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论道1(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炼炁修真传奇之金丹大道》最新章节。

加上自己为了隐藏实力,没敢全力运转九转混元诀(第四阶段的“超凡”法相太过惹眼);

导致实际受到的创伤,比预想中的严重了几分。

“倒是低估了他。”陈明自嘲地笑了笑。不过总体而言,这次战术是成功的;

引诱对方发挥炼体优势,将战斗拖入自己更擅长的近身搏杀;

再抓住时机一击制胜,既赢得干净利落,又没有暴露太多的底牌。

尤其让他惊喜的是那件无名内甲,此战中,内甲至少卸去了马坤三成力道;

而且自身毫发无伤,远超之前的预计。“真是件宝贝。”

陈明抚摸着胸口的内甲,心中暗道。

按照惯例,他开始复盘此次擂台战的每一个细节:

从身法的变换到剑法的衔接,从灵力的调配到时机的把握;

甚至包括马坤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呼吸,都在他脑海中反复推演。

这种细致入微的反思,正是他每次战斗后都能快速进步的关键。

在顶级丹药和九转混元诀的双重作用下,陈明的恢复速度远超常人。

短短六七天后,他已经能够正常行动了;

只是胸口偶尔还会传来隐痛,需再静养些时日才能彻底痊愈。

天南学塾坐落于白鹭山深处,此地灵脉汇聚,灵气充裕得近乎凝结成雾;

加上学塾布下的重重防御阵法,安全性无需多言。

像陈明与马坤这样的生死擂台决斗,其实极为罕见;

修士的世界,终究以修炼为本,没人愿意为了无谓的争斗浪费时间,更别说赔上性命了。

绝大多数时候,修士们的生活都平淡得像温开水。

每日卯时起身,先在演武场练两个时辰的万刃诀;

辰时到明德堂听学正讲解经典,午时短暂歇息后;

或去藏经殿查阅典籍,或在洞府中打坐修炼,直至亥时入睡。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唯一的目标,便是境界的提升。

学塾的核心功课中,万刃诀最受学子们欢迎。

这套功法不仅能够提升灵力的凝练度,还与万仞剑阵相辅相成,实用性极强;

修炼起来也有章可循,只要肯下苦功,总能看到进步。

“奇物考”和“源流考”则相对轻松,前者讲解天下灵材、异宝的特性与用途;

后者梳理修真界的历史脉络与门派兴衰,虽然看似繁杂,却能极大开阔眼界。

修士们的记忆力远超凡人,只需要用心听几遍;

便能牢记大半,倒也没人会在这两门功课上落后太多。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那三部经典,《连山归藏经》《黄庭慧命经》和《道德经》。

这些经文源自上古,甚至更久远的时代,文字极简,却意蕴无穷。

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文字的含义早已变迁,许多语句变得晦涩难懂,歧义丛生。

就拿《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来说;

有人认为是“可以言说的道,并非永恒的道”,强调道的不可名状;

有人却解读为“能够遵循的法则,不是恒常不变的法则”,侧重道的变化无常;

甚至有一派提出“道若能被言说,便是寻常的道”,将“常”解释为“寻常”,与主流观点大相径庭。

藏经殿内虽然收录了历代前辈的注解,却也因此衍生出无数流派。

光是为《黄庭慧命经》作注的修士,就有两百多家;

其中不乏大能人物,可他们的说法往往南辕北辙,甚至互相驳斥。

“你看这段‘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日午后,陈明在藏经殿偶遇宋福来;

对方正捧着一本《黄庭注解》发愁,“紫阳真人说‘谷神’是丹田气海,玄牝是生门;

可青虚散人却认为‘谷神’是神识,玄牝是天地玄关。这两种说法完全相反,到底该信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