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卢森堡国 小小推广(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苏菲在一旁听得眼睛发亮:“我可以帮忙!我们酒庄的蜂蜜,混在芝麻酱里肯定好吃。”她忽然指着远处的公路,“你们看,那些是不是德国来的旅游大巴?”
众人抬头望去,几辆印着“莱茵河观光”的大巴正停在路口,游客们拎着行李箱往这边张望。汉斯掏出手机一看:“是科隆来的旅行团,他们在网上看到咱们的‘葡萄园火锅’,特意改道过来的。”
史国栋拽了拽皮埃尔的胳膊:“赶紧去把备用的桌椅搬出来,用葡萄藤编几个屏风,再让后厨准备五十份手抓羊肉——用他们的迷迭香烤,多撒点黑胡椒。”
张师傅已经撸起袖子往酒庄跑:“我这就去调汤底!把昨天泡的野葱加进去,让他们尝尝卢森堡的‘山珍’配四川的‘海味’!”
苏菲抱着陶罐跟在后面,清脆的笑声洒在葡萄架下:“我去拿爸爸的珍藏好酒,今天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卢森堡的酒,配得上四川的火锅!”
史国栋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渐渐热闹起来的葡萄园,夕阳把葡萄叶染成金红色,空气里浮动着羊肉的香气、葡萄的甜香和隐约的麻辣味。他忽然觉得,把六家店扩展到十六家店不是终点,就像这蔓延的葡萄藤,只要扎下根,总能在异乡的土地上,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
“史总,您真要把奶酪融进牛油锅底?”张师傅举着个搪瓷碗,碗里是刚从安娜面包店换来的山羊奶酪,正随着室温慢慢软化。后厨里飘着浓郁的羊骨汤香,墙上的温度计显示28℃,但十几个铜锅同时沸腾的热气,让整个空间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
史国栋正盯着新到的一批青花椒,闻言用镊子夹起一颗凑到鼻尖,虽然早已成为亿万富豪,但是他仍旧喜欢亲自动手:“上周那个穿格子衫的程序员,不是说想尝尝‘卢森堡版九宫格’?”他指了指碗里的奶酪,“把这个切成块丢进微辣锅里,说不定比芝士年糕还带劲。”
话音刚落,皮埃尔撞开后厨门冲进来,手里的平板电脑屏幕亮得刺眼:“史!看看这个!”屏幕上是卢森堡本地最火的美食博主视频,博主正举着筷子对着镜头尖叫,“在葡萄架下吃火锅时,羊油滴进酒杯里,居然调出了最好喝的鸡尾酒!”视频下方的评论已经刷到几千条,全是询问分店地址的留言。
“看来得给每个雅间配个醒酒器。”史飞扬笑着擦掉额头的汗,“对了,牧场那边的羊杂送来了吗?昨天有个比利时游客说,想尝尝用他们的啤酒卤的羊肚。”
张师傅往沸腾的卤锅里撒了把茴香:“早备着呢!用他们的修道院啤酒卤了整整一夜,刚才试吃的时候,连送货的司机都忍不住打包了两斤。”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史总,有个事儿有点棘手——本地的屠宰场说,咱们订的带骨羊肉太多,他们的冷藏车都排到下周了。”
“让德国亚琛的供应商匀一批过来。”史飞扬指着墙上的供应链地图,图上用红线标注着从科隆到卢森堡的运输路线,“走A4高速公路,三个小时就能到。告诉他们,加冰袋,别让羊肉解冻。”
这时门被推开,苏菲抱着个藤篮走进来,篮子里是刚摘的葡萄:“史先生,我爸爸说,这些葡萄可以免费供应给你们,只要你们答应在火锅里加一道‘冰镇葡萄’当解辣菜。”她拿起一颗紫葡萄抛向空中,“昨天我试了,把葡萄冻在冰格里,放进辣汤里咕嘟两下,酸甜爆汁,比酸梅汤还管用。”
史国栋接住葡萄塞进嘴里,冰凉的果汁混着果肉在舌尖炸开:“这个得算你技术入股。”他指着窗外,暮色中的葡萄园亮起串串红灯笼,“今晚酒庄分店开业,就用这个当招牌赠品。”
正说着,汉斯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领带歪在一边:“史先生,欧盟委员会的人来了!就在大厅里,说要现场考察咱们的‘跨境供应链模式’,还要拍纪录片呢!”他指着手里的文件,“他们说,想把咱们的食材运输方案,作为‘申根区物流优化’的案例。”
“让他们先尝尝火锅。”史国栋解下围裙往挂钩上一挂,“告诉摄像师,多拍拍那些穿西装的官员用筷子夹羊肉的样子。”他转向张师傅,“把那锅用黑刺李酒熬的羊骨汤端出来,就说是‘中欧友好汤’。”
张师傅笑着应着,转身去掀汤锅的盖子,白雾腾起的瞬间,混着酒香的肉香漫得满屋子都是。苏菲踮脚往大厅看,忽然拍手笑:“快看!那个戴眼镜的议员,正学着用漏勺捞毛肚呢!”
史国栋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穿深色西装的官员们围坐在火锅旁,领带被热汽熏得微微发亮,有人举着公筷夹起一块裹着麻酱的羊肉,有人正研究怎么用刀叉对付滑溜溜的宽粉。
窗外的葡萄藤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叶子间漏下的月光洒在铜锅边缘,把翻滚的红油照得像团跳动的火焰。
“史先生,”苏菲忽然轻声说,“我弟弟刚才跟我说,他长大想当厨师,既要学做你们的红油锅底,也要学做我们的李子酱。”她指着墙上的菜单,上面用卢森堡语标注着“羊奶酪鸳鸯锅”“黑麦酒腌羊肉”,“你看,这些菜名就像两种语言在跳舞。”
史国栋看着菜单上交错的文字,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刚来时,皮埃尔说卢森堡人绝不会吃带骨头的肉。可现在,屠宰场的老板正琢磨着推出“火锅专用带骨羊肉礼盒”,面包店的安娜学会了用牛油做面包,连教堂的神父都知道,弥撒结束后去哪家分店能抢到最后一份红糖糍粑。
“其实不是跳舞。”史国栋拿起笔,在菜单背面画了个沸腾的火锅,“是熬汤。”他指着锅里的食材,“四川的辣椒,卢森堡的羊肉,德国的啤酒,法国的奶酪,扔进一口锅里慢慢熬,就成了新的味道。”
这时张师傅端着刚出锅的羊蝎子走来,香气引得大厅里的官员们纷纷回头:“史总,欧盟的人问,能不能把这锅汤的配方送给他们当‘文化交流礼物’?”
史国栋大笑起来,笑声撞在瓷砖墙上又弹回来,混着窗外的晚风、锅里的咕嘟声、客人们的谈笑声,在这个葡萄藤缠绕的小城里久久回荡。
远处的阿尔泽特河还在静静流淌,仿佛也在悄悄记下,这锅跨越了千里的汤,究竟熬出了怎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