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班子协作补位补台(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三天后,封控区物资配送完成率 100%,没有一户居民断供,甚至有独居老人收到了志愿者送的热乎饺子。居民在微信群里留言:“谢谢街道班子,你们辛苦了!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
四、班子凝聚的 “认可与升华”(协作成效细化)
制度推行三个月后,夔北街道班子的协作氛围彻底变了 —— 以前开会时,班子成员总是 “各说各的事”,现在会主动问 “你那边要不要帮忙”;以前办公室里,民生线和综治线的门对门,却很少往来,现在王强会拿着矛盾调解台账,主动去找赵芳:“你走访独居老人时,帮我问问张大妈和李大爷的邻里纠纷进展,他们俩我劝了好几次,还是没和解。”
赵芳也会笑着接过台账:“没问题,我正好要去给张大妈送降压药,顺便跟她聊聊。对了,你帮我登记下昨天社区反映的‘老人活动室桌椅损坏’的诉求,我今天要去县里报材料,怕忘了。”
王强爽快地答应:“放心,我记在本子上了,下午就联系维修队上门。”
产业线的办公室里,刘军正和李刚对着文创街的平面图讨论 —— 李刚手里拿着安全隐患排查表,指着某家商户的后门:“这家的消防通道太窄,得拓宽 50 厘米,我帮你拟个整改通知书,你跟商户沟通时更有依据。”
刘军感激地说:“太谢谢了!我正愁怎么跟商户说,有你这专业的整改意见,沟通起来更顺利。对了,你上次说老码头的安全护栏需要更换,我帮你对接了一家建材商,报价比市场价低 15%,你抽空看看合同。”
组织委员张梅的办公桌旁,放着一本 “党建资源协调台账”,上面记着 “帮民生线发动党员参与老人送餐”“帮产业线组织党员商户培训”“帮安全线开展党员安全宣传” 等条目。“以前党建工作总觉得跟业务脱节,现在帮大家协调资源,才发现党建能帮上这么多忙。” 张梅笑着说,“上周帮综治线组织‘党员调解队’,5 起矛盾纠纷,3 天就调解好了,比以前快了一倍。”
这种 “互相补位” 的氛围,让街道的协作效率大幅提升 —— 民生诉求处理周期从 7 天缩短到 3 天,产业项目推进速度提升 40%,安全隐患整改率从 75% 提高到 98%,之前 “推来推去” 的 12 项难题,现在全部 “主动认领” 解决。
县督查组来调研那天,正好遇到班子成员处理 “老码头路面维修” 问题。督查组组长张建军带着组员,站在老码头的巷口,远远就看到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却又默契配合 ——
刘军拿着文件夹,正和施工队负责人沟通:“这笔维修资金是从县文旅委的‘历史遗迹保护专项款’里申请的,共 28 万元,我已经跟财政局对接好了,下周就能拨款,你们放心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按照 C30 混凝土标准来,厚度不能低于 18 厘米。”
施工队负责人点点头:“刘主任放心,我们会每天上报施工进度,接受居民监督。”
不远处,李刚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卷尺和图纸,正在测量路面裂缝:“这里的裂缝有 3 厘米宽,得先清理碎石,再灌沥青;那边的坑洼深度 15 厘米,需要先用砂石填充,再铺混凝土。” 他旁边的工作人员,正按照他的要求,在图纸上标注维修重点区域。
看到督查组,李刚站起身打招呼:“张组长,我们制定的维修方案,不仅要修复路面,还要在路边加装 30 厘米高的路缘石,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延长使用寿命。”
王强则带着 3 名网格员,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王大爷,路面维修期间,可能会影响您出行,我们会在巷口设置临时通道,您要是出门不方便,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让志愿者来接您。” 他一边说,一边把印有自己手机号的 “便民联系卡” 递给老人。
居民李大妈笑着说:“以前修个路,没人问我们的意见,现在王主任还特意来跟我们商量,太贴心了!我们都支持,早点修好,走路也安全。”
赵芳则在巷口的临时便民点忙碌 —— 桌子上放着热水、急救包和 “老人出行登记本”。“施工期间,独居老人出门不方便,我们登记了 23 位老人,每天安排志愿者上门送餐、代购药品。” 赵芳对督查组说,“昨天张奶奶说要去医院复查,我已经帮她预约了明天的出租车,志愿者会陪她一起去。”
张梅则带着 10 名党员志愿者,在巷口设置 “安全宣传点”,向居民发放《路面维修安全须知》,还组织党员轮流值守,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我们还成立了‘党员监督队’,每天检查施工安全和环境卫生,确保维修期间不影响居民生活。” 张梅说。
督查组成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张建军感慨地说:“以前来夔北街道,总听说班子成员‘各干各的’,今天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刘军协调资金,李刚抓质量,王强做群众工作,赵芳保障民生,张梅发动党员,每个人都有分工,但又互相配合,没有一丝推诿,这才是‘一条心、一起干’的样子!”
他转头对身边的组员说:“夔北街道的班子协作,值得好好总结,在全县推广。他们不是‘表面协作’,是‘深度融合’,把分工的‘边界’变成了协作的‘接口’,这才是班子建设的关键。”
年底的全县班子建设会上,县委书记李建国拿着夔北街道的协作数据和案例,在台上重点表扬:“大家看看夔北街道 —— 民生办忙,综治办主动接管老人送餐,20 多位老人零投诉;经发办推进文创街建设,应急管理办主动上门排查安全隐患,整改率 100%;疫情防控期间,全员上阵,3 天完成 2000 户物资配送,没一户断供。”
李建国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秋水带的班子,把‘补位补台’做到了实处。这不是‘互相帮忙’这么简单,是‘班子一家亲’的担当,是‘能打胜仗’的团队精神。以前有些班子,分工变成了‘分家’,各干各的,互不往来,遇到难题就推,看到好处就抢;夔北街道不一样,他们把分工当成‘协作的基础’,把补位当成‘责任的延伸’,这样的班子,才能干成事,才能得民心!”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乡镇(街道)的党委书记,都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夔北街道的做法。
会议结束后,李建国特意拉住季秋水,笑着问:“秋水,你有什么秘诀,把班子带得这么好?我听说以前你们班子也有矛盾,现在怎么这么齐心?”
季秋水笑着说:“李书记,哪有什么秘诀,就是让大家明白三个道理:第一,我们是‘战友’,不是‘同事’—— 同事可能只一起工作,战友却要一起扛难题;第二,分工是为了‘更高效’,不是为了‘画楚河汉界’—— 每个岗位都有边界,但工作没有边界,互相补位才能把事干好;第三,补位不是‘额外负担’,是‘共同成长’—— 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学到新东西,班子整体能力提升了,每个人都能受益。”
她顿了顿,补充道:“就像老码头路面维修,刘军学会了怎么跟居民沟通,李刚学会了怎么协调资金,王强学会了怎么制定施工方案,大家都在协作中成长,班子自然就齐心了。”
李建国点点头,赞许地说:“说得好!班子建设,关键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你们的做法,要形成材料,下发到全县,让所有班子都学习借鉴。”
新年到来前,街道中层干部成员一起走进季秋水的办公室,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 “协作台账”。台账的封面是红色的,上面写着 “夔北街道班子协作补位台账”,里面详细记录着三个月来的协作案例:
“9 月 5 日 - 9 月 7 日:王强补位民生办老人送餐,零投诉;”
“9 月 12 日 - 9 月 15 日:班子共商文创街广告牌整改,4 天完成;”
“10 月 8 日 - 10 月 10 日:全员协作传染病防控物资配送,2000 户全覆盖;”
“11 月 20 日 - 11 月 25 日:刘军、李刚、王强共商老码头路面维修,提前 3 天完工;”
每一页都有参与成员的签名,旁边还贴着居民的感谢信照片、工作现场的合影,字里行间满是 “协作的温度”。
“季书记,这是我们班子三个月的协作台账,记录着每一次补位、每一次共商,也是我们‘一条心’的见证。” 赵芳笑着说,“以前我们各干各的,现在我们一起扛,工作顺了,心里也暖了。”
季秋水接过台账,指尖拂过上面的签名和照片,心里满是欣慰。她把台账放在班子会议室的正中央,旁边是之前的 “工作问题台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台账,是我们班子最珍贵的‘成绩单’。” 季秋水对班子成员说,“我们是‘战友’,不是‘同事’—— 战友之间,就要互相补位、互相支持;就要一起扛难题、一起干实事。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这份‘协作初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把夔北街道建设得更好,让老百姓更满意。”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红色的台账上,每一个签名都熠熠生辉。班子成员围在台账旁,脸上满是笑容 —— 他们知道,从 “分工壁垒” 到 “协作补位”,从 “各干各的” 到 “一起扛”,他们不仅建成了一个高效的班子,更凝聚了一份 “战友般” 的情谊。
未来的夔北街道,有这样的上中下协作,定能攻坚克难,为老百姓干更多实事、办更多好事,让 “夔北速度”“夔北温度” 传遍渝复县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