史欣儿也蹲下来看:“爸,这土颜色这么特别,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比如重金属超标什么的。”

“想多了。”史国栋拍了拍她的头,“边境这边的土地都是经过检测的,要是有问题,开发商也不敢卖。”他起身对张总说,“这山我要了,今天就签合同,明天我让建筑公司的推土机过来,先把表层的土推了,平整场地。”

签完合同的第二天,史国栋的建筑公司就派来了五台推土机。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表层的绿植被连根推起,露出下面花花绿绿的土层。史国栋站在山脚下,看着推土机把土堆成一个个小丘,突然觉得不对劲——那些土堆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尤其是紫色的土层,光泽更明显。

他心里咯噔一下,快步走到一个土堆前,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又用指甲刮了一点土,放在鼻尖闻了闻——没有异味,但那细腻的质感和特殊的光泽,让他想起了之前在部队中高级干部培训,在北京的观摩会上见过的稀土样品。

“欣儿!”史国栋突然喊了一声,声音有些发紧,“你赶紧过来一下。”

史欣儿跑过来:“怎么了爸?”

史国栋从口袋里摸出两个密封袋,小心翼翼地装了两把不同颜色的土,封好口递给他:“你马上订机票回北京,把这两袋土送到中科院的李燕山叔叔那里,让他帮忙化验一下。记住,路上别跟任何人说这土是从哪来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只跟我一个人说,包括你妈,暂时也别告诉她。”

史欣儿愣了一下,看着父亲严肃的表情,立刻点头:“我知道了爸,我现在就去订高铁票。”

送走史欣儿,史国栋心里七上八下的。他坐在山脚下的石头上,望着推土机来来往往,脑子里反复回想——如果这土真的是稀土,那可就不是开火锅店这么简单了。

稀土是战略资源,尤其是新型稀土,价值连城。可他又怕自己想多了,毕竟这只是边境的一座荒山坡,怎么会有稀土呢?

三天后,史国栋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史欣儿打来的,声音压得很低:“爸,化验结果出来了!李叔叔说,这是上个月刚被发现的新型稀土,叫‘五色土’,目前全世界只在实验室里合成过一点,还没发现天然矿藏!他说,这种稀土的纯度极高,每克的价值是黄金的一百倍!”

史国栋的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对讲机“啪”地掉在地上。他捡起对讲机,声音都在发抖:“欣儿,你跟李叔叔说,这件事绝对不能外传,样品我会尽快送过去,让他帮忙联系国家稀土储备中心,就说我有重要资源要上交。”

挂了电话,史国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推土机旁,对司机喊:“先停一下!别再推土了,把已经推出来的土堆到一边,用塑料布盖好,别让雨水冲了。”

司机愣了愣:“史总,不平整场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