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环境整治的 “长效机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一位宝妈带着孩子来兑换积分,孩子手里拿着画纸:“妈妈,我今天在画纸上画画,没往墙上涂,张老师给了我 2 分,我要换个小笔记本!”
季秋水看着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积分制不仅是 “物质激励”,更是 “意识引导”—— 让居民们明白,护环境不仅能让生活更舒适,还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养成习惯。
四、机制落地的 “显着成效”
积分制推行一个月后,张家村的环境变化堪称 “脱胎换骨”—— 曾经堆积垃圾的墙角,如今摆上了居民自发捐赠的绿植盆栽;被涂鸦覆盖的墙面,一半变成了 “文明宣传墙”,印着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的标语,另一半则成了孩子们的 “才艺墙”,贴满了彩色蜡笔画;之前蔫蔫的桂花树,不仅抽出了嫩绿的新枝,还被居民用木栅栏围起,旁边立着一块小木牌,写着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落款是 “张家村全体居民”。
季秋水清晨 7 点就来到张家村,刚走进巷子,就看到暖心的一幕:68 岁的王大妈提着两个分类垃圾袋,正踮着脚往 “厨余垃圾” 桶里倒剩菜,倒完后还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把桶口沾到的汤汁擦干净。“王大妈,您这倒垃圾还带纸巾啊?” 季秋水笑着上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大妈不好意思地笑了:“季书记,现在村里这么干净,我可不能弄脏了。再说,正确分类还能得积分,我这月都攒了 40 分了,想换桶食用油给孙子炸油条。”
不远处,保洁员老李正推着垃圾清运车,有条不紊地清理垃圾桶。“季书记,现在清理垃圾比以前轻松多了!” 老李擦了擦额头的汗,“以前一天要清 3 车垃圾,还总有漏在外面的,现在一天 1 车就够了,桶里的垃圾都分得整整齐齐,倒的时候一点不费劲。”
上午 10 点,社区的 “才艺墙” 前格外热闹。监督队的张老师带着 10 多个孩子,正用彩笔在画纸上画画。7 岁的妞妞举着画纸跑过来,上面画着干净的巷子和盛开的桂花:“季阿姨,你看我画的张家村,漂亮吗?张老师说,画得好就能贴在才艺墙上,还能得 2 分积分!”
张老师笑着补充:“现在孩子们再也不往墙上涂鸦了,每天都盼着来这儿画画。上周还有孩子家长主动捐了画纸和彩笔,说‘孩子能在干净的环境里学画画,比啥都强’。”
下午 3 点,几位老人拿着小铲子、水桶,围在桂花树下忙碌。65 岁的张大叔正给树干刷防虫漆,82 岁的陈奶奶则在树下种了一圈太阳花。“季书记,这树是咱们村的宝贝,得好好养!” 张大叔擦了擦树干上的灰尘,“我查了资料,秋天桂花能开两茬,到时候整个巷子都是香的,咱们还能采点桂花做桂花糕,给孩子们尝尝。”
季秋水看着老人们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 —— 曾经对 “公共树木” 漠不关心的居民,如今成了最用心的 “护林员”,这才是环境整治最珍贵的成果。
社区主任老周拿着 “环境变化台账” 来找季秋水,上面的数据格外亮眼:“季书记,您看!这一个月,张家村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减少 67%,分类准确率达 92%,居民环境投诉量从每月 15 起降到 0 起,还有 12 户居民主动在门口种了花草,咱们村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周边社区的居民都来拍照呢!”
老周说着,还拿出手机展示居民群里的照片:有年轻人在桂花树下拍婚纱照,有老人在干净的巷子里打太极,还有孩子们在才艺墙前合影,每张照片里,居民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以前我们劝居民护环境,人家要么不理,要么反驳,现在大家都主动护,还会互相监督。” 老周举例说,“上次有个新来的租户,把快递盒扔在墙角,还没等我们上门,邻居李大姐就主动跟他说‘兄弟,快递盒是可回收物,扔在那个蓝色垃圾桶里,还能得积分呢’,后来那租户不仅主动把快递盒分类,还申请加入了监督队,现在每周都跟着我们巡逻。”
两个月后,夔北街道组织 “环境达标检查”,12 项考核指标中,张家村有 11 项拿到满分:垃圾清运及时率 100%、垃圾分类准确率 95%、墙面整洁度 100%、绿化存活率 98%…… 环境反弹率从之前的 80% 骤降到 10%,远超街道平均水平,成为全街道环境质量最好的社区。
消息传开后,周边的李家村、王家村等社区纷纷组织干部来张家村学习。“季书记,你们的积分制太管用了!” 李家村社区主任羡慕地说,“我们村也搞过环境整治,可不到半个月就反弹了,要是能学到你们的经验,我们村也能变干净。”
季秋水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还安排张家村的居民代表跟他们交流。“其实没啥秘诀,就是让老百姓觉得‘护环境有好处、有面子’。” 王大妈跟李家村的干部说,“以前倒垃圾嫌麻烦,现在倒垃圾能得积分、能换东西,还能让村里变干净,谁不愿意干啊!”
很快,季秋水把 “增设设施 + 组建队伍 + 积分激励” 的模式在全街道 8 个社区推广。三个月后,夔北街道的整体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垃圾清运量减少 58%,分类准确率达 89%,居民环境满意度从 62% 提升到 98%,还被评为 “渝州市环境整治先进街道”。
更意外的是,在年度 “市级卫生街道” 评选中,夔北街道从全市 32 个参评街道中脱颖而出,以 “环境维护长效机制完善、居民参与度高、反弹率低” 的绝对优势,成功获评 “市级卫生街道”,还获得 20 万元专项奖励资金。
颁奖那天,市卫健委主任在颁奖词中特意提到:“夔北街道的环境整治,打破了‘整治 - 反弹 - 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其核心在于建立了‘政府引导、居民主体、机制保障’的长效模式。从‘干部干、群众看’到‘群众干、群众管’,夔北街道为全市基层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季秋水作为代表上台领奖,手里的奖杯沉甸甸的。“夔北街道能获得这个荣誉,不是靠一次两次的突击整治,而是靠‘长效机制’的支撑,靠 3200 名居民的主动参与。”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环境整治,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治标是清理垃圾、粉刷墙面,治本是改变习惯、养成自觉。当居民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要我护’变成‘我要护’,环境才能真正长久美下去。”
台下,张家村的居民代表张大叔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积分卡,上面不仅有 120 分的积分记录,还有他参与环境维护的 15 次签到痕迹。“季书记说得对!咱们老百姓才是环境的主人,只要大家齐心,就没有护不好的环境!” 张大叔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引起了身边人的共鸣,不少居民代表都跟着鼓掌,掌声久久不息。
县委书记李建国听到环境整治汇报后,来到夔北街道调研环境工作,第一站就去了兴竹。看到干净整洁的巷子、笑容满面的居民、热闹的积分兑换点,李建国忍不住称赞:“秋水,你这‘长效机制’搞得好!不是‘一阵风’,是‘常流水’—— 以前很多地方搞环境整治,都是‘整治时干净,整治后反弹’,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治本’的办法,而你找到了,还做得这么实。”
季秋水笑着说:“李书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老百姓的功劳。我们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老百姓愿意参与进来,真正把环境当成自己的家来护。”
在积分兑换点,李建国看到一位大妈正在兑换积分,手里拿着一桶食用油,脸上满是笑容。“大妈,这积分好换吗?护环境累不累啊?” 他问道。
大妈笑着说:“好换!只要正确倒垃圾、参与清理,就能得积分,一点都不累。现在家里干净了,心情也舒畅,还能换东西,谁不愿意干啊!”
李建国点点头,对身边的干部们说:“你们都要学学夔北街道的做法。环境整治不是‘面子工程’,是‘民生工程’,不能只靠干部干,要靠老百姓一起干。秋水搞的‘积分制’,看似是‘小激励’,实则是‘大文章’—— 它让老百姓感受到,护环境不仅是‘义务’,更是‘权利’,不仅能‘改善生活’,还能‘获得实惠’,这样的机制,才能长久。”
调研结束时,李建国对季秋水说:“把你们的‘长效机制’整理成材料,下发到全县,让所有乡镇(街道)都学习借鉴。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久久为功,不能半途而废。”
某周六的下午,环境监督队队长张老师,拿着一本厚厚的 “环境维护积分榜”,来到季秋水的办公室。积分榜上,详细记录着每位居民的积分情况,红色的对勾密密麻麻,还有不少居民的签名。
“季书记,您看,这是这两个月的积分榜,共有 320 位居民参与环境维护,累积积分 分,兑换生活用品、服务券 860 份。” 张老师笑着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现在大家都主动护环境,有的居民为了多赚积分,还主动帮邻居倒垃圾;有的孩子为了能在‘才艺墙’上贴画,再也不往墙上涂鸦了。上次社区组织清理排水沟,来了 100 多位居民,不到半天就清理完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季秋水接过积分榜,指尖拂过上面的名字和积分,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两个月前,兴竹还是垃圾遍地、涂鸦满墙的景象,而现在,这里干净、整洁、充满生机,居民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张老师,谢谢你们,也谢谢所有参与环境维护的居民。” 季秋水说,“这积分榜,不仅是积分的记录,更是民心的凝聚。它告诉我们,只要真心为老百姓着想,找到符合他们需求的办法,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能把‘难事’变成‘易事’,把‘反弹’变成‘长效’。”
张老师点点头:“季书记,您说得对。以前我们总觉得‘老百姓难管’,现在才明白,不是老百姓难管,是我们没找到‘管’的办法。您搞的这个机制,太管用了!”
季秋水把积分榜放在办公桌的显眼位置,每当工作累了,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对勾和签名,就又有了干劲。她知道,环境整治的 “长效机制”,不仅改变了夔北街道的环境,更改变了居民的习惯,凝聚了民心。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积分榜上,红色的对勾像一颗颗跳动的红心,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季秋水看着窗外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满是感慨 —— 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只有 “接地气” 的办法,只有 “为民着想” 的初心,才能把每一件事都办实、办好,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让家园越来越美丽。
未来,夔北街道的环境维护之路还很长,但季秋水相信,只要坚持 “长效机制”,坚持 “老百姓参与”,这里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街道会更整洁,居民的笑容会更灿烂。