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论道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炼炁修真传奇之金丹大道》最新章节。

第二节

陈明接过玉简看了看,沉吟道:“紫阳真人主修内丹,青虚散人专精神识;

他们的注解,其实是从各自的修行路径出发的。

你我修炼的万刃诀,更重灵力与肉身的结合,或许可以取两者之长?”

“取两者之长?”宋福来愣住了,“可他们的说法根本矛盾,怎么取长?”

“未必矛盾。”陈明笑了笑,指着玉简道,“你看,紫阳真人说‘玄牝生天地’;

青虚散人说‘玄牝通神念’,一个讲肉身修行,一个讲神识感悟;

或许玄牝本就包含这两层意思?就像一柄剑,既有剑身之坚,又有剑意之灵,缺一不可。”

宋福来眼睛一亮,喃喃道:“剑身之坚,剑意之灵?

你的意思是,肉身与神识本是一体两面,玄牝既是生身之根,也是神念之源?”

“只是猜测。”陈明耸耸肩,“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或许就在于其包容性。

不同的人能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未必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能否为己所用。”

他顿了顿,又道:“就像我修炼九转混元诀,讲究肉身与灵力合一;

看《连山归藏经》里的‘天地交泰’,便觉得是气血与灵力相互交融;

可慧明师弟修佛门功法,讲究明心见性,他却说‘天地交泰’是指本心与天地共鸣。你说谁对谁错?”

宋福来若有所思:“这么说来,这些经典就像一面镜子;

每个人看到的,其实都是自己的修行之路?”

“或许吧。”陈明笑道,“所以没必要纠结谁的注解正确;

不如找那些与自己功法、心性相合的说法,慢慢体悟。

就算是被主流否定的观点,说不定也能触类旁通。”

正说着,忽闻一阵脚步声,只见慧明和尚与石坚也走了进来。

慧明手里拿着一本《金刚经》,见了陈明二人,合十笑道:

“二位师兄也在钻研经典?方才在殿外听陈师弟所言,颇有见地,不知可否再赐教一二?”

石坚也点头道:“我最近看《连山归藏经》里的‘八卦阵图’;

总觉得其中蕴含着剑阵的奥秘,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想请教陈师弟。”

陈明见他们一脸诚恳,便笑道:“赐教谈不上,不如大家一起探讨。”

于是,四人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各自拿出近日的困惑,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从《道德经》的“无为而治”,到《黄庭经》的“精气神”;

再到《连山归藏经》的“阴阳变化”,时而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时而豁然开朗,相视而笑。

“原来如此!”宋福来拍了下手,兴奋道,“经陈师弟这么一说;

我总算明白‘玄牝’为何既是生门又是玄关了;

就像万刃诀的灵力运转,既要扎根丹田,又要通达四肢百骸,这不就是‘天地交泰’吗?”

慧明也笑道:“小僧也懂了。‘道可道,非常道’;

说的或许就是修行没有定法,唯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

陈明看着他们茅塞顿开的样子,心中也生出了几分愉悦。

他一直觉得,经典之所以难懂,并非因为文字晦涩,而是因为后人总想找到唯一的答案。

可修行之路本就千人千面,又怎能用一种解释概括?

陈明“书痴”的名声,早在入学前便已经传开了。

擂台一战取胜后,他的名字更是传遍学塾;

前来请教经典义理的人愈发多了起来,有时刚回到洞府;

就有七八人在门口等候,让他不胜其扰。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日,陈明对周琳玲叹道;

“你一言我一语,既杂乱无章,又浪费时间,不如找个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论道,互相启发。”

周琳玲闻言笑道:“这主意好。一来能解决众人的困惑;

二来也能借此结交些朋友,符合咱们商会广结善缘的方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