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克罗地亚 火锅风暴(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检查员盯着沸腾的红汤皱眉:“但这种辣油会附着在锅上,清洗不干净怎么办?”
史国栋转身从消毒柜里拿出金属锅:“我们用的是不锈钢,每天用高温蒸汽消毒,比你们洗咖啡杯的机器还先进。”他按下按钮,消毒柜门弹开,一股热气涌出来,吓得检查员后退半步。
误会解开那天,投诉的餐厅老板反而来了。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份鸳鸯锅,吃完抹抹嘴说:“史先生,我能加盟吗?我女儿在上海留过学,她说想吃你们的火锅在那里要排队两小时。”
史国栋端起酸梅汤和他碰杯:“可以,但有个条件。”他指了指墙上的标语,“必须用本地海鲜,而且每店都要配一个会说中文的员工。”
半年后的萨格勒布餐饮峰会上,史国栋站在台上展示数据:四十二家分店,覆盖克罗地亚全部主要城市,日均接待客人八千人次。大屏幕上播放着各地分店的画面:杜布罗夫尼克的海边火锅、斯普利特的古罗马广场分店、扎达尔的海风琴旁的流动餐车。
“有人说我们改变了克罗地亚人的饮食习惯。”史国栋举起手里的搪瓷杯,里面是加了柠檬的酸梅汤,“其实不是。就像你们喜欢把意大利面做成克罗地亚口味,我们只是把火锅和这里的海鲜做了朋友。”
台下响起掌声,伊万教授举着杯子站起来:“史先生,下个月医学院要开营养学研讨会,能不能请你的厨师去讲讲?我们发现常吃火锅的人,幸福感指数比普通人高30%。”
散会后,安雅拽着史国栋的胳膊往停车场跑:“史老板快来看!熊猫机器人又上新闻了!”车载电视里,他们的机器人正在给总统夫人送餐,熊猫脑袋歪着鞠躬,逗得夫人直笑。
史国栋靠在车边抽烟,看着夕阳把亚得里亚海染成橘红色。手机震动,是李秘书长从波黑发来的消息:“听说你在克罗地亚搞出了火锅风暴?下次带两台机器人过来,波黑人也想尝尝会跳舞的毛肚。”
他笑着回了个OK的表情,抬头看见安雅正教新招来的波斯尼亚姑娘用自动夹菜筷。那姑娘笨手笨脚地夹起虾滑,突然欢呼一声,虾滑稳稳落在她碗里。
“你看,”史国栋对走过来的老张说,“不管是克罗地亚人还是波黑人,只要尝到好吃的,眼睛都会发光。”远处的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把他们的笑声揉进了萨格勒布的暮色里。
深秋的萨格勒布飘起冷雨,史国栋站在四十二家分店的监控屏幕前,指尖划过扎达尔分店的画面——海风琴广场上,穿厚外套的游客围着露天火锅跺脚,熊猫机器人举着热姜茶穿梭其间,爪子上的防滑垫是新换的,专门应付雨天。
“史老板,邮政总局那边说,要订两百份火锅底料当圣诞礼物。”安雅抱着文件夹进来,鼻尖冻得通红,“他们说要寄给在国外的克罗地亚人,想家的时候就煮一锅。”
史国栋回头笑:“让工厂多加点番茄膏,上次有个侨胞说,带点家乡的味道更想家。”他望着屏幕里杜布罗夫尼克分店的悬崖,那里正搭着透明雨棚,游客们裹着毛毯看海浪撞礁石,锅里的鱿鱼须在红汤里翻滚,像一群活泼的小鱼。
这时老张端着两碗羊肉汤进来,粗瓷碗上冒着白气:“刚从屠宰场订的黑山羊肉,试试?”他把一碗推给安雅,“你弟弟不是要结婚吗?分店的机器人给当伴郎怎么样?我让技术部改改程序,让它撒花的时候别把花瓣掉进火锅里。”
安雅笑得直拍桌子:“他肯定愿意!上次带未婚夫来吃火锅,机器人把他的求婚戒指送到我手上,现在他天天催着要学用自动夹菜筷,说要在婚礼上露一手。”
傍晚收工时,史国栋在门口撞见伊万教授。老头拄着拐杖,怀里揣着个保温桶,说是要给住院的老伴带份不辣的骨汤。“她总念叨你们的海带苗,说比克罗地亚的海草嫩。”教授打开保温桶,史国栋往里加了把刚泡好的裙带菜,碧绿的颜色在奶白的汤里晃。
“下个月有批中国留学生来交流,”教授突然说,“他们想参观你们的中央厨房,说要写篇关于‘饮食外交’的论文。”史国栋正帮他扣紧桶盖,闻言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哪有什么外交,就是锅烧开了,大家坐下来一起吃呗。”
夜里十点,团队在微信群里报当日业绩。杜布罗夫尼克分店发来视频:穿潜水服的渔民刚上岸,就把活蹦乱跳的龙虾倒进火锅,蒸汽混着海雾,把镜头糊得一片白。萨格勒布总店的员工在群里发照片,熊猫机器人的爪子上挂着本地小孩送的手绘感谢卡,歪歪扭扭写着“谢谢火锅让冬天变暖和”。
史国栋靠在椅背上,翻出李秘书长的消息。对方刚在波黑开了第三家分店,发来的照片里,波斯尼亚大叔正用自动夹菜筷夹着牛肉丸,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四川变脸表演。“明年去贝尔格莱德?”李秘书长问。
窗外的雨停了,月光淌过“川渝鲜生”的招牌。史国栋敲了行字回过去:“先把克罗地亚的火锅汤熬得更浓些。”他起身关监控,屏幕最后暗下去的画面里,安雅正教新员工唱中文歌,歌声混着远处电车的叮当声,像一锅慢慢熬煮的汤,温温的,带着点辣,又有点甜。
第二天一早,第一批加了番茄膏的火锅底料装上货车,箱子上印着新设计的logo:一只熊猫举着筷子,旁边依偎着条克罗地亚猎犬,背景是亚得里亚海的波浪,和四川盆地的梯田连在一起,像幅没画完的画。
傍晚的庆功宴设在杜布罗夫尼克的悬崖分店。马尔科带着足球队来助兴,他现在能熟练地用筷子夹起滑溜溜的鱿鱼,还会用中文喊“七上八下”。海风卷着浪声涌进来,撞在挂满红灯笼的棚顶上,把所有人的笑声弹得老远。
安雅的弟弟婚礼那天,改装过的熊猫机器人真的当了伴郎。它顶着白纱,爪子里捧着戒指盒,在克罗地亚传统音乐里摇摇晃晃走T台,引得宾客们举着手机狂拍。新郎用刚学会的中文说:“这比教堂的神父还让人难忘。”
离别的前一晚,史国栋独自坐在萨格勒布总店的窗边。伊万教授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告别宴”,老头喝多了,红着脸说:“现在我孙女画画,总把太阳涂成火锅的颜色。”他掏出张画纸,上面歪歪扭扭的红色圆圈里,游着穿克罗地亚球衣的小鱼。
史国栋把画折好塞进钱包,突然听见外面一阵欢呼。跑到门口才发现,有轨电车的车身上喷了新广告——熊猫机器人举着火锅,背景是萨格勒布的大教堂和重庆的解放碑,广告语用双语写着:“同一个锅,同一种热乎。”
第二天清晨,飞机起飞时,史国栋从舷窗往下看,亚得里亚海像一锅刚烧开的清汤,四十两个红色的招牌在晨光里闪,像沉在汤里的枸杞。手机震动,是安雅发来的视频:一群克罗地亚老太太围着自动夹菜筷,比赛谁夹的鱼丸多,赢了的人举着酸梅汤,用中文喊:“干杯!”
他笑着抹了把眼睛,舷窗外的云絮飘过,像锅里翻滚的浮沫。原来有些味道,真的能越过山海,在陌生人的舌尖上,开出一模一样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