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登上圣地 拓展陕北(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近日,史国栋与李秘书带领拓展团队奔赴陕北,首站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团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延安革命博物馆,在泛黄的历史照片与珍贵文物中,深刻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段参观经历也为团队注入了传承与创新的动力,他们决心将川渝美食文化带到这片红色热土。

为让“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陕北落地生根,团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通过走访当地多家火锅店、与食客交流,发现陕北人吃火锅偏爱浓郁醇厚的口味,尤其钟情羊肉、土豆,山药等食材,且习惯搭配面食。同时,陕北气候干燥,若延续川渝火锅重油重辣的传统风格,易使人上火不适。

针对这些特点,团队对“鱼羊鲜”火锅进行了巧妙改良。在汤底方面,选用陕北当地优质羊骨,搭配川渝特色香料,熬制出鲜香醇厚却不油腻的汤底;辣度上,减少辣椒用量,增加花椒比例,既保留川渝火锅的麻香,又降低燥热感;食材选择上,除经典的鱼羊组合,还加入陕北人喜爱的沙土豆、黄米年糕等特色食材;此外在川渝味道蘸味基础上,又增加了特色蘸料,将陕北传统的韭花酱与川渝香油碟相结合,满足当地食客口味需求。

从延安出发,“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正以创新融合的姿态,承载着革命精神与美食文化,在陕北这片土地上书写全新的篇章,相信它必将成为连接川渝与陕北的美味纽带,为两地饮食文化交流增添绚丽色彩。

这天,史国栋握着战友郭山东的手,眼眶泛红:“老郭!没想到在陕北还能见到你!”见到在云南武警部队服役时的战友、老乡过山东时,史国栋心里非常的激动。

郭山东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大笑:“你小子跑到大西北搞火锅,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这退休闲得慌,正想找点事儿干!”

"这些年一直在全国推广火锅,忙得也没来拜会您。正好,这次鱼羊鲜火锅在陕北延安和榆林片区的拓展加盟的事,就拜托老战友您了!″史国栋开心的说道。

两人坐在延安老茶馆里,氤氲的茶香中,史国栋打开了话匣子:“这次带来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本想直接照搬川渝模式,可来了才发现,陕北的气候、饮食习惯和川渝差别太大。”

郭山东抿了口浓茶,说道:“陕北人过日子讲究实在,吃火锅也不例外。咱这儿干燥,太辣的火锅容易上火。而且,陕北人爱吃羊肉,对食材的品质要求高。”他指了指桌上的粗瓷碗,“就像这碗茶,看着普通,喝起来却醇厚回甘,咱的火锅也得做出这股实在劲儿。”

史国栋点头:“老战友说得在理!但问题是,怎么把川渝火锅的特色和陕北人的口味结合起来?”

郭山东沉思片刻:“我给你说说陕北人的消费习惯。陕北人重感情,吃饭喜欢扎堆儿,要是味道好、分量足,大家口口相传,生意自然就来了。不过,价格不能太高,咱主打一个性价比。还有,陕北人对新鲜事物接受慢,得想办法让大家先尝尝鲜。”

“有了!”史国栋眼前一亮,“搞免费试吃!就在延安最热闹的广场,让大家免费品尝改良后的鱼羊鲜火锅!不过,这食材采购......”

“这你放心!”郭山东一拍胸脯,“我在陕北这么多年,认识不少养殖户。陕北的滩羊,肉质鲜嫩,没有膻味,正好用来做火锅的主打食材。土豆、粉条这些本地特产,也能加进火锅里,保证让老乡们吃得亲切!”

然而,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不少陕北人对“鱼羊鲜”的组合持怀疑态度。一位大爷皱着眉头说:“鱼和羊一起煮?能好吃吗?”

郭山东拉着大爷的手,笑着说:“大叔,您就尝一口!不好吃,我请您吃一个月羊肉泡馍!”

史国栋也赶忙补充:“大爷,这鱼羊鲜火锅,汤底是用咱陕北的羊骨和川渝的香料熬制的,既有咱陕北的醇厚,又有川渝的鲜香!”

在一次次耐心解释和试吃活动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爱上了这独特的味道。有位大嫂吃完后竖起大拇指:“这火锅,麻香不燥,羊肉鲜嫩,吃完身上暖和,还不上火,真个是好了!”

随着口碑的积累,“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逐渐在陕北站稳了脚跟。郭山东还建议推出“家庭套餐”“老乡特惠价”,并联合当地企业开展团购活动。

半年后,史国栋激动地给郭山东打电话:“老郭!加盟店已经有20多家了!多亏了你帮忙!”

郭山东嘿嘿一笑:“说啥呢!咱们是战友,帮你就是帮自己。看着老乡们吃得开心,我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电话那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川渝的热辣与陕北的醇厚完美融合,谱写出一段美食与情谊交织的动人篇章。

史国栋和郭山东在深入研究陕北饮食市场后,决定从丰富食材种类入手,进一步推广“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在贵州基地合法合规养殖的特色肉类,引入基地养殖的特色驴肉、生态野猪肉,梅花鹿等肉质鲜美的食材。

“老郭,这些新食材鲜嫩可口,和我们的鱼羊鲜火锅搭配,肯定能给顾客带来全新体验!”史国栋兴奋地说。郭山东点头回应:“陕北人就好这一口实在的肉,咱们把这些好食材加入火锅,再配上独特汤底,准行!”

为了让新菜品更贴合陕北口味,团队对烹饪方式进行了改良。驴肉经过秘制卤制后入锅,软嫩入味;生态黑猪肉切成薄片,涮煮后口感弹牙。梅花鹿肉经过腌制卤制后,口味又是一绝,许多人纷纷慕名而来品尝。同时,他们还推出组合套餐,满足不同食客需求。

在推广上,郭山东充分发挥自己对陕北风土人情的了解,邀请当地陕北的民间艺人在店内大堂表演陕北民歌、说书,吸引了众多食客驻足。“尝尝嘞!新推出的特色火锅,肉鲜味美!”热情的吆喝声,搭配着悠扬的民歌,让店铺人气越来越旺。

渐渐地,“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凭借丰富多元的食材、独特的口味和实惠的价格,在陕北声名远扬。顾客们纷纷称赞:“这家火锅花样多、味道好,吃着过瘾!”加盟店数量不断增加,鱼羊鲜火锅真正在陕北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成为当地美食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

“老郭!我有个大胆想法!”史国栋突然一拍桌子,溅起半杯浓茶,“咱把秦腔搬进火锅店!再弄几个机器人服务员增加人气!”

郭山东差点被羊肉泡馍呛住:“啥?机器人?你怕不是在延安热昏头了!陕北老汉们连智能手机都玩不利索,能接受铁疙瘩上菜?”

“这你就不懂了!”史国栋掏出手机,播放一段秦腔改编的《火锅disco》,“秦腔本来就热闹,咱改成搞笑段子,再让机器人扭着秧歌上菜,保证新鲜!”

说干就干,可第一个难题就卡在机器人调试上。开业当天,一台机器人突然在大堂“死机”,任顾客怎么挥手都原地转圈,急得服务员小王满头大汗:“这咋比陕北倔驴还难伺候!”围观食客笑得前仰后合,郭山东黑着脸把史国栋拽到角落:“你看看!这就是你的好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